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譞这个……混蛋!
“再过两天,还有你想不到的事儿”,自然是神机营“清君侧”之事。想来,彼时的奕譞,自觉布置已定,胜算在握,踌躇满志,一股子虚骄之气顶着,于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对于自己的作为,既不屑于否认,又忍不住炫耀——
老七还真是这样的一个人,平素讲究“有里儿有面儿”,最爱显摆自己能干,最怕的是,人家脸上陪笑,嘴上逢迎,心里头却看不起他,觉得他没有事。
可是……混蛋!真正是混蛋!
一切一切,都坏在了……关凡被刺杀一事上!
一切一切,都坏在了奕譞这个混蛋身上!
慈禧认为,嗣皇帝之择,对立双方,如果仅仅限于口舌之争,打笔墨官司,并且就事论事,争论局限在嗣皇帝之择身,不及其余,关凡和慈安一方,是很难得遂所愿的。
奕譞的嘴,固然比较笨,文字上头,下边儿也没有什么真正得力的人,但是,他是宣宗亲子、亲王衔郡王,对方能够拿出手的,却不过一个闲散宗室,这个份量,是没有法子比的。
嗣皇帝选谁、不选谁,宝廷的意见,其实根无足轻重。奕譞可就不同了!恭王“退归藩邸”之后,他就是近支中最紧要的人物了,嗣皇帝必择自近支,则嗣皇帝之择,怎么能够过近支中最重要的亲贵?
就是,只要奕譞坐在那里不动,“任你千条计,我只老主意”,不论对方搬出什么道道来,讲得如何天花乱坠,只管摇头就好了。甚至,根就不必去做什么口舌之争,不必去打什么笔墨官司!
荣安继统承嗣,其实不存在舆论上的支持,如果有什么舆论,那一定是反对的舆论,不是支持的舆论——因为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出格了!没有谁的脑子,一时半会儿的,能够转的过弯儿来的!
关凡做的,不是争取舆论的支持,而是要保证舆论的沉默。
为什么“上头”一而再、再而三,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声称这是“爱新觉罗的家事”?
原因就在这里了。
至于“爱新觉罗家”——宗室,对关凡人,虽然是支持的,但是,在荣安继位一事上,如无特别大的意外,是不会有什么人主动“劝进”的。
外头的人,想不通女帝继位的道理,爱新觉罗家的人,一样想不通这个道理——姓爱新觉罗的支持荣安继位,实在是太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没有几个人会乐意做这个出头椽子,爵位愈高,这种事情上头,愈是谨慎。
所以,只要奕譞“我只老主意”,事情就一定僵在那里,荣安就一定做不成这个嗣皇帝。
可是,“特别大的意外”,来了!
第一个“特别大的意外”,是奕譞要求“仿宗入继大宗嗣皇帝生父例”,关凡这个未来的“皇夫”,要退归藩邸。奕譞以为,这样就能将死关凡的军,其实,却是给了关凡一个绝好的机会,去玩儿权臣最爱玩儿的、也是玩儿起来最有效的一个把戏——以退为进。
果然,关凡一撂挑子,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立即就受不了了,不仅“东边儿”亲自出马“劝驾”,连外省的督抚,也纷纷跳了出来。待关凡果然“销假入直”,嗣皇帝之争的天平,便大大的向他那边儿倾斜过去了。
关凡那边儿增加的砝码,就是求他“销假入直”必须付出的代价,即,给予荣安继统承嗣更多的支持——这个代价和支持,未曾形诸文字、语言,但上下内外,心照不宣。
但这还不是决定性的,真正对荣安继位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个“特别大的意外”——关凡遇刺。
这给了他一个绝好的调兵入卫、动事实上的政变的口实。
轩军既已入城、入宫,一切形胜,皆在关凡控制之下;另外,既然谁都以为,关凡遇刺,乃奕譞所为,那么,奕譞反对荣安继位,就不再有任何分量了——不追究你的罪过,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至此,荣安登基践祚,已成定局。
区别者,只在于,这个“局”,够不够光彩,够不够漂亮?
慈禧想起楠稻过的一个西洋上古故事——“潘多拉魔匣”,对,奕譞刺杀关凡,就是打开了“潘多拉魔匣”!此后的局面,一不可收拾,再也无法控制了!
这个……混蛋!混蛋!
他如果真能够杀掉关凡也就罢了,可是,又没有这个事!那个刺客,和他一样的笨!……
第三个“特别大的意外”,是奕譞矫诏,欲起神机营之兵“清君侧”。
对于奕譞的这个行为,慈禧真正是哭笑不得:先不你矫诏一事多么混蛋了——竟然要“除之”于我!就——彼时,轩军已经入城、入宫了,城外还有轩军在虎视眈眈,你怎么会以为,你竟然能得手?!
你怎么会以为,神机营打得过轩军呢?!
一转头就被自己的下属给卖了,还不是一个人,是三个营翼长一起卖的你——你傻,不能指望天下的人跟你一起傻啊!
因为这第三个“特别大的意外”,荣安继位的这个“局”,就变得特别光彩、特别漂亮了——
老六为救老七,不能不上折“劝进”,他这个宗室第一人开了头,别的宗室,愿意荣安继位的,就有理由跟进了;不愿意的呢,别的人已经上了折子,你不上,就太扎眼了!新君登基之后,还不定怎么给你穿鞋呢!于是,就算捏着鼻子,也得“跟进”。
最后,形势禁格,竟然几乎部有爵位的宗室,都上折“劝进”了!
至此,荣安继位的合法性,再没有任何问题了!
唉!
不对,不对……
我方才……想什么来着?
杀掉……关凡?
天爷!
我怎么……怎么……生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慈禧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到了。
她的心,怦怦的跳了起来。
姐姐迟迟不话,脸上的神色,又是阴晴不定,七福晋忍不住,怯怯的喊了声:“太后……”
慈禧摆了摆手,意思是别来打扰我。
七福晋只好闭嘴了。
慈禧的心跳,慢慢儿平静下来,但是,这个可怕的念头,却再也驱之不去了。
如果……奕譞真的得手了,会怎么样?
心莫名一缩,隐隐生痛。
不,不,我不是真的要……真的要……杀掉他,我只是想一想,如果真的……呃,会怎么样?
先把儿女私情摆在一边儿……不然,大事就想不明白了。
如果奕譞真的得手了——
哪个出来收拾局面、主持大局呢?
老七?
不行的。
他一定以为自己行,但是,除了他自己,从军机到六部,没有人会服他的气。
他做下了“大事”,到头来,却一定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
哪个能穿上这件“嫁衣裳”呢?
老六?
可是——
先不六部,就军机吧——
老六复出,文祥自然是乐意的,可是,其他几个大军机,没有一个会乐意,尤其是曹毓瑛和许庚身——这两个原“恭系”、后来投入“关系”的,绝对不会乐意。
除非,军机班尽撤,换上老六的人……
那,轩军能乐意?
当然不乐意!
甚至,军机一个不动,他们也不见得就会乐意。
只要老六上台,他们就不会乐意!
他们如果不乐意,会怎么样?
慈禧不由打了个寒颤。
其实,老六自己,也未必乐意——
复出,老六一定是乐意的;可是,如果他判断,复出之后,自己摆不平局面,他就未必肯趟这潭浑水了。
这一层,我还是了解老六的。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轩军!
别的不,刺客抓住了,幕后主使审不出来,轩军就不能善罢甘休吧?
可是,也不可能真把老七扔出去啊?
随便抓个替罪羊?
轩军那里,糊弄的过去吗?
如果糊弄不过去,又会怎么样?
慈禧又不禁打了个寒颤。
如果真把老七扔出去——
反正,这个家伙,我的坏话,甚至欲置我于死地,扔他出去,也算是——
唉,真的要这样做吗?
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老七就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他是替人家做了……垫脚石了。
唉!
到时候,老七下了台,进了“空房”,老六却上不了台,不晓得,局面会乱成什么样子呢?
我又不能自个儿去做这个军机领班……
慈禧微微苦笑,不自禁摇了摇头。
来去,事情的关窍,还是在于——
怎样才能够……拿得住轩军?
轩军看我和看他,应该是……“二位一体”的吧?他如果不在了,轩军对我,应该还是……忠心的吧?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可是,对于这一点,慈禧的底气,并不是很足。
我真的能够……拿得住轩军吗?
我又不能像他那样,亲自去管带轩军……
那,换谁来管带轩军呢?
华尔?
肯定不行。
他虽然入了籍,到底是西洋人,到底,不过是关凡的客卿,关凡不在了,下头的人,绝不会拿他当关凡看待的。
张勇?
他是关凡最老的班底,在轩军中的人脉,一定是好的。可是,人脉归人脉,他只是副职,过正职,取而代之,下边儿的人,能服气吗?
华员不,洋员们,大约都不会服气吧……
再者了,老班底又不是只有他一个……
往下,论资格,就轮到福瑞斯特和白齐文了。
可是,他们俩的情形,和华尔是一样的,华尔不行,他们俩就更不行了。
伊克桑呢?
一样的道理,张勇如果不行,他也就不必了。
再者了,哼,他是丽妞儿那边儿的人啊!
再往下,姜德,资历更浅,还不是关凡的老底子……
嗯?姜德?
慈禧心中一动:他和我的关系……比较特别啊。
*(未完待续。)8
</br>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