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此一幕,随着这守门兵士的刀枪出鞘,其中一个兵士,赶忙制止了这番即将发生的恶斗。因为他听闻他们直呼国王之名讳,似乎感觉到了他们的来头不小。于是,就赶紧在城门官的耳朵边嘀咕了几句,此时这城门官也是大惊。但见他们随即哀求道:“爷,请高台贵手,小的这就去通报”
听此一言,陈茂材也就松开了轻轻捏着的手,坐在这城门外面的凉亭下,一只腿随意放在这板凳之上,喝着城门官的茶水,甚是威严的看着被自己,整治的服服帖帖的城门官,摇了摇头,又是嗤之一笑。
此时的尉迟伏阇信正在宫中花园之内和幼子玩耍,听闻守门兵士来报,说是有一队,什么大,大唐来的故人,叫什么,王,王玄策的,在城门外求见大王,也是为之一愣,随即又问到:“你说的可是大唐的使节,王玄策”
“对对,对,就是他们,有三十来人,一百来匹马,带着货物,看着像商队”守门兵士又补充道。
因为前些日子,他已经得到奏报,说是大唐国派遣了使节王玄策,出使这西域诸国,不曾想这么快就到了自己的国家。
这尉迟伏阇信赶忙放下幼子,随即就召集了文武臣工,随同其一同出城迎接。
不大一会,交河城城门洞开,伴随着吹吹打打的礼乐之声。一队颇具雄壮的兵士,立刻就扫清了沿街的障碍。尉迟伏阇信带着文武臣工,就出现在了这交河城的城门口。此时的城门官一看国王真的出来了,立马吓得哆哆嗦嗦,冷汗直冒。周曾和陈茂材互看了一眼,就见周曾走了过去,在他耳边叮嘱到:“别什么人的钱都想收,得看明白喽!”听此一语,这城门官随即浑身瘫软在地上。
这王玄策一看是尉迟伏阇信亲自出城来迎,赶忙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迎了上去。故人相见,分外热情。想当年在长安城中,这尉迟伏阇信也没有朋友来往,倒是这王玄策时长前来相谈,在离别归国之时,更是在五陵原亲自相送,甚是怀念昔日之友谊!
“不知贤弟前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请多多赎罪,你应该提前通知大哥一声,也好让大哥出城五里相迎才是呀”这尉迟伏阇信颇为客气的拉着王玄策的手说到。
“多谢大王美意,玄策能够出使贵国,自是应按照应有的礼制而来,不应该有丝毫僭越”王玄策谦卑的回到。谈话之间就凭这一席得体的话语,两人之感情更胜于往日。
待他们一番寒暄之后,尉迟伏阇信就吩咐国相道:“将上好的驿馆收拾出来,供大唐使节们安歇。”谢过其一片美意之后。这尉迟伏阇信又拉着王玄策,且邀请周曾和陈茂材准备一同登上自己的车驾。看其如此大礼,三人虽多加推脱,但是依旧被尉迟伏阇信请上了车驾;一同朝着王宫而去……
但见众人刚入这王宫,这尉迟伏阇信的小儿子就蹦蹦跳跳的跑了出来,钻到了父王的怀里。只听尉迟伏阇信对他说道:“快喊叔叔”。小王子于是,嗲声嗲气的喊了一声:“叔叔”。
这一喊,喊得王玄策也颇为诧异,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赶忙说道:“这小豆子,都长这么大了?”
“是呀,已经快七岁了”
四人,看着颇为可爱的小王子,感觉这一幕,甚是温馨。
原来这尉迟伏阇信在大唐为质的时候,一日,在朱雀大街闲逛,不曾想一姑娘从其跟前走过,颇具眼缘,后来发现这一姑娘正是“同昌记”布行掌柜的闺女。在和王玄策闲谈之中,他就发现了他对这女子的好感。故而就从中间做了一个媒人,经过这几次撮合,两人自然也心意相通,不久就在王玄策的见证之下,促成了这对姻缘。
自从这女子跟了这尉迟伏阇信之后,其运气也变的更为顺当,一年之后,就生下了这个王子,没到半年,他们就返回了这于阗,继承了王位,因此就对这个汉家女子颇为照顾与宠幸。
这女子此时已成了王妃,听闻王玄策前来,也是分外的热情;但见她急急忙忙的从后宫之中,走了出来。一番热情的寒暄之后,按照应有的礼节,众人就分宾主落座。
这时候只听王玄策这样说道:“这次出使列国之目的,就是为了双方永久之和平,停戈止刀,在天可汗之领导之下,本着天下一家,兄弟不分内外之原则,共同维护好这西域商道,互利共赢!”
“贤弟说的即是,这些年我于阗国自然是遵从天可汗之旨意,本着这一原则行事,只要经过我于阗之商贩,均按照应有的惯例,收取些许赋税,就悉数放行,且护其周全。所以请贤弟放心,更请天可汗放心”尉迟伏阇信一本正经的说道。
随着王玄策的示意,只见周曾和陈茂材,也将赠送给于阗国王的国礼奉上。
“这是我大唐天可汗陛下的一番心意,请大王收下”王玄策诚恳的说道!
这两件国礼对其他西域国家来说,不甚熟悉;但是对这个在大唐生活了好几年的于阗国王来说,则是颇为眼熟。
自从进了这大唐之太学学习,这道德经则是必不可少的修习科目。再看这一副老子画像,不用走近,就知道这必定出自这阎立本之手,自从阎立本名冠长安以来,想求得其一幅画,甚是艰难。虽说他对大唐文化颇为热爱,但是也不曾得到其亲手之画作,不曾想今日竟能得到,因此也是满心欢喜。
而这一套颇为精致的紫陶素面茶具,一看就是宫廷御用之物。虽说自回到这于阗之后,也采购了几套大唐的茶具,也让往来的商贩,带回来一些茶叶,可是丝毫不曾有这套茶具之精美。能用到大唐皇室御用之物,这自然是妙不可言!
这尉迟伏阇信一看是这样有意义的国礼,赶忙走下了王座,细细的观摩起来。连连致谢大唐天可汗陛下的恩赐。
小知识:尉迟伏阇信,7世纪于阗国王。唐太宗葬昭陵之后,刻伏阇信的形象石像列于玄阙之下,为昭陵十四国国君之一。
(本章完)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