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六十二章 伟大事业

作者/惊年渡 看小说文学作品上精彩东方文学 https://www.jcdf99.com ,就这么定了!
    在陈惇的全方位指导下,很快印刷厂就将他想要的报纸做了出来。

    不光是工人们觉地新鲜,陈惇拿上这一份热气腾腾还有烤木炭味道的报纸,也觉得分外振奋。按他的要求,四个版面,头版是圣谕广训,下面是陈惇为之做的直解,二版是朝廷要闻和苏州本地新闻,比如说朝廷处决了逃到杭州的织染太监孙德田,苏州知府王廷虽然也得了申斥,但官职并没有变动,而且朝廷要他继续守土安民,尽一方太守之责等等。三版是学宫教育介绍,有学子们一天上课、下课的课程安排,有教师新增课程的分析,也有一二小小揶揄,说食堂的饭菜已经几天连续不变样了。四版就是陈惇写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乎。

    陈惇将第一批印出来的十二份报纸带回学校,现在宿舍传看了一番。当然所有人的反应简直是出乎意料地热望,薄薄的纸张被他们翻来覆去看到上面的字迹都模糊了,“这就是你说的报纸?”

    陈惇虽然很想办一些花边小报,风月小报,但那东西不过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如果要介绍世界、引导思想,必须要前卫、进步的报纸,那么它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原创的、综合的、全面的、有巨大公信力的报纸,国家大事、时政要闻是它的首选,当然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绯闻秘录这样的东西,也不能另辟一个版面,陈惇打算等学宫报办起来之后,再新办一个这样的娱乐性报纸,与学宫报专注政治、思想和学术不同,这样的小报专搜卦,绯闻漫天,怎么博人眼球引人注意怎么来。

    “我这报纸还是太简陋了,不过四个版面,”陈惇道:“我以后打算出版、十六版的那种,不同阶层的市民都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让陈惇苦恼的是,四版的报纸从设计到出工用了整整十四天,而且那雕版只能用于复印,在下一期新报出来后,就不能用了,简直是资源浪费。

    报纸是一种媒介不错,但它也是一种商品,需要盈利。陈惇如今手头确实有些紧张,他的五千两白银已经花出去了三千两,成功地购买了东街一半的地皮和店面,然而还要付工匠工资,重修店面,清理大街

    说到清理大街,陈惇从府衙大牢里提出了游手黑金刚等十人,每天早上四更更鼓还没有敲响,就让他们清扫街市,不到半个月,这些人纷纷哀求不已,希望能免除这么繁重的苦役。当然陈惇认为这并不是苦役,但看这些人的神色,仿佛已经生无可恋了似的。

    但陈惇并不想放弃“免费劳动力”,于是要求他们找人来代役。

    这群游手纷纷交代了自己的同伙,丝毫没有什么同袍之情,很快市面上许多游手被抓了起来,当然陈惇给他们的待遇还是清扫街道,这比直接打他们几十大板还让他们痛苦。于是新一轮的循环又开始,这些人为了逃避差役,又大肆供出了更多的游手。

    陈惇这一骚操作让苏州府衙上下人等连续半个月都是脸都是木的,他们费尽心思又抓又打了多少时间,抵不过陈惇所谓的“劳动改造计划”。陈惇让这些游手一边干活一边高呼口号,比如“劳动光荣,奉献伟大”,“我劳动,我快乐”之类的,然后让百姓检查他们干活的成果,如果多数百姓觉得他们干活偷懒,没有清扫干净的话,那就延长工期,直到人民群众满意为止。

    等到一个游手经过漫长的两个月的劳动改造,终于被首肯结束了的时候,他竟然忍不住留下了悲情和悔恨的泪水,当然看在陈惇眼里也觉得很不忍,于是专门给他开了一个讨论大会,会上听此人痛哭流涕做了许多忏悔,以及这两月劳动学习的心得,陈惇代表人民群众给他发了一个小红花,又给他戴了一个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小徽章。

    陈惇觉得如果要办一个“市民报”,普及程度也应该很广,他在考虑要不要在报纸上增设便民服务一栏,当然这一版的版面也很简单,标题始终都会是“为人民服务”。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是天才啊!”陆近潜津津有味地看着,“这花边图案,还真是第一次见哩!”

    “我打算要招几个画师呢,”陈惇道:“专门给报纸设计插图,就有点像书言故事那样的。”看着就非常引人注意。

    插画在国外是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但中国领先世界,早就陆续出了好几种这种插画教育的教材,陈惇就看见过嘉靖二十一年熊大木校注本日记故事即每天读记一则故事之意,还有书言故事、黄眉故事、童蒙观鉴等。

    书言故事每一页都有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小故事,下头附着栩栩如生的人物简笔画。比如说这个“对日远近”的小故事,先写了晋书里的“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和“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两句话,下头画着一个帝王,怀中抱着个孩子,旁边侍立着大臣。画中的孩子伸手指着高高在上的太阳,大臣们惊异的脸色一览无遗。

    “哦对了,”陈惇道:“你们有没有什么文稿,可以投给我,我选几篇刊登在下一期的报纸上。咱们苏州还有谁是文章大家,有什么稿子,来者不拒啊。”

    王篆和林润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约稿?”

    此时书商向文人约稿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没有报纸约稿的,陈惇就细细给他们讲了自己的规划想法,等十六版的版面出来,内容肯定不能单一,他就打算增设海外奇闻,还有连载,还有来稿选刊,总之要尽力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你们说,一篇原创的文字,稿费应该给多少呢?”陈惇有点苦恼,他应该早点给杭州的吴钩书坊去信询问的。

    其实古代,写文章,拿稿费,天经地义。稿费早已有之,“作文受谢,自晋、宋有之,至唐始盛。”在唐朝时期,润笔也就是稿费就已经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韩愈为大将军韩弘写平淮西碑,得稿费五百匹绢。当时一绢值两百文,一斤大米值一文钱,这可是天价了。

    陈惇原本以为古代的文人雅士,大都讲究清高,耻言金钱,对于索取稿费往往羞于启齿,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比如苏州本地的大名人唐伯虎就把作品装订成册,封面上书“利市”二字,已经把它当作生意,文人们有学有样,常常能在街头见到这样卖作品的人。至于祝枝山,别人求字必须带着银子,他方才动笔,算是明码标价字画稿费。

    “稿费的多与寡,要看作者的社会名气。”林润说道:“有一个字抵得上黄金一两的,也有写一天下来只能混顿饭吃的,看你要请谁写文章。”

    “我已经想好了,大文豪归震川先生,”陈惇轻松道:“自己人稿费啥的,好说,好说。”

    又听到陈惇说要开设海外版面,这几个人更加不解了:“海外奇闻,海外的事情,从何得知?”

    不怪他们对海外孤陋寡闻,而是苏州本地不同于广东福建这些地方,苏州港口太且织染局同西洋、南洋商人交易,只头一个地方,不许百姓接近,更不许交流。百姓只看得见金发碧眼操着一口鸟语的外国人,都当是稀奇来看。

    而且此时的风气,官方对郑和下西洋已经定性为“劳民伤财之举”,自刘大夏焚毁海图之后,再没有官方船只出海贸易,只能籍由百姓私自出海贸易。海外的许多见闻,大部分是由这些常年在船板上的水手当做奇闻趣谈来讲述。

    陈惇增设这个版面,一是要通过这些“奇闻趣谈”,增加百姓对海洋的了解,海洋之外,有什么?存在着怎样光怪陆离的国家和人民?二是要渐渐扭转从民间到官方的一种思想,并不是走投无路才能出海,并不是出海就无回头路他要让所有人明白海洋上为什么危险和财富并存,为什么倭寇会常年侵略沿海,为什么禁海会引起这么大的反抗这一切,百姓都应该知道,他们有权利知道。

    宿舍四人组,加一个外援陆近潜,已经投身于开启民智的“伟大事业”中了,他们可以称之为“轰轰烈烈的事业”,可以称之为创举的报纸,很快就被舍管老师发现了,当然这位老师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要参加一个张经组织的大会,这个会议自然是要讨论如何“更加严厉地管束学生”。

    张经还在声色俱厉地讲述学生不严加管教的为害,这位老师已经被手中这份独特而前所未见的的报纸吸引了全部心神,待看到最后一页的文章时,竟不由自主拍案叫绝起来。

    “诸位教工,”他站了起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激动道:“我这里有一篇好文章,你们都应该听一听,当然,张总督也应该好好听听。”

    “凡今必欲做官,必欲科考,必欲,乃教子曰:书中自有黄金屋,富贵必从得,是诚然也。然则必做官,必富贵乎?”他不待众人反应,慷慨激昂地大声念诵了出来。

    待听到“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句时,连学政都倒吸一口气,低声问道:“这是谁的文章?”

    又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满堂私语,几乎都在道:“这一句,可谓直追苏韩!”

    等到最后一句“风声雨声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句出来,百十名教职工全都被震动了,纷纷询问道:“这是哪一位文章大家?”

    “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众人都赞道:“文章千古事,文章千古事!”

    “辞气湛然,自始方为贵。”学政不由自主站起来,结果报纸又细细看了一遍,全然不顾台上的张经已经气得脸色铁青。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王夫子也暗暗点头,竟不由得长叹一声:“沉迷股久矣,再听闻这样的好文章,真有以水渥面之感!”

    “绍兴陈惇”学政的目光凝在了作者名字上:“陈惇?!”4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
百度风云榜小说:剑来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龙王传说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贴身高手 真武世界 剑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东方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手打文字版来自网络收集,喜欢本书请加入书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