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岛主亲自主笔,王德发主家协助,安静主家帮助整理的《流求大宪章》其实已经完本了,只是一直没有公布出来。
张岛主在期待着另三位朋友回归。
王德发主家对他说:“十几年了,他们在那面的世界一定很幸福------”
是啊,人若是有权力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一定是幸福的。
“再等等吧,已经十几年了,不差这一两年------我怕我们三个人编写的《流求大宪章》有漏洞。”
“有漏洞再修订呗,就算全世界的人一起编写照样还会有,再说别人有啥资格?!”
张岛主笑了,说:
“对!只有我们才有资格------我们至少给大宋百姓一个用脚选择的机会!
喜欢安逸,喜欢一成不变,可以留在大宋生活;喜欢发展,喜欢赢得财富,可以上我们这里,也可以去海外拼搏------哪怕喜欢当奴才,崇拜暴政和屠杀,也可以去鞑靼强盗集团那里求个路子嘛!呵呵------”
“老张,你少说了一样------喜欢绝对自由的人也有出路,他们可以到菲律宾地区的任意一个荒岛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绝对没有人打扰他们。”
两人大笑了起来,他们也许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道路。
但是张岛主还是建议推迟个一两年再发布《流求大宪章》,眼下的生产建设发展到关键时刻了。
《流求大宪章》的核心内容是“王及一切他人均在宪章之下”,这个内容要比大宋建国者的“吾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观念要进步多了。
其它的一些内容基本都是常识性的内容。
事实上,就算张岛主现在没有公开发布宪章,流求岛上也正是在执行这个核心内容------所以,王德发主家也就同意他的建议了,等等吧。
针对大宋社会经济的状况,张岛主和王德发主家不得不加大自己的工作量。
在海外,他们加大了木材,煤炭,硫磺和煤油、香料等产品的开采与贸易,每天都有上百条五桅大海船络绎不绝地在流求岛与大宋的各大港口出入。
鸭绿江中上游沿岸,北海道岛,菲律宾群岛的某个岛上,婆罗洲和澳大利亚西部的百思城地区,叮叮当当的伐木声似乎昼夜不停,那大树“咔嚓”“咔嚓”倒下的声音似乎也能超越地理距离而连成了一片!
来自婆罗洲岛西部的煤油和东部的煤炭,来自硫磺岛的硫磺,几乎比以前要多三倍的量,正发疯了似地往流求岛和大宋的港口运输!
海洋上的渔业捕捞也加大了力度,尤其是捕鲸业。【】
大宋渔民比较早就学会了流求岛捕获鲸鱼的技术,也比较早学会了处理鲸鱼的方法,这样双方形成了一种竞争的关系------当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大家对鲸鱼的综合利用都特别完备。
大量的廉价的海盐与锅驼蒸汽机快速烘干技术的使用,让渔获的处理更加方便------市场上充斥着各种腌咸鱼或鱼干,它们价格低廉,可以让穷人轻而易举地消费。
此时,在粮食及其替代物的总产量上看,大宋是世界第一,正如王德发主家说的那样,基本面还算可以,就不会出现天大的乱子。
但是在单位产量来看,流求岛与山东半岛是世界最高。
山东半岛现在已经普及了马耕技术而流求岛则已经普及了水牛耕作,再加上有机化肥与有机农药的帮助,单位亩产量比大宋农民的精耕细作多了两成!
而且一个普通农民的产出相当于大宋普通农民的三到五倍!
流求岛开发建设的四道河轻工业城恰逢其时,麻纺,棉纺,丝纺或混纺行业借助锅驼机为动力快速发展起来,甚至在刚刚完成厂房的基建工作,还没有完全干透时就安装调整开工运行了!
去年,山东地区和大宋中原地区的棉花大丰收,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引爆了那里的纺织行业。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中,在大宋山东西路,高丽国中部,澳大利亚西部都将开始大力种植棉花------纺织事业仍然会高速发展。
但是,大宋市场的通货膨胀仍然不依不饶地传导到流求岛了,实在没有办法啊,两方面的市场联系太紧密了。
比如水泥等建材市场完全是买方市场,基本上是有多少货就被买走多少,一天涨一个价钱。
张岛主和王德发主家不得不提前拿出办法来对付大宋市场的通货膨胀。
很快,《流求时报》的头版头条上刊出了爆炸性新闻,说是在流求岛管辖的澳大利亚西部的金山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金矿!
而且后面几版的广而告之上说,欢迎任何大商大户或是平民百姓前去开采,只需要交纳少量的费用办理开采证以及将来缴纳一定的开矿税便行,而且提供航期为15天、30天和45天三种不同的客船,时间越长,船费越便宜。
大宋境内的大商大户们被惊住了,天下还有这等好事情?!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大商大户们都能在现在掀起的经济浪潮中找到位置。
比如一些过去依靠大宋盐引发家的盐商们,他们就属于因流求岛而没落的典型代表------大宋政府不得不取消专卖后,他们很快就是市场经济中败了下来,全仗着过去的存下的财产活着,正处于找不到新出路的时期。
想从事现在最挣钱的有线电报行业吧,那早都是大宋政府和一些权贵家族垄断了。
想跟风开办纺织行业吧,他们根本比不了原先就有纺织经验的纺织作坊。
也想兴办农场种植棉花吧,那些适合种植棉花的旱地,要么就被大宋政府指定为公田,要么被地方权贵占有-------这里的水太深,他们真的不敢下去。
走老路买良田吧,可是那个流求岛一直在出售水田,一直买下去后,发现根本没有太大的收益------物以稀为贵,你越买人家卖的越多,那粮食价钱根本上不来不说,而且买的越多交税越多,管理成本和种植成本也越高。
囤积粮食等卖高价?
那是开玩笑------囤一季的粮食,就算最好的贮存条件下,也要损失一成左右,而且囤了两年的陈粮,你会买嘛?
平民百姓恐怕宁肯啃食玉米和地瓜、土豆也不会买的!
囤粮食想暴富,除非是天下绝收,而且还不能有别的替代食物才行。
但是可以出去开采金矿!
Ps:感谢澳洲吴、呲牙三七、书友151的打赏。。
a
</br>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