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肺都快气炸了。
原本以为把沈溪送出京城,就等于少了个心腹大患,以后朱厚照会逐渐把这个人给忘了,就此高枕无忧。
但在朱厚照提出要在宣府建行在后,刘瑾终于明白,想把沈溪的政治前途彻底扼杀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死亡。
除此之外,再无良方!
回去后,刘瑾当着孙聪和张文冕的面大发雷霆。
“……定要将沈之厚在赴任宣府途中除掉,就算花费再大的代价也要达成……炎光,咱家不是让你去找杀手了么?情况如何了?”
见刘瑾逼问,张文冕稍作迟疑,这才为难地说:“公公,这仓促间……实在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许多人听到是要去刺杀沈之厚,立即表示不接受这单生意……这些年沈之厚引进和推广番薯、玉米,活人无数,又在鞑靼入侵中建立伟业,保境安民,一般人都视其为再生父母……”
“够了,咱家不是听你为沈之厚表功来的……民间不好找,就从跟沈之厚有间隙的人中找寻。”
刘瑾黑着脸道,“这小子,不识好歹,走到哪儿都会得罪人,肯定会有人愿意为咱家效劳……对了,不是有个江顾严么?这次让他好好表现,务必把沈之厚诛除……炎光,你去一趟宣府,若是能把姓沈的小子弄死,回来后咱家让你入朝为官。”
张文冕虽然有些振奋,前途一下子有了指望,但惶恐的心态终归占据上风。
之前刘瑾就想行刺杀之举,但沈溪的安保措施做得非常到位,作为具体执行者张文冕非常清楚这一点,沈溪身边亲卫如云,更有王陵之等好手保护,实在难以找到下手的机会。
以前张文冕觉得要除掉一个人不是难事,下毒、近身刺杀、远程射杀等手段都可实现,但他在沈溪回京路上动手脚时,连续出错,才知沈溪有多难缠。
刘瑾道:“咱家也没想到,这个沈之厚简直是阴魂不散,即便去了宣府,陛下依然时时将他挂在嘴边,咱家若不除掉他,难免寝食难安。”
孙聪问道:“那公公是否按照陛下吩咐,要在宣府建设行在?”
刘瑾瞥了孙聪一眼,道:“若沈之厚死了,在哪里建行在都无所谓,咱家有的是办法阻隔陛下与外臣联络,但若沈之厚在……这行在建来有何意义?难道让陛下去宣府跟沈之厚联络感情?”
张文冕道:“公公,在下有不同见解。”
“说!”刘瑾没好气地道。
张文冕咬了咬牙,“若公公在宣府建行在,无论陛下是否过去,都可以让地方上孝敬银子……”
刘瑾破口大骂:“狗屁主意,你的意思是咱家缺这点儿银子,是吗?”
张文冕利欲熏心,知道自己要往宣府,当然要找个敛财的机会,否则自己离开京城,便等于离开权力核心,当初他可是差点儿有去无回,于是道:
“公公,安抚好陛下才是重点……公公的确不是贪财之人,但现在陛下随时都可能会征调银两,无论什么时候公公手头都要有充足的供给才行……当初陛下可是因为公公能管好内库,才将公公调回京城来。”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刘瑾之前迁怒于孙聪和张文冕,但在仔细思索张文冕的话后,便觉得多捞银子有其必要。
“这倒也是。”
刘瑾语气稍微平和些,道,“咱家虽然不缺银子,但到底不是摇钱树,陛下隔三差五便要撒钱出去,每次都是几百两上千两,便是金山银山也经不起如此折腾。让地方纳捐修建行在之事,你在离开京城前赶紧搞定章程,时间越快越好!”
张文冕显得很谨慎,道:“公公,若要让沈之厚无法到宣府,越早出发越好……在下这就去制定纳捐章程,整理好后,便带着江顾严去宣府,一定要让沈之厚死在半道上。”
“嗯。”
刘瑾态度这才好转些,微微点头,望向张文冕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嘉许。
孙聪道:“公公难道不怕在地方强行纳捐,激发民变?”
刘瑾冷笑不已:“民变?就靠那些拿镰刀、锄头的贱民?你担心的是兵变吧?哼,那些个大头兵要身份没身份,要地位没地位,谁敢随随便便造反?再者,就算闹出兵变来,自然由地方官员来负责,关咱家何事?现在想来,要是宣府地方不靖,或许可治沈之厚之罪!”
孙聪本想提醒刘瑾几句,但见他如此狂妄自大,有些话便不好说出口。
“克明,炎光走后,咱家要处置的奏本,就得靠你了。”
刘瑾表现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微笑着说道,“咱家相信你能把事情处置好,这一步步走来,咱家手头权力越大,你也越忙碌,你若是想征调人手到身边做事,只管跟咱家说,不管涉及谁,他的职位有多高,咱家都会满足你的请求。”
孙聪行礼:“公公多虑了,再多的事情,在下也会处置好。倒是现在公公手下鱼龙混杂,还是用心好好梳理下,免得为公公招惹麻烦。”
“嗯。”
刘瑾点了点头,又跟孙聪和张文冕商量了一些事情,这才匆忙离开府宅,往豹房去了。
……
……
张文冕在为刘瑾列出一份厚厚的索贿清单后,匆忙上路。
这次他带上江栎唯做帮手。
江栎唯为壮声势,除了带上亲信家奴,还从东厂和锦衣卫抽调人马,如今刘瑾已把张苑给打压下去,东厂基本为刘瑾掌控,刘瑾要从厂卫征调人手不再是难事。
江栎唯对杀沈溪之事非常上心,得到张文冕通知后,认为之前一直苦苦等待的良机终于到来,准备全力一搏。
这边刘瑾去了豹房,将人事任免安排呈递朱厚照知晓。
梁储被发配南京为礼部侍郎内阁空出一人,而张彩又明确拒绝入阁后,刘瑾单独跟刘宇商议过,准备让刘宇入阁为大学士,如此一来,阉党在内阁就有了焦芳和刘宇的双保险。
虽然刘宇不太情愿,但本身他在吏部就是个空头尚书,权力被刘瑾看重的左侍郎张彩窃夺,现在能入阁,对一个没有实权的文官来说算是无比光彩的事情,刘宇不敢忤逆刘瑾,于是答应下来。
如此一来,吏部尚书便由张彩替代,刑部尚书则由原刑部左侍郎刘充任。
经过如此安排,在刘瑾眼中朝局已是稳如磐石,没人再能威胁到他的地位。至于内阁首辅谢迁,他全然不放在眼里,由于现在朱厚照被他玩弄于鼓掌间,要让谢迁退下去乃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反而不那么着急了。
刘瑾见到朱厚照后,把名单呈递上去。
朱厚照看了一下,对名单上的人非常陌生,毕竟官场经过几轮清洗,弘治朝留下来的二三品大员几乎为之一空,现在上位的都是以前坐冷板凳的或者是越级拔擢的中下层官员。
这些名字对应的分别是谁,有什么来头,以前做过什么差事,朱厚照一脸茫然,刘瑾见状赶忙逐一进行介绍,经过他一番美言,入朱厚照之耳都算是“资历派”,于是正德皇帝没有多过问。
“既然刘公公已把人选定下,朕就没必要多过问了,不过……若是这些人在任上出了什么差错,朕为你是问!”朱厚照故作严肃地说道。
这话,有点吓唬人的意思。
刘瑾当然知道几乎与世隔绝的朱厚照挑不出毛病来,如果朱厚照知道朝中局势已经完全被他一个阉人掌控的话,必然会做出一些举动来。
但这会儿朱厚照只在乎两件事,一个是吃喝玩乐,还有一个就是未来出塞平定草原。
刘瑾道:“老奴回去后,便安排人详细筹划宣府行在的建造,只是银两方面……可能会有短缺!”
朱厚照皱眉:“怎么,朝廷没银子了么?”
刘瑾为难地道:“陛下应该知道啊,以往建行在,都需要提前几年甚至十几年进行筹备……这次时间仓促,陛下要求在一个月内便有进展,老奴只能让户部筹措,但资金方面还是……捉襟见肘。”
朱厚照差点想说把之前户部送来的银子拿去修造行在。
但话到嘴边,他又舍不得了,到底银子已经落袋为安,哪里愿意就此放弃?还是东宫太子时朱厚照就知道银子的可贵,游历江南一圈回来后更是知道无钱寸步难行的道理,实在忍受不了没钱的痛苦。
刘瑾看出朱厚照所想,继续道:“老奴的意思,是在地方筹措银两,为陛下修建行在。”
“这样可以吗?”
朱厚照这话虽然是疑问句,但说出来的实质却是跟刘瑾说,既然你想从地方上弄银子,还来跟我请示作何?
刘瑾显得很自信:“陛下请放宽心,老奴已派人去宣府,务求把银子筹措上来,光靠宣府一地怕是不行,宣大和三边地域宽广,军户百姓众多,还有家财万贯的王公贵胄,让他们出一些银子为陛下修造行在,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朱厚照脸色终于舒缓下来,但依然惺惺作态,皱眉道:“可是……朕不想做搜刮民脂民膏的昏君……”
刘瑾笑道:“老奴岂能让陛下声名受损?此番乃是以自愿为原则,谁愿出银两谁就出,不出也不勉强……老奴的想法是,谁出的银两多,那就可以酌情提升官爵,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朱厚照一听,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但既然有人肯出钱为自己修行宫,这种大好事怎么能拒绝?
至于给谁提升一下官爵,他更不在乎了,反正在皇帝眼里所有官爵都不值钱。
“嗯。”
朱厚照点头嘉许,“你的计划很好,朕觉得非常妥当,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好了,不过……谁捐了多少银子,可是要罗列清楚,若朕有了银子……始终还是要归还回去!”
刘瑾笑呵呵道:“陛下放宽心,老奴一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朱厚照松了口气,在他眼中,刘瑾越发顺眼了,如此一来他便觉得之前沈溪攻击刘瑾的话有失偏颇。
朱厚照心想:“沈先生或许也是被人挑拨……嗯,都是那些御史言官惹出的祸事,回头一定要把这些多嘴多舌的家伙一并法办,看谁还敢在朕跟前说三道四!”
……
……
沈溪往宣府去了。
这条路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从京城到宣府,本来路途就不长,加快速度赶路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
这条路将经过几年前沈溪创造的战争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奇迹的土木堡旧址,那场战争结束,土木堡头一两年还驻扎过军队,但由于缺水,自去年开始又恢复到荒无人烟的状态。
从京城过居庸关,一路上都很太平。
沈溪没有在居庸关停留,歇宿一晚便出关前往宣府,经过连续高速行军,不到三天便到达土木堡。
既然到了土木堡,沈溪怎么都要去看看,这里到底是他创造辉煌的地方。
此番跟着沈溪赶路的人,少有参与过那场残酷的战争,就算是王陵之,当年也没在土木堡停留太久。
当天下午未时刚过车队便在土木堡停靠驻扎,许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驻扎。
照理说这荒废的城池根本不适合人马驻扎,主要问题是周边没有水源地。
“……师兄,看过了,附近没人,甚至一些地方还能看到枯骨……这地方可真晦气。”
王陵之负责队伍日常安保工作,在他带人将土木堡周边仔细搜索一遍后,回来跟沈溪通禀。
沈溪点头:“大家伙儿都是经历过战火的汉子,难道还怕几具枯骨?吩咐赶紧把营寨扎好,明日一大清早出发。”
土木堡饱经战火,城墙几乎已经倒塌光,在这几乎没有防护的地方驻扎,连沈溪自己都觉得不太适合,好在现在大明边疆相对稳定,鞑靼人已无法兴风作浪,主要归功于这几年边陲对外战争的连续胜利。
以前边陲十战中,大明能赢个一两场就不错了,但这几年,大明就未在战场上输过。
就连一向英勇善战的鞑靼人,这会儿也考虑跟中原朝廷和谈,因为疯狂的大明君主提出要在两年内平定草原,而现在距离两年之期只剩下一年时间。
晚上,沈溪没有出帐去吃饭,就着热肉汤吃了点干粮就算完事。
虽然已经是三月天,但晚上仍旧很冷,沈溪躲在帐内,于昏黄的灯火下看书,顺带整理一下手稿,整个人都显得很萧瑟。
“两年平草原,在有刘瑾扯后腿的情况下,谈何容易?却不知这场仗要死多少人!”
沈溪整理了一会儿书稿,心中的寂寞愈发突显,不由想起京城的妻儿。
过了一年安稳上班族日子,转眼就要到宣府喝西北风,要说沈溪没有心理落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土木堡这种荒凉之地,听着呼啸的北风发出的呜咽声,读书之余不免神游天外,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人生意义,衡量做一些事是否值得,或者说自己应该怎么做才合适。
最后总结起来,沈溪觉得自己的人生还算是一帆风顺,虽然经历大明历史上一段特殊的刘瑾擅权的时代,但要说有多困难倒也未必。
“这么持续下去,这场战争看来难以避免……但为了不改变历史,要等一年后再将刘瑾铲除的话,不知要经历多少事情,甚至可能让自己面临死亡威胁……如此一来,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将刘瑾铲除!”
沈溪将书卷合上,心里暗自做出决定。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