冠绝新汉朝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个爵?

作者/战袍染血 看小说文学作品上精彩东方文学 https://www.jcdf99.com ,就这么定了!
    当陈永感到宫中的时候,在宫中一处宽敞的书房中,见到了其他诸多同僚。

    和往常一样,这一次皇帝召集过来的,也都是三公九卿级别的人物,包括了如今正当权的太师和大司马广汉王刘出。

    和过去一样,虽是三公九卿,但真正聚集过来的人数,却远远超过,太尉、司徒、司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大匠卿、太舟卿、太府、三台等等官职所应之人,都已经到场。

    在这其中,很多人是身兼数职,有权力重叠,尤其是眼下新汉的权力,已然从九卿朝着尚书台转移,因此那三台诸官,无疑成为了核心和关键。

    而如今的尚书台,掌握在广汉王的手中。

    这位王爷,乃是当朝皇帝的兄长,封地在蜀地,年不过三十出头,但大权在握,自有一派气度,坐于上首,所来之大臣,都会与之问候。

    若是有不明里的人在这里,看到了这般情景,估计要以为这广汉王刘出,才是这里的主人。

    这种怪异的气氛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最后一位列卿抵达,该来的人终于都到齐了,而皇帝还未过来,按照惯例,这个时候是他们相互通气的时候了。

    皇帝在朝会之外,单独召见群臣并不罕见,召集三公九卿也是正常,许多的政策其实都是用这种方法制定出来的,因为这种场合,聚集起来的人,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执掌者们。

    而在真正见到皇帝之前,他们之间至少要有一点共识,否则的话,人皇当面,若是一番吵闹,那什么事多办不成了。

    此刻,包括陈永在内,众人的神情都有些惊疑,对这次聚集的目的并不能确定。

    和陈永不同,在场的众人里面,有不少人根没有听刘渊的消息,但联想到最近的情况,也能才道是和匈奴有关。

    “莫非是陛下对于是战是和,有了决定?”那大鸿胪赵珉猜测起来。

    其他人也是一般心思,至于陈永等寥寥两三人,知晓一个大概,却没有贸然开口,而是在观察着局面。

    在这个时候,那位广汉王出声了:“这次过来,确实是因为匈奴之事,但与这战和无关,是那匈奴之主刘渊,他的人死了。”

    他的声音淡淡的,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抹笑容,仿佛什么样的消息,都无法撼动其人的神经。

    “哦,原来是这……什么?”

    不少还没有收到消息的列卿听完这话,脑子里的念头一转,才意识到背后意义。

    “这不可能!”

    跟着是一连串的经验,宛如之前的陈永、陈迭。

    随后,广汉王淡笑着,将事情的经过简单的讲了一遍,其内容与陈欢知道的所差不多,同样道了刘韵言、刘曜,更是提到了陈止。

    等他的话完,整个御书房陷入到诡异的安静之中,列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这事太过离奇,只是回想历史上的诸多事件,又觉得比起不少更为憋屈的死法,刘渊之死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如此一来,这当前的局势可得风云突变,变得扑朔迷离了。

    广汉王见众人议论了一会,又道:“刘渊一死,又与陈止有关,那以陛下的性子,肯定会要给陈止一个不的赏赐,无论是官职,又或者是财货,所以我等一开始的时候,绝对不能答应此事,也好给后面留出一点腾挪的空间。”

    “不妥,不妥!”大鸿胪赵珉摇头道,“这事虽是因为陈止所为,但却不是他主动谋划,如何能算到他的头上?陛下如果想要给与赏赐,我会第一个出来反对。”

    “怎么?不是陈止的功劳,难道是你的?”光禄勋王理也开口了,一如之前在朝堂上针锋相对的气氛,“若无陈止所为,哪里会让刘渊早死,此事不容抹杀,这几万将士没能做到的事,让陈止做到了,如果不予赏赐,天下人怎么看?这件事,大鸿胪还是好好思量吧,难不成真给天下人,他刘渊是自己不心病死的,还挑在这个时候?”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的神色皆有变化。

    他们一个个位高权重,坐得位置够高,当然能看到和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所以立刻品味出王理此番言论背后的潜藏之意。

    大军新败,消息终归难以遮掩,若是传播开来,天下震惊之时不远。

    这种事,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必须要想办法弥补,除了找几个背锅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二事件转移各方的注意力,将事情带过,同时找些边边角角,挽回朝廷的颜面,维持威严。

    有什么事,比将敌人的头领击杀,更能挽回颜面的么?

    想了想,五兵尚书赵杞不由道:“这刘渊之死,确实是我中原俊杰的功劳,难道还有往外面推的道理?他刘渊之前病重,诸位都是知道的,但早好转,不会无缘无故毙命,所以陈止所为,那是个引子,但若无这引子,刘渊一样活的好好的,所以我觉得,这件事理应算是陈止的功劳。”

    笑话,这事你不宣传,那简直是浪费啊!

    有了赵杞的这话,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不管是主战的,还是主和的,他们身为天朝上国的人臣巅峰,这心里其实都是看不上匈奴国的,之所以有分歧,是因为各自的利益关切不同,但维护朝廷的威严,却是他们的共同利益,自是没有什么好争辩的。

    连赵珉也不坚持,默默点头。

    “既然如此,那这事这么定下来了,”广汉王刘出含笑点头,跟着朝陈永看去,“陈公啊,你们陈家真不简单,培养出了这么一个人物来。”

    他一开口,其他众人也都纷纷拱手恭贺,仿佛都刚刚才想起来陈永和陈止的关系一样。

    而陈永这位太仆公,也一改这几日以来的低调,一再强调:“这都是陈止该做的啊,为国分忧,理当如此。”

    待得一轮恭贺过后,众人心里也有底了,知道等会皇帝要封赏陈止,只要不太过分,他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到时候有陈永出面,让陈止配合朝廷进行宣传,那也够了。

    待得众人的议论平息,广汉王笑道:“这个事之后,该讨论对匈奴出兵的事了。”

    他这话一,众人的神色再次严肃起来,而且隐隐分成了两个队列,虽然没有明显区分,但只要稍微用心分辨,能看出端倪。

    主战、主和。

    “诸位,先不要多言,现在刘渊一死,局势已经不同了,他匈奴的秉性如何,不用王多,诸位心知肚明,那刘渊自幼沐浴圣人教化,多少是知道一点廉耻的,有他坐镇之时,匈奴还能维持安稳,将几个部族拧成一股,如今他突然毙命,那内部必然会有反复,这是大好的机会。”

    此言一出,陈永、赵珉等人面露喜色,而赵杞、王理等人则是眉头微皱,听出了潜台词。

    果然,跟着听广汉王道:“匈奴几部,畏刘渊之名,慑于刘渊之威,所以不敢有异心,但早与朝廷各方有所联系了,相信在座诸位也很清楚,现在只要继续联络,拉拢、分化,给一些部族甜头,足以令匈奴瓦解,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赵珉当即表示支持,道:“王爷所言甚是,正是这般道理,只要应对得当,匈奴不战自溃,何须妄动刀兵?”

    王理和赵杞等人又欲再,但正好这个时候,有宦官过来,是皇帝来了,这宦官一边着,一边朝着这屋子里瞅了一眼,心里不由暗暗嘀咕。

    “这若是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皇上已经进去了,正在和大臣议事呢。”想着想着,他朝那广汉王扫了一眼,后者正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和其他大臣一统列于一处,准备迎接皇帝的到来,

    很快,刘岱便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然后是一番君臣相见的礼仪,相互见礼——这个时候,到还没有动不动下跪的规矩,况且有昭烈纳陈侯谏的典故。

    待得礼毕,刘岱坐下,单刀直入:“诸位卿,今日请你们过来,乃是因为那匈奴贼首刘渊,你们或许还不知道吧,他人已经死了……”

    到这里,刘岱见众人都一副早知道的样子,倒也习惯了,于是话锋一转:“既然诸卿都知道,那也该知道,立下大功的陈止,理应嘉奖……”

    这话也没有出乎群臣的意料,所以他们都保持着镇定表情,一个个气度非凡,心里也估摸着,只要不太过分,那都应下,最多在细节上稍微规劝一下,防止出格。

    但他们这还在想着,听刘岱道:“朕想了想,觉得这斩灭了匈奴大贼,如此功绩,堪比几万大军,那是怎么赏赐都不为过的,区区金银之物尚不足以,所以朕觉得,是不是给陈止一个爵位?”

    “咳咳咳!”

    “咳咳!”

    “咳咳!咳咳!”

    皇帝话落,满屋子咳嗽之声。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
百度风云榜小说:剑来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龙王传说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贴身高手 真武世界 剑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东方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手打文字版来自网络收集,喜欢本书请加入书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