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斌被关进笼子,长安公主却找贾珉理论了一番。rg狂喷贾珉没有良心,利用她办下了兵部的许可,就过河拆桥。
贾珉也不跟她争辩,任凭她随便。
他知道,跟她争辩讲理什么的,都是没用的。双方的价值观和对于规则的认识,相差了几百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释的明白的。
直到戴植来了,长安公主才悻悻地离去。
戴植是在胡一道和方秀才的陪同下来的。
其实戴植昨天就到了。只是到了之后,没有直接到野渡居来。而是先到了方秀才家。
因为跟方秀才是表亲,刘家庄又距离野渡居比较近,所以,就想到方秀才那里,了解一下贾珉其人。倒是没想到,方秀才竟然跟贾珉很熟悉。
方秀才对贾珉自然是大加赞赏,这才打消了戴植的疑虑。
贾珉大为高兴,立刻叫平儿安排中午摆酒,给戴植接风洗尘。
摆过饭,喝了一会儿茶,贾珉、戴植、方秀才、刘成、刘铁山、胡一道、焦利一行七人,就来到了下洼子。
下洼子这块地,是贾珉用公交马车项目,从顺天府那里忽悠来的。现在,这里的一千多亩地皮,就属于他的了。
虽然这里是一块儿洼地,但是,旱地面积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的。只是没有开发,没有什么人烟,这里才显得荒凉了些。
其实,只要对土地进行一下整理,这里还是可以开垦出大量的耕地的。绝大多数地方,也是适合人类居住的。至于在这里开设火器作坊,就更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原来在这里居住的七八户人家,已经迁走了。他们的房屋被贾珉给买下来了。这些房屋加一起,有4多间,其中有来间是连在一起的,正好作为火器作坊。
这里有的是地皮,今后若是想扩大生产规模,随时可以加盖房屋。
贾珉把这里设为作坊地点,主要是看中了这里比较偏僻的地理位置。没有什么人家,有利于保密。作坊产生的噪音和一些气味、烟尘,也不至于对附近居民造成什么影响。在邻里关系上,基上没有什么麻烦。
虽然在这里准备建设的是火器作坊,但是,将来的产品,却不仅仅是火器。
按照贾珉的计划,将来的生产业务,基上由三大块构成。
第一块,就是由戴植主持的火器开发和生产。
这一部分,主要是用于装备他自己的府兵团的。算是高技术武器。
在装备自己府兵团的同时,研究开发一些新的火器,同时进行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储备,准备将来大规模制造。
贾珉有一种预感,随着府兵团将来走上战场,取得了优良战绩之后,府兵团的规模,将会扩大。或者是新招募兵员,或者是收编其他的军队,将来的扩军都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他必须具有战略眼光,从现在起,就做好技术、工艺甚至是生产设备的准备。将来一旦形势需要,就可以大规模生产,快速地装备军队。
第二块,也是由戴植主持,生产目前大德王朝军队装备的一些常规军品。
这些军品,包括弓箭、弩、刀、枪等常规冷兵器。这些兵器,他自己用一部分,剩下的,就主要是面向军品市场,专供兵部采购这一块。
目前的军品市场,可以是良莠不齐,杂乱无章。一些常规冷兵器,不仅品种单一,样式几百年不变,而且在质量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由于被少数几大世家垄断,在价格上还居高不下,基上就是个质次价高的局面。
可以,这个装备水平,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若是没有大规模战争,还可以勉强维持目前的军品供应。一但有大规模战争,无论是技术储备、工艺水品,还是生产能力,都满足不了需求。
大德王朝开国一百多年以来,天下承平已久。除了少部分的边境战争,已经几十年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了。
这种局面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军事学的落后。现在的军事学,还保持在一百多年前开国时候的水平。
兵部被一些文官和保守派武官把持着。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即使是武官们,也没有多少实战经验。
从军队的装备水平和训练水平上来讲,即使是一些周边比较强大的部落武装,有的都已经超过了大德王朝的正规军。
一些地方军队,尤其是三藩控制的军队,甚至拒绝采购兵部制定的军品,宁愿自己制造。
这就形成了大德王朝军工体系的一个独特现象:朝廷的军工体系处于一种不死不活的状态。而类似于三藩那样的准军阀的地方势力军工体系,倒是红红火火的。
不仅仅是在生产规模上,就是在技术水准上,都超过了官方的水平。
若是和平时期,这个格局的弊端还显示的不是太明显。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别战争动员能力的其他方面,仅仅是军品供应上,就满足不了需求。
贾珉生产这些常规冷兵器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掩盖自己研发生产尖端火器的敏感性。
原因还是来自于对于兵部保守势力的防范。
正是因为兵部的保守和几大家族对于军品的垄断,所以,朝廷对于军品生产的创新和进步,不仅不支持,反而时常打压、排斥。戴植被贬黜,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贾珉的目的,就是要用常规的冷兵器生产,来掩盖自己火器生产的敏感性对于保守势力的冲击。防止引起他们的强烈打压和反扑。
即便是常规军品的生产,贾珉也准备控制规模。不对现有的市场格局造成强烈的冲击,不直接去挑战几大垄断家族的核心利益。
总之,军品这一块,贾珉目前的战略目标,除了自己府兵团的装备外,他并不准备大规模地占领多少市场。
目前他要做的,主要是储备力量。
这种储备,包括技术的储备,生产设备的储备,技术工人的储备和主要战略原料的储备。
等到将来一旦战事需要,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大规模生产。
这个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随之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坊的利润有限。仅靠这样的思路进行生产,必定是入不敷出的结果。
所以,为了维持这种储备,就必须还有新的利润来源。
这个新的利润来源,就是即将在下洼子开展的第三块业务——民品的生产。
民品的生产,没有敏感性,也没有垄断势力的打压和官方的限制,而且市场巨大,利润空间也很可观。
这就是贾珉的以民养军的战略。
民品这一块,主要有两大市场,一是农具,二是家庭用具。
大德王朝是个农业社会,农业的生产方式,还是传统的农经济,根就没有什么规模化大农业的概念。
即使是一些较大的地主,采取的也是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土地虽然多,也不过是多个农生产方式的叠加而已。
在这个方面,贾珉已经选择好了产品。目前确定下来的产品有几个。
一是播种器,可以实现一个人刨垵、点种、埋坑。把原来由三个人完成的工作,变成一个人一次性完成。不仅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还是原来的三四倍。
第二个产品就是玉米脱粒机。
原来的玉米脱粒,完是人工的,用双手把玉米粒从棒子上扒下来。用这种脱粒机,虽然也是人工的,但属于半机械化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成还很低,即使一个农家庭,也是可以承受得起的。一个只需5文钱,相当于斤猪肉的价钱。
此外,就是水稻脱粒机和爆米花机了。
家庭用具,则主要就是一些厨具和农具,如锹、镐、镰、锄、钩、镢、铲、锅等。
这些用具,原来都是各地城乡的一些铁匠铺打造的,生产效率低,质量也差。
贾珉采用专业化的大规模分工生产后,不仅质量上可以提高,还可以在生产效率上大大提高,因而在成上,就具有了巨大的优势,所以,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有了民品生产的利润支持,就足可以支持其军品的技术储备和生产了。
这里面,最为关键的,还是可以保持一支庞大的技工队伍。这只队伍,在将来的大规模军品生产中,可以立刻实现转型。无论是在生产能力,还是技术传承方面,都可以保持连续性。
在很大的意义上来,战争能力,就是经济能力,就是后勤能力。在具有相似的训练水平的情况下,谁的后勤能力强,谁就是胜利者。
这个道理,跟贾珉前世的前方火力投送能力和后方后勤输送能力,完是一样的。
这些话,是贾珉跟戴植单独的。
既然千里迢迢地把戴植请来了,贾珉觉得,自己就有必要把自己的真正思路告诉他。
这既是表现自己对于戴植的信任,也是为了让戴植了解到,他其实是在从事着一件非常重大的使命的,而不仅仅是个工匠。
只是这个使命目前还比较敏感,还需要一些手段来看掩盖一下。
从见到戴植的第一面起,贾珉就知道,这是个十分有才华而且内心非常高傲的人。
这种人,大多非常耿直。只要你给他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施展才华,信任他,他就会给你演绎出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a
</br>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