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人在等着看冯一平的笑话。
不但国内有,国外也有。
国内等着看他笑话的人中,是有不少看过冯一平的那份报告。
无论中外,在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比如外交、军事、商贸等方面,都有着一些比较权威的圈子。
这些由一般老百姓都不太知道名称的机构所组成的圈子,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其实一点都不简单,他们的很多意见,都能对相关的政策造成影响。
但既然是圈子,那么,排外,就是它必然的属性。
冯一平那份报告上的一些言论,顿时让他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野蛮人。
你在商业上确实做得不错,这一点,我们承认。
你在学术上,确实也有一定的成绩,这一点,我们也承认。
但你现在竟然预测一场地区性的冲突?
这个,很抱歉,我们就不能苟同了。
这是我们的专业范畴,我们比你更了解相关的情况,更熟悉相应的转化。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美国挑动一个国家和俄罗斯发生冲?
呵呵,不存在的!
因为即便我在经济领域没你擅长,那也知道,你预测这样持续时间不会长地区性的冲突,一不能有效的转移美国国内的政治矛盾,反而还有可能给美国现政府带去更多的挑战。
二,这样持续时间不会太长的地区性冲突,也起不到提振美国经济的作用。
美国经济现在的局面,不是那些军工企业额外拿几个小订单就可以解决。
是的,格鲁吉亚一直在和北约眉来眼去,从二季度开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摩擦有升级的趋势,比如,双方互相击落对方的无人机等。
但是拜托,格鲁吉亚会真刀真枪的挑战俄罗斯?
那得是喝了多少伏特加才能做出的脑残决定?
但除此之外,好像已经找不到其它可能发生冲突的地方。
因为一直以来的火药桶,中东,现在美国的那么多大军在,虽然战争一直还在持续,但怎么也算不上新的冲突。
所以,呵呵,总算是能看看冯一平的好戏咯!
相信有了这样的教训,冯总你以后不会再有兴趣做个跨界的野蛮人吧。
在国外,等着看冯一平好戏的人,主要集中在华尔街。
7月初的华尔街,大体上笼罩着一股轻松的情绪。
不少因为一季度贝尔斯登事件而风声鹤唳的人,在有些战战兢兢的度过第二季度之后,此时已经大大的放松了下来。
因为第二季度,竟然是出乎意料的顺风顺水,没有任何波澜。
直接开始充当华尔街“奶妈”的美联储,所采取的各项增加流动性的措施开始显示作用,年初封冻的资本市场渐有了解冻的迹象。
一些债券,比如市政债券的发售量,已经有了大幅提高,资本市场的融资造血功能,正在开始恢复。
更关键的是,拯救贝尔斯登的行动,展示了美联储救市的“坚定决心”,这非常有力的让投资者的信心有了相当程度的恢复。
在机构没钱投资或者不敢投资的时候,一些有投资需求的民众,开始把自己投资在国债等领域的资金抽出来,投入因危机而变得十分便宜的市政债、企业债和股市等。
一定程度上,他们取代了那些之前到处融资投资的机构,为市场注入了更多的资金和活力。
总的来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形势至少都有些小好。
在国际上,石油、农产品等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在不断上涨,而在美国国内,金融市场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反弹。
脱钩论四处流传,他们相信,中国等金砖四国的强劲增长,将很快带动发达国家走出低谷,次贷,也将很快随之烟消云散。
此时华尔街的很多人都觉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音乐又恢复了正常,那当然是继续跳舞。
此时在他们眼中,类似冯一平那样,还坚持最难的日子还没到来的人,自然就即将变成一个笑话。
然而对华尔街的一些高层来说,这个夏天,却格外焦灼。
那些此时保持乐观的,多是华尔街的普通职员,他们只要能保住工作,又有提成可拿,那么,他们就觉得万事大吉。
但对类似于苏世民这样的大佬来说,如何让自己的公司不至于成为下一个贝尔斯登,不至于像贝尔斯登那样,以一个耻辱的价格被出售,才是最关键的事。
在高盛的劳尔德都有些慌了的情况下,苏世民此时也淡定不起来。
他们不淡定的原因,其实看一个指标就看得出来。
虽然在贝尔斯登之后,在二季度,金融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好转的迹象,但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最重要的指标,失业率,开始了明显的上升。
对于这些经风沐雨的华尔街老人来说,这只意味着一件事,金融危机的延迟效应,终于在实体经济中发酵,实体经济正在开始衰退。
而这就意味着,一场更严重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
美国经济,说起来也简单,它主要由消费驱动,消费占据了美国p的70。
而和房地产相关的投资,虽然只占p的5左右,看起来相当不起眼,但却能对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因为房地产对材料、装修、耐用消费品等,有着相当的影响,可以说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而失业率和房价,又是决定消费和地产投资的关键性因素。
简单说,失业率、消费、房价和地产投资,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在次贷危机前,成本低廉的按揭促使房价上涨,进而带动地产投资,降低了失业率,促进了消费,繁荣的经济又进一步增加了房地产需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次贷显现之后,房价下跌,导致按揭违约增加,使按揭申请变得困难,令房价进一步下跌,在金融市场与地产市场间形成一个小恶性循环。
而现在,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失业率、消费、房价和地产投资之间相互扯后腿的大恶性循环,已经开始。
所以冯一平的论断,无疑是对的,最难的时候,确实还在后面。
苏世民对此并不是没有预计,实际上,他在去年让自己的公司上市,正是出于对这方面的担忧。
不然,他凭什么把自己的公司的股份拿出一部分来,也就是,带着一些人一起赚钱?
但他没有预计到的是,情况竟然会糟糕到这样的地步。
在去年,他的黑石,可不止收购了重资产的希尔顿,他们还进行了另一起金额更大的收购。
而非常不幸的是,那一起收购,也和房地产有关。
他们在去年2月也就是房地产泡沫的高峰时期,以创纪录的39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不动产公司p,正式进军商业地产。
虽然他非常警觉的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迅速处置了p旗下的一些资产,回收了超过7成的投资,但剩下的那些房产中的不少,现在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负资产。
加上他们在房贷证券方面的损失,再加上花了两百多亿美元收购来的希尔顿那一坨
现在苏世明一看到账面总资产,以及因为不断减去各种损失,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的公司净值,先是心疼,后是头疼。
而6月下旬,因迪美银行的迅速破产和被政府接管,让他想想都心惊。
在这样的时候,苏世明又一次想起了冯一平。
冯一平此时已经抵达硅谷,在去满庭芳之前,他先去了一趟nr园区,之后,又以和佩奇他们碰头的名义,匆匆的赶往谷歌。
因为提前通过电话的缘故,他在路旁的一处停车场就看到了梅耶尔的那辆旧宝马。
“嗨,”他有些激动的坐进去,看到梅耶尔竟然穿了一条束腹的长裙,“我说,这个时候,你就能不能不要想着凸显身材?”
下一刻,梅耶尔俯身过来打开他这边的车门,“你给我下去!”
冯一平:“我怎么就突然处处不受待见?”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