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乡的琐碎日常 正文 3 公爵府的琐碎日常

作者/锅巴夹馍 看小说文学作品上精彩东方文学 https://www.jcdf99.com ,就这么定了!
    ,更新最快的无弹窗小说网!

    九月十日,对斯威特尼斯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

    一八六零年的坎贝尔起义,皇帝被砍了脑袋,皇室被赶出了坎贝尔,但当时的掌权者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没有听从莫茗将军的建议耗费更多兵力将皇室及其拥护贵族赶尽杀绝,而是任由他们逃窜了数月后重新聚拢,占领了斯威特尼斯的边境诸省并稳住了阵脚。

    的确,正如当时正年轻气盛的元帅所说,皇室气数已尽,如同跳梁小丑已不用多虑。

    但他并未考lǜ

    到更长远的问题。

    不诛除皇室,起义军永远无法名正言顺。即使写下了纲领,拟定了临时宪法,但皇室一日不真zhèng

    倒下,新的政权就一日无法正名。

    即使是在坎贝尔,也有着相当数量的旧贵族们终日在家中闭门不出,等待着新登基的皇帝重新打回坎贝尔。

    当然,就军事方面来说,皇室真的已经气数尽了,但对侵略者来说,他们还有用。

    五月十日是周日,按照惯例,在度过了周六的夜晚之后的周日清晨,整个斯威特尼斯还在沉睡。就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分,尼克拉斯帝国的军队悄然开进了这个国家的边境。

    数日之内,几乎是摧古拉朽地,周边数省沦陷,皇室遭到挟持。

    皇室向尼克拉斯低头,宣称整个斯威特尼斯向尼克拉斯俯首称臣,并向他们请求剿灭以坎贝尔为首都的叛军势力,这个理由……让尼克拉斯帝国有了理由将军队开往这个国家的任意一个角落。

    一瞬间,政治和军事上都让革mìng

    军狼狈不堪。

    噩耗接着一再传来,七月十三日发起兰斯会战,年轻的元帅在亲身赶赴指挥,却不幸在第六日遭遇炮击身死。会战以惨烈的失败告终,虽然稍微阻拦了帝国军队西进的步伐,但革mìng

    军几年来发展起的中坚力量在此战损失殆尽。

    莫茗将军并没有辜负前线所争取到的宝贵时间,在战争以失败告终的消息传来之时,他已经整合了全城大部分可用且可带走之人力物力,便当机立断下令革mìng

    军放qì

    在坎贝尔的全部驻军,西撤至靠近拉芒什海峡的卡昂城。

    撤tuì

    的军队浩浩荡荡绵延数公里,一时间愁云惨淡万里凝。

    那时候,即使是最乐观的革mìng

    家也都产生了无力的绝望感。

    但莫茗将军并没有。

    一切都迫在眉睫,他连感到绝望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作为元帅亲赴兰斯时交代的最高临时指挥官,身负着数十万人的姓名的莫茗,骑在马背上的时候也在小本子上写写划划着。

    没人知dà

    ,那被他修改了无数次、所审慎斟酌每一字句的凌乱草稿,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博丽宣言》的雏形。

    就在同年九月十日,被整个斯威特尼斯所铭记,甚至在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斯威特尼斯共和国中央临时大总统莫茗偕同斯威特尼斯二十三省临时代表人签署了《博丽宣言》,正式废除统治了斯威特尼斯一千三百年的君主制度,并向全世界声明了斯威特尼斯共和国的独立性。

    同日,莫茗发表重yà

    演讲——「是谁,在杀害我们的亲人?」

    这篇演讲几度被加入学院课本,但又几度被从课文中删除。

    理由也都很充足——加入是因为,它空前的提高了这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删除,则是因为后世的和平时期,这篇文章显得太过于激进,斯威特尼斯的鹰派年轻人太过专注于力行博丽,为缓和国内气氛不得不对其稍微淡化。

    当然,这都是后话。

    即使课文被删去,传唱却不会停止。

    崇尚浪漫主义的斯威特尼斯人不会忘记一八六三年九月十日这一天。

    这一天被人们称为「独立日」。

    ……

    ……

    一九一三年九月十日,对斯威特尼斯来说不仅仅是博丽宣言签署五十周年纪念日这么简单的日子。

    世界大战,在一九一三年九月初爆fā

    了。直接起因源自斯威特尼斯的邻国——与其有着无数恩怨未了的尼克拉斯帝国,与其一个临近小国奥利维亚的领土纠纷。

    战争的爆fā

    并非偶然,尼克拉斯帝国的经济军事在数十年间的迅速崛起,近年来的疯狂扩军备战是明眼人都能看到的。

    总归一句话,由奥利维亚与尼克拉斯帝国的战火为导火线,欧洲数十个大小国家先后站为两队。

    强势的尼克拉斯帝国在月初闪电般地攻打下了奥利维亚的首都布尔,但即使如此奥利维亚的流亡zf依旧以散兵游勇的方式抵御着自己国土上的庞然大物。

    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博丽。虽然这信仰诞生自另一个国家,但那个国家正是借此,在自己首都被攻占后仍然顽抗着,在最终之战后取得了胜利。

    他们相信,自己也能做到——虽然这么相信的大概也只有他们自己了。

    政治上,奥利维亚有着十三个国家的支持,但并不意味着这会对他的处境有任何缓解。这对大佬们来说只是一个站队的契机,而至于这契机的源头本身,其实没那么重yà

    。

    唯一让众国瞩目的是,与奥利维亚所奉行的「博丽」属于同宗之源的那个国家——斯威特尼斯共和国,其态度才是众人所关心的。

    自解放战争以来的斯威特尼斯沉寂了整整五十年,在国际军事新闻上从未听过它的名字,但经济与科技上却不断大放异彩。

    用后世的话来讲,它在这几十年间一直闷不做声的发展经济——同时悄悄地动员着整个国家的科学力量,不断地攀升着科技树。

    当一九一三年九月初的战争来临之时,斯威特尼斯并没有第一时间表明立场。

    直到本月十号——这个国家的法定假日,将众人的目光引向这个国家的首都坎贝尔。

    为纪念解放战争胜利而修建的巨大的时代广场——亚特兰蒂斯,现任总统康斯坦丁发表了斯威特尼斯独立日五十周年纪念日致辞。

    在致辞结尾,他说。

    “斯威特尼斯一直是崇尚自由与和平的国家,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血性。”

    “时隔五十年,尼克拉斯再次启衅。”

    “一九一三年九月十日,斯威特尼斯共和国,对尼克拉斯、法比奥、杰彭、布达佩斯、索菲亚宣战。”

    ……

    ……

    台上接着由国务卿致辞,总统由保镖们护送到一旁的席位上。

    一位保镖垂首在他耳旁耳语了些什么,并递过一部手提电话。

    康斯坦丁一脸惊讶:“怎么现在才告sù

    我?”

    随即立kè

    起身,走向不远处临时搭建的安全屋内。

    拄着拐杖的老人正面带笑意的迎接他的到来。

    “别怪他,我也是临时起意……我有些要说的话。”

    仅仅看着面孔,无法想象眼前人已是风烛残年。但即使驻颜有术,却无法改变病痛的折磨。老人腿脚不利索,一只眼睛失明,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媒体面前了。

    但老人的身体是否安好,并不是总统关注的重点。

    “您……底稿准bèi

    好了吗?”想了想,总统还是直接问了出来。

    眼前拄着拐杖的,被人们称为「建国之父」的老人,可谓英明一世。

    但硬要说他有那些缺点,那就是——他不适合在大会上发言。

    老人在退休后也不只是凭借退休金度日,他经营了不少生意,大大小小的会议也出席过不少。

    唯独值得一提的,在每次会议发言上,都会闹出不少乱子。

    大多时候是因为口不择言净说大实话,最终因为自己的影响力导致了很多意wài

    的发生。国家新立,自然需yà

    时间来过度,贵族阶层的腐败作风无法一时完全根除也是常理。很多官员甚至因为他的一句半开玩笑而引咎辞职,这使得这位老人在民间虽然备受尊敬,但后来大多数会议上都不待见这位老人出席发言了。

    康斯坦丁不觉得这位建国之父不清楚他自身的影响力,换句话说他认为莫茗先生知dà

    自己在说什么并导致怎样的后果,但他本人并不在意。

    对此康斯坦丁是不满的,公众人物就要有公众人物的自觉,即使因此而受累也不得不为之。

    但即使他本人是总统,这也不是他可以发表意见或者进行规劝的事。对方级别太高年纪又大,再加上并非是牵扯了原则的大事,他也不想因为这个引火上身。

    所幸老人近些年因为身体原因变得很少出现在人前,也算给了他上台后的几年稳定执政期。

    但这次集会,大家都知dà

    会发生什么。

    宣战此等大事,是做不得儿戏的。

    场下不但聚满了首都民众,甚至有很多外国记者前来。

    就怕一个万一,老人老糊涂了说个几句斥责一下zf,这丢人可就丢到国际上去了。

    康斯坦丁抱以万分之一的期待问出那句话,老人也只是愣了下,随即笑了起来。

    “底稿?那是什么东西?”老人慈祥的笑容让康斯坦丁彻底无语,“说了是临时起意,怎么会有底稿。”

    康斯坦丁还想再规劝几句,场外的国务卿做完了总结性发言,场下忽然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看来是我上场的时候了。”

    “莫茗先生,您……”

    “放心,我心里有数。”

    ……

    ……

    时代广场很高而台阶很多,莫茗由数名专业人士护送缓缓向上攀登着。

    终于站到讲台前,微喘着粗气看向场下的数千民众。

    用着缓慢但清晰的声音开口了。

    “你们好,我是莫茗。”

    “虽然我的发型师建议我染个黑发,但我拒绝了。”

    “不觉得白头发也有些帅气吗?”

    场下发出轰然地善意笑声。

    “好吧,事实上并不。”

    “头发可以染回黑色,可以让我显得更加年轻一些……但这些,毫无意义。”

    “历史是无情的,数十年转了个小小的弯子,就能改变改变人的一生。”

    “历史可以重新纳入轨道,人生却不可能从头开始了。”

    “斯威特尼斯……经lì

    半百的苦难,总算是挺了过来,如今,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是一个勇敢的民族,也是天性.爱美的民族。”

    “这样的民族总是有希望的,爱美之心不会让它长久的忍受丑陋的现实。”

    “所以,当我们的国家被无道的皇帝所统治时,我们拿起了手中的火枪。”

    “当懦弱逃窜的皇室向嚣张侵略者宣bù

    投降和效忠时,我们写下了博丽宣言。”

    “还记得上面写了些什么吗?”

    “人人生而平等,是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

    “自由与和平,是为博丽之意志。持有此旗帜之国家政权,是我等之兄弟姐妹。”

    “今日,我们的盟国奥利维亚内燃起了战火,尼克拉斯以完全站不住脚的理由入侵了他们的家园。”

    “其残忍暴行,让我们回想起了五十年前的兰斯和坎贝尔。”

    “如今,是不得不做出抉择的时刻。”

    “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击?「博丽」寄托着我们的答案。”

    “同胞的故土受到了侵犯,每时每刻,都有人正在死去。”

    “友邦携博丽之旗燃起了狼烟,我等斯威特尼斯之众,将回应盟友之求援。”

    “拿起武器,共赴迎敌!”

    “如今的斯威特尼斯,已不复往昔之羸弱。”

    “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向世界证明我们的意志。”

    “战即为敌,和则为友。”

    “这是一个英雄的国度。”

    “我们,决不被征服。”

    ……

    ……

    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康斯坦丁的预料。

    莫茗先生就真的如同他所说,做了个「非常简短」的发言就结束了。

    其言语间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就连他这老牌政客都略有感触了。

    他不禁想,或许自己是被前几任总统焦头烂额的传言搞怕了而误会了什么。

    办公室里,他翻出了五十年前这位临时总统在独立日上发表的宣言底稿。

    「是谁在杀害我们的亲人?」

    一摞摞摊开的文件放在办公桌上,军队已经出发在即。

    康斯坦丁却暂且放下了手边的永远忙不完的工作。

    忙里抽闲地,他打算抽出半日,去总统府旧址——那座有名的公爵府拜访一下这位老人。

    ……

    ……

    坎贝尔三区十号,是一栋很特别的建筑。

    解放战争之后,由国家挂名出售、结果由莫茗个人出资买下的这栋公爵宅邸,今日也一如既往的戒备森严。

    并不是如今垂垂老矣的莫茗还有什么刺杀的价值,只是出于一个有很大社会影响的名人所不得不进行的安保罢了。

    当然,执行安保的保镖们都是由前任情报局卸任的特工,而安保工作的总司是斯威特尼斯情报局的首任局长萨文·伯纳德,这些小事想必是没有人会在意的。

    康斯坦丁总统无奈的接收着保镖们的安检,而其随行的保镖则被禁止进入府邸内。

    这是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的行为,一个国家元首比一个退休元首更有一百个理由带着随行保镖。

    但这个国家现今还未将法治履行到那么严谨的地步。

    总统的随行保安们没法反抗,因为阻止他们入内并缴枪的是他们顶头上司的老师的老师——萨文·伯纳德。

    康斯坦丁并没过分在意这些。

    进入府邸,偌大的地方却并没有几个佣人。其间偶尔穿行着跑闹的孩子,康斯坦丁记得,老人经常去孤儿院收养一些有天分的孩子,这些大概便是其中之一。

    终于来到书房,推门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伏案写着什么的白发身影。

    老人的耳朵毕竟还是好使的,第一时间便听到了声音,然后笑着直起身子。

    “听他们说时我还不太相信,康斯坦丁,你多半年没来看望我啦。”

    “老先生,真是抱歉,”康斯坦丁将略微地尴尬一带而过,“您这是在写什么东西吗?”

    莫茗的一只眼睛失明他是知dà

    的,如此费力地伏案,难道在他老年时分竟有什么巨著即将问世,而自己有幸成为第一个见证人?

    想到此处康斯坦丁微微有些激动,不禁走上前去。

    虽说对他的一些做法颇有微词,但内心深处毕竟还是敬佩的。或者说,真心爱着这个国家的人,没有不敬佩这个老人的。

    老人也没有遮掩的打算,将最下面的一页纸取出,上面写着书的封面标题——《红白历险记》。

    花了五秒钟,康斯坦丁终于忍下了第一时间打算对这名字进行的任何吐槽。

    斟酌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开口:“历险记?先生是在写什么故事吗?”红白?与博丽的旗帜颜色似乎不谋而合,难道是在暗喻着什么吗?

    “普通的志怪小说而已,别想多了。”

    莫茗虽然这么说,但由不得总统不想多。

    即使真的是普通的志怪小说,但出自这位的手笔就定然会带有特殊的意义。这一点即使莫茗先生本人也无法更改。

    “先生为何要写这类小说?”是否想影射什么?这才是康斯坦丁关心的。

    莫茗却笑着摇了摇头。

    “务实了一辈子,也是时候务虚一下了。”

    “务虚?”

    莫茗伸手示意。康斯坦丁在书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莫茗自己也坐回椅子上。

    “人是一种讲究实jì

    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老人整理着自己的小说原稿,“即使有点晚了,我也想试试开花啊。”

    “要如此说,先生所签署的《博丽宣言》,乃是比这区区小说要高贵美丽无数倍的精神之花。”拐弯抹角并不是正直的总统先生的性格,他更喜欢直言。

    但莫茗却笑着摇了摇头。

    “或许你说的对,但归于精神,就不能用务实那一套理论来言喻。《博丽宣言》或许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精神上也给予了许多人信仰,但它于我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作用。”

    听到老人说着这种话,康斯坦丁不禁面色严肃起来。

    总统双肘放于桌上,身体前倾,看着老人仅剩的独目。

    “莫茗先生,对于您毕生的作为我作为后辈表示无比的敬佩,但在此之上,一直以来有几个问题困扰着我。”

    “你是想问……我退休后的种种作态?”

    “相较于先生退休之前精明强干的做派,这难道这不该质疑吗?”

    “世人对一个人的信仰达到极致,会变得怎样呢?”

    “这……”

    “即使被人们当做神来供奉着,人类也始终是人类,会有失误,也会犯错误。”

    “难道先生……”

    “原来如此,”终于想通个中关键的康斯坦丁不仅肃然起敬,他站起身来,鞠了一躬,“先生在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国家,先前是我错怪了。”

    莫茗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

    “有必要让你们对我的做法产生质疑,但又不能做的过分,我也是很难做的啊,”莫茗笑着,“不过说起来,你是第一个找我直面这问题的总统,有骨气。”

    康斯坦丁只是苦笑:“先生才是,辛苦您了。”

    “我有什么好辛苦的,”莫茗笑着摇头,“世人把人生的归宿安排在晚年,竟然把安度晚年看作一种幸福……”

    拿起一摞凌乱的小说原稿继xù

    整理着:“一本即将焚毁的书,何必去操心它有没有一张光滑的封底呢?”

    似乎被老人的豁达所感染,康斯坦丁终于也笑了起来。

    “先生是在自嘲吗?”

    “谁知dà

    呢?”

    “傻瓜从不自嘲。聪明人嘲笑自己的失误。天才不仅嘲笑自己的失误,而且嘲笑自己的成功。看不出人间一切成功的可笑的人,终究还是站得不够高。”

    “那么,我站的够高了吗?”

    “在我看来,没有人比先生站的更高,”出于总统的矜持,康斯坦丁补充了一句,“当然,仅出于个人立场,难免有失偏颇。”

    “哈,”莫茗笑了起来,“如果打算拍马屁的话,后面那句是多余的。”

    “我想也是。”康斯坦丁同样大笑。

    “那么,”莫茗敛起笑意,“快打仗了吧,这种时候来访我,难道是有什么地方要拜托我这把老骨头了?”

    康斯坦丁摇头:“今日唐突来访,只是看望先生而已。”

    “哦?因为昨天独立日纪念日的发言吗?”

    “先生说,这是一个英雄的国度,不禁让我想起这个国家最应该被记住的英雄。”

    “你好像误会了什么,”莫茗将小说放进抽屉,起身去过书桌角落放置的地球仪,拿在手里把玩着,“我之所以出现在那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至于所谓英雄的国度,我并未虚言,但英雄之中,并未囊括着我自己。”

    康斯坦丁叹了口气:“先生,过度的谦虚并不会赢得我的尊敬,只会让我认为……”

    “所以我才说你误会了什么。”拨弄着飞速旋转的地球仪,莫茗喃喃开口。

    “人天生是软弱的,唯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我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

    “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shòu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我不承认自己是英雄。”

    “做英雄是轻松的,因为他有净化和升华。做英雄又是沉重的,因为他要演戏。”

    “我只是个忍受着人间寻常苦难的普通人。”

    地球仪停下,莫茗手纸按住的地方正是斯威特尼斯。

    “世界大战……要开始了,”莫茗喃喃着,“比我想象中的早了许多啊。”

    康斯坦丁耸肩:“凡事总不会尽如人意。”

    莫茗笑:“别误会,我并不是在忧心什么。”

    “我也是,我从未比现在对这个国家更有信心过。”

    “斯威特尼斯迟早会被拖入战争的泥潭,与其如此,不如寻找时机主动出击。”

    “没错,我们站在正义的一方,天时地利人和,牢牢把握住的话……”

    “新时代的规则,必将由我们一同编写。”

    历史上最杰出的两位斯威特尼斯领导人,于这日不约而同地发出笑声。

    ——————————————————————

    ——————本章完·分隔线—————————

    ——————————————————————

    不要和我说什么独立宣言说什么一战二战,很多地方只是借了个名字而已,时间地点人物都对不上号,这很正常,因为这本来就是架空的世界,人的精力有限,我只是随手拿来用,别在这种细则上纠结太多。

    如果你非要纠结,为什么真实历史上普法战争法国被德国一路碾压,这里却在最后打胜了?莫茗有什么资本率领一帮手下败将打回首都?非要让我解释的话——首先,尼克拉斯帝国不是德国,其次,斯威特尼斯不是法国,接着,本次战争不是普法即不是斯威特尼斯先宣战,最后,攻打回坎贝尔的战役之前,尼克拉斯本土政权有所动摇(萨文的情报局参与幕后策划)以致坎贝尔及整个斯威特尼斯的帝国驻军撤回了一部分,都是打赢最终之战不可或缺的因素。

    本书不是军事文,这卷番外本身就只是引子而已,是为了以后正篇再次谈到这个百年之后的异世界前作以些许铺垫罢了。

    有些人会问,所谓的「博丽」到底是什么,前文不是说只是“自由与和平”的代名词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具体的条款,看起来就像一个具体的政治制度,这里解释一下。

    设定上这个世界在莫茗参与革mìng

    的时候虽然已经有类似「民主」之类的词汇在启蒙运动中诞生,但这里,在莫茗的刻意引导下,博丽一词近乎容纳了自由、民主、和平等多个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词汇,莫茗的本意是自然是为了收集信仰,而收集的方式就是——将未来几百年内必定要被主流社会接受的价值观,将他们集体灌输在博丽的光环之下,以此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说白了,博丽一词往大了可以是很空洞的一些口号,往细了说却也可以是很多细则条款,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制度,为大亦然,为小亦然。于是呢,一个国家的制度想要进步,就不可能逃出「博丽」的牢笼,不得不说是莫茗的处心积虑。

    这也正是第一卷末尾,八云紫让莫茗颠覆「博丽」的信仰,而他却自觉做不到的原因所在。因为博丽一词之下,笼罩着的是整个世界的主流价值观。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表达,关于异世界篇,不要纠结太多,本篇只是介shà

    一下异世界历史格局,后面不会用到太多。

    作者怎么说,你就怎么听,想看二战文的,我军事文看的不多,但《辛亥大英雄》好像不错(虽然开挂开的狠了点),至于本文,纯属架空虚构,不要当真。

    PS:「这是一个英雄的国度,我们绝不被征服」——引自72编《冒牌大英雄》的勒雷匪军,这本科幻机甲类史诗巨作我极力推荐,文笔、格局、故事情节都是极佳的。这本书我看了3遍。

    PS2:没错,伟大的月之贤者八意永琳看了一百遍的书,就是这本——《红白历险记》。我猜你没猜到结局,哈哈哈(杠铃般的笑声)……

    三●五●中●文●网

    z.cm,更新快、无弹窗!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
百度风云榜小说:剑来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龙王传说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贴身高手 真武世界 剑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东方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手打文字版来自网络收集,喜欢本书请加入书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