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汉人,越发的嚣张。
无论是喀尔喀蒙古三大汗,还是辽东的鞑清,都感觉到了危机。
那个辽宁皇帝,肯定属泰迪的,逮谁干谁,简直丧心病狂。
喀尔喀蒙古和多尔衮的结盟,在年初之时就已经确定。
他们约定在面对明朝的时候,共同进退。
为了稳妥起见,还将罗刹人拉下了水。
在辽宁二年的夏天之前,摆下了决战的姿态。
三月的时间,天气已经转暖。
汉地的百姓,大多换下了冬衣,开始享受暖春的舒爽。
京城的军营,皇卫营的官员,已经开始调动起来。
经过了大半年的休整,状态调整到最佳的地步,随时准备完成收服辽东失地的重任。
谢芳的锦衣卫,在辽东和蒙古边界,布置完成了缜密的情报网络。
让蒙古人和辽东方面的军情,能够及时传递到京城枢纽。
“车臣汗,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聚集大约召过来。”
“遵旨。”
和鞑清的决战,已经迫在眉睫。
当然,这一次,他们是主动的一方。
对于辽东全境,势在必得。
那本来就是大明的国土,从没有割让给任何一个势力。
只要有力量,就怼过去,要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一切。
“臣巩永固。”
“臣范景文参见圣上……”
“准备的如何了?”
“回圣上。”巩永固率先出言,军部在某种意义上比内阁话语权更大一些,这一点,范景文也默认了武将势力崛起的现实。
“皇卫营主力五万随时可以出征,另有各地团练,乡兵三万,山东,河南,江淮的卫所兵四万,已经启程北上,相信半月之内,便能进抵北京。”
皇卫营战斗力足以保证。
但人数少是软肋。
这一次是扩土之战,国运之战……除了必要的战斗外,接管城池,后勤补给都是需要人数来支撑。
为了让皇卫营可以充分的发挥战斗力。
国内次一级的武装力量,也必不可少的被集结起来。
其中,乡兵团练,是各地巡抚总督招募出来备贼防乱的军队,战斗力是比不上正规军的,正面战场估计会被八旗碾压。
卫所兵就更扯淡了,战斗力比乡兵还差,投入战场也是只能逃跑的份。
“丙型自生火铳的配备如何了?”
“军器局已经提前完成目标,将四百自生火铳丙型,交付给了黄得功将军的龙营,龙营将士,已经熟悉了丙型的操作流程。”按照朱慈的指示,建立起的龙营,人数虽少,但却装备着目前大明最为尖端的武器。
许多军部大佬都对丙型优良的射程和准确度赞叹不已。
因为,也颇为期待黄得功率领的龙营,在战场上能发挥出好的成绩。
“范首辅,你呢?”
“回圣上,从各地收来的粮草,已经填满了京通十三仓,只要大军出征,粮草供给,并不是问题。”
?和崇祯朝相比,辽宁朝开始,就有钱的一比,所谓百官栽倒,辽宁吃饱的俗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有钱……可以各种任性,倘若崇祯能像朱慈一样恬不知耻搜罗钱粮,也不会玩脱成这样。
几千万两银子,挥霍到现在,暂时还不用担心,有钱有粮,也是足以支撑大规模军团作战的必要保证。
对于辽东的战事准备,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
皇卫营的一万先锋部率先向辽东挺进,而主力在北京等待南方其余兵力的抵达,继而共同向辽东施加压力。
……
压力的确挺大的。
尤其是辽阳的多尔衮最终收到了明朝的作战檄文后,满朝文武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那是前面,辽宁皇帝沈阳屠城后的余威,那是黄太吉陵墓被焚毁的恐惧。
檄文曰:
建州贱奴,本为天朝旧属,食仰君禄,却不荷皇恩,祸乱辽东,以至黎民颠连,荼毒百姓,天怒人怨,妻子不复。
卧榻之侧,岂容硕鼠之酣睡,普天之下,怎有蚊虫之嗡鸣?
……省略三千字……
朕提三尺之剑,赖太祖之余荫,仰成祖之基业,誓将踏平夷狄,复汉官之威仪,还生民于碧天。
凡阻朕者,无论鬼神势必杀人。
凡不降者,无论汉狄势必戮之。
但有为建奴贱婢谋力,而又不思悔改者,必如沈阳之下场,化为骸骨,踏碎于天军之下!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