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认真听着尤海波的汇报,等到尤海波说到学政这一块的时候,张强对尤海波道:“至于学政这一块,咱们还是延续原先大明读书人的那种先列,先让百姓的孩子去读私塾,三字经,千字文,孔孟论语等等课程,在小孩四岁到五岁的时候去让原先的读书人教他们。”
尤海波认真听着,这些问题已经讨论过了,不需要再让张强解释什么。
他不是那么迂腐的书生,需要论个儒家什么什么的,祖宗法制什么的,他在华夏军里面的时间不断了,已经全面接受了张强对于这些知识的灌输和他们思想的改造,能紧跟张强的脚步,不会闹腾什么的。
对于这些东西,张强有一些东西不是太排斥,比如识字的时候让那些私塾的童生,秀才,甚至是监生,廪生等的大明读书人去教孩子,目的就是让孩子开始识字,开始学习汉家文化,受一些熏陶和影响。
也给那些大明读书人,低级读书人一些念想,一口饭吃,让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平生所学,觉得自己在新朝还有一些用处。
况且对于那些私塾的教师,华夏军还会补贴他们,给他们工资,家庭不富裕的还会照顾他们的生活。
最大能力的去帮助和接受他们,这些人不像那些举人和进士们,已经深受儒家文化的毒害,而没有吸收儒家文化的优,他们还是能通过后期改造,让他们既能生活,又能融入华夏军体系。
不至于把他们全部赶到清军或者永历南明那一边去。
相当于是把华夏军地盘上的小孩子交给他们,让他们开个幼儿园,学习知识。
反正私塾的教书时间不定,也不长,让立志学习文化的孩子们在他们那里接受一些教育也没有神门。
从村学,就开始交孩子们使用简体的文字了,村学不会考试,但能重新塑造那些六岁到八岁的孩子们的文化和人生。
从乡学就开始新的学习了,他们将在这里接受的教育不是只是科举的那种死读书的教育了,孩子们从九岁开始到十一岁,真正开始接触华夏军的教育体系。
他们将学习算学,学习了解大自然,学些了解农桑,加强学习简体字写作或者认识更多的字,习惯了华夏军的教育模式。
乡学升县学,是需要考试的,从十二岁开始对他们进行做人和做事的教育,让他们决定他们人生的走向。
底子好的,可以继续学习更加高深的只是,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知识,以及华夏军的一些思想教育,国家,民族的观念教育。
也就是升入县学,底子不好的,就去给家里干农活,去打工,去各个店铺当学徒,小工,不能升入县学。
县学学习到十五岁,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初中毕业了。
初中毕业了以后,学习好的,各科成绩拔尖的,又主动选择的,进入相关的学校学习。
县学上面有府学,相当于高中,继续深造各种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简体字语文,繁体字古文写作等等基础知识。
县学上面还有各种分类学校,比如商学初级,可以学习如何经商,学习到十七岁或者十八岁,正好可以出来去各家店铺,或者分配到各个县府的底层当个科员,办事员,处理有关商业方面的问题。
可以学习各种营造,比如马车,火枪,道路辅修,勘测,城市修建,房屋修建,如何打铁,锻造,如何看管炼铁,炼钢炉,如何修造等等,一切使用的技术知识,可以进入各个官府开办的工厂当个工人,或者派往县府进入相关的部门工作。
当然了,这时候也可以当兵吃粮,或者进入乡里,镇里,从事农桑,水利等的工作。
府学相当于高中,前两年学好了更多的基础知识,然后可以分配到府衙里面做事,或者去府学更加高等的有如县学的两个分类的学校中去,不过这种学校更加高级,学制有四年,五年的。
前两年学习县学里面学习的东西,后两年学习更加高深的东西。
州学,只在各州州府设置一所,或者两所学校,学习更多的只是,比如学政,地理知识,如何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多的东西,府学好学生,或者有一技之长的都会进入府衙,州学也一样,虽然进入州学以后也就是个科员,也只能从科员熬起,但他们起步毕竟比比人高了很多,眼界也宽了。
这时候升入中枢学院,进行深造,深造第一年是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第二年就跟着各级主官开始从政了,但要花时间学习各种语言,或者实际的操作或者做人,做事的案例,培养各级的高级人才。
这时候,他们已经相当于是国家公务员了。
有品级了,品级不高,但已经有了从九品的资历了。
也许这时候府学的那些同学们通过几年的做事,已经从一般的办事员,升为科员,从科员升为副科长了。
品级比他们高了,但他们能进入中枢大学学习,在大明或者清朝他们就相当于是翰林学士了。
这种优越感是他们那些同学比不了的。
这些东西说来话长,但在已经有了几年华夏军经验的尤海波哪里,不需要多指,就能明白,这些还有一些东西是他提出来,融合进张强所提出来的学政体系里面的。
这样的好处就是既保留了原先的科举的意味,让读书人看到了希望,又保留了科举考试的残酷性和漫长性,或者这比科举考试十年寒窗苦读更加残酷。
因为各级分流了那些不适合深造的人员,还给他们公务员身份,又能给华夏军培养一些底下的办事员,科员,科长,这些吏员,填补了华夏军的官员体制里面的人手不足的空白,又使得那些不适合读书的人尽快进入各个行业,去干他们利索能力的事情,起码能过他们能达到的生活水平。
培养出来的人员既能做官,又能干实事。
说完这些,尤海波又道:“大都督,民兵,守备,等地方部队的军饷,是否还是地方上出?”
张强摸摸头,“目前来说,还得地方上出,不过守备部队的拨款,地方上只需要补贴三分之一就行了,民兵部队得地方上和军队协商一下,从军费里面拨出五分之一还是更多一,来补贴地方上的民兵部队,这样的模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等基本上统一了全国,民兵部队就会裁撤绝大一部分,以后招兵,训练,都走军费,守备部队将不再麻烦地方上,民兵将不会存在,从中枢核心几个府开始,少量存在的民兵将并入守备部队,由军费军饷,”
尤海波头,“这我就放心了,差不多明年,除了核心州,浙江,福建和江西也将成为核心地区,到时候地方上的补贴开支将会减少很大一部分,地方上的钱财就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展了。”
“我将在明年开始,将浙江一省的民兵部队6续的淘汰,训练,送入新兵营,回炉重造,出来以后,除了到了年限退伍的民兵,其他的都将变成更多的守备部队,进行地方守备,守备部队将会逐渐的编成正规军,我们的正规军,野战旅和近卫旅,将会越来越多,以后打仗和守备地方,清除敌人残余,将会是守备部队的事情。”
敲敲额头,张强继续道:“但你们的两个省的民兵将会增多,因为会被6续训练和协助守备部队派往新的地区进行清剿和看押俘虏,建造地方上的军事工事,你要做好准备。”
“是,大都督,臣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臣这就告退。”尤海波合上桌子上的资料,端起武夷茶喝了一口,然后起身和张强告别。
“好,你去吧,顶多明年过完,你就得调回内阁,继续当你的学政部长,你这样的人,我不能把你委屈的放在地方上去用。”
说着,张强推开一边的窗户,站在窗户面前,对着总督府外面的花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政部才是华夏军的根基和主体,你要多做工作,一肩挑两付胆子。”
“大都督英明神武,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大都督,建设我们新的大明。”
尤海波临走的时候还派了张强的马屁,让张强十分的舒坦,笑着挥挥手,“去吧,通知米淳,让他下午来找我汇报工作,江西不比福建,那是前线,情况肯定更加复杂,事物更加繁琐,等他汇报完了,得让他赶快赴任,哪里穷山恶水,能人辈出,不能没有人镇守。”
“是,大都督。”尤海波放下资料走了出去。
张强身边的侍从秀才们进来把资料收走,然后汇报了一些张强的行程安排,就出去了。
而张强的心思已经转到了去和洪承畴谈判的张亮身上。
走进总督府的食堂,张强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各种情况汇报,一边想着张亮和洪承畴的谈判,已经走了半个月了,双方约定在金陵府一个小县城的道路的一个驿站里面谈判,双方各自在哪个地方陈兵十万,对峙的兵马双方各使用了三万兵力,就地驻扎,这一谈就是五天时间,不知道谈出什么结果来。
吃完饭,张强的脑海里面依然萦绕着这件事情,直到侍从报告副相米淳,金华府知府,江西州巡抚来向他汇报工作,才挥手赶走担忧,进入总督府办公室,犹如尤海波和他的上午的那样,张强坐主位,米淳在张强下,左边捧着一堆资料汇报情况。
*************
终于把这两章补上了,对不起了书友们,刷新一下,就又能看了,谢谢大家的订阅支持,如果大家有推荐票,就投几张吧,如果能全订,就给个全订吧。
抱歉了,昨天工作忙,一直到十二半才回来,不得不熬夜修改前面的两章,兑现对大家的承诺。
(本章完)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