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爷爷!我在这呢!”第二天早上九点来钟,苏牧已经收了几袋子的鱼,不过他却是根本没怎么把心思放在那些鱼身上,一直盯着这条通往村子里的唯一一条大路上,隔着老远,看到了苏振军驾着牛车的身影,顿时激动地喊了起来。
“怎么样了爷爷!那块地拿下了没有?”苏振军刚把牛车停稳,苏牧就几步窜到了他跟前问道。
“买下来了,整块地,连带所有东西都买下来了,一共花了八百块钱,合同都签完了,这两天就会有人去镇里备案去,要不是你着急要,我还能讲下点来!”苏振军一脸的得意。
“没事!咱们不差那百八十的,大棚能早到手一天,咱们就早赚一天钱!”苏牧却是毫不在意,开玩笑,要是为了那百八十的,再让这块地被别人买去了,那他可就连哭都没地方哭去啊,虽然他现在的钱也够重新盖个大棚了,但是不说重新盖大棚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单单是这其他东西的采购就不止那些钱了。
“爷爷!中午咱们回家,找人把大棚的高矮宽窄量一下,看看得用多少塑料,等晚上你回供销社的时候告诉四爷一声,让他赶紧去市里一趟,把塑料进回来,再让他给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大棚种植技术的书!”
“哎!好!”苏振军是连连点头“我晚上回去就告诉小杨去!”
“咱们这有没有什么人会盖房子的啊?”
“盖房子?干什么啊?”苏振军有些不解的问道。
早上苏牧来甸子里的时候,特意绕路拐到大棚那看了一眼。这大棚的主体结构是差不多了,最主要的就差顶棚的塑料了,但是大棚旁边的小屋却是一个破土房,而且是最老的那种,苏牧都怕一场雨那房子就能被冲散了。
“给大棚旁边修个屋子,晚上得看大棚啊!要不然别再被人偷了东西!”苏牧解释道“修就修个好的,在大棚左右两面一面修一个,去砖厂买红砖去,盖个红砖房!”
“那好吧!”苏振军从昨天开始就知道自己这孙子是个花钱的主,不过虽然他花钱,但是这花的钱他也能赚回来,所以苏振军也就不再纠结这个“不过咱们村没有人会盖房子的,大石村倒是有个建筑队,等我让人给他们带个信!”
苏振军在镇子里的供销社打更,虽然白天很少在那,但是供销社每天人来人往的,只要到时候将这个信息高速杨毅,让杨毅看到有大石村的人交代一声就行,到时候他们自然会联系苏振军。
“走吧爷爷!你先去将鱼给七海盐场送过去,然后顺路先去趟供销社,让四爷尽早去市里把东西买回来!”苏牧这一连串交代下来,时间也已经到了十点多,这一早上的鱼获也收了不少,苏牧把麻袋里的鱼都搬到了牛车上,叮嘱了苏振军几句。
“好!我这就去!”苏振军点了点头,甩了个鞭花,驾驭着牛车就朝七海盐场驶去。
三天之后,邻村的建筑队也受到了消息,派人来现场勘查了一番之后,就把整个建筑队都拉了过来,几人七手八脚的就把原来那仿佛一阵风就能刮散了的土坯房给拆了,苏牧直接把一切都交给了他们,包工包料,怎么省事怎么来。苏牧的老娘张燕则是有时间就过去监工,生怕这几人干活糊弄,反正家离得也近,不用两分钟就能走个来回,放苏云自己在家他也不怎么担心。
而大鹏里面的土地,则早就被苏振军赶着老牛套着滑犁,深耕了几个来回,这几天赚的钱,苏牧让母亲把之前欠的钱都给还了回去,每家还送了猪肉鸡蛋,作为谢礼,让不少人对苏家都是另眼相待。
再加上苏牧又是买大棚,又是雇人盖房子,这一套下来,整个全村人都说老苏家是发财了,但是怎么发财了却是无人得知,不少人还拐弯抹角的找张燕聊天,想要打听出一点消息来,但是张燕却是一点也不透露,开玩笑这可都是钱,告诉了你们,整个村都去晾鱼去了,我们家还上哪去赚钱啊!
张燕口风极紧,苏牧还是个孩子,苏云成天瘫痪在床,而苏振军又在镇里打更,村里人想要找他们打探消息也找不到,再加上苏牧之前的数次叮嘱,所以一直也没人问出来,再加上苏家看起来这么有钱,不少人也不敢得罪了他们,也就只能是下茶余饭后的胡思乱想。
又是一个多礼拜,那两栋只有一间的小屋子早就造好了,夏天太阳毒,早就把水气都给晒透了,除了每天要给房顶浇水养生,其他的早就收拾妥了,大棚的塑料也是那群建筑队帮忙安好了,苏牧多给了他们一人十块钱,一群人乐呵呵的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收拾的是妥妥当当,还在大棚的周围用剩余的水泥石子给盖了四个狗窝,这下子可谓是给整个大棚提供了360度全方位的保护。
这一段时间下来苏牧也没闲着,每天都和苏振军两人拉着两车梭鱼送到七海盐场去,一天都得一千多的进账,这十来天下来,苏牧足足进账一万三千多块,一个活生生的小万元户正式诞生,要知道邓工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虽然万元户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好多年头了,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万元户却还是遥遥不及。
张燕这几天简直是云里雾里,前几天还在为钱发愁呢,万万没想到自己儿子却像是开窍了一般,一天都能赚一千多块钱,这才几天功夫,自己家居然成了整个村子第一个万元户了,这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张燕这几天是痛并快乐的,快乐的是家里钱这么多,自己活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但是钱一多就不知道该往哪藏了,藏在这里觉得不安全,藏在那里又怕被耗子咬了,最后在苏牧的劝说下去镇上的银行给开了个户头,整了个存折。
虽然银行由来已久,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村人来说,很多人都不愿意把钱放到银行里,把活生生的钞票换成一个写在小本本上面的几行数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感到不怎么安全。存折拿回来之后,张燕也赶紧给藏了起来。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藏钱藏存折几乎就是本能一般的东西。
大棚已经收拾好了三天了,苏振军也把整个大棚里面的土地都用撒上了农家肥,沤熟的农家肥,混合着泥土,苏振军又买了盘水管,接在大棚旁边井口的压龙上,把整个土地又浇灌了一边,一切都收拾好了之后,整个大棚都已经彻底完工,就差往地里种菜了。
第二天就有人把菜苗都给送来了,茄子,辣椒,番茄都是以种苗的形式送来的,苏牧这村里人种茄子,辣椒,番茄,都是去镇里买种苗,根本不像一些人想象当中播种种出来的,每年这个时候,镇子上都会有人去卖菜苗,每一株根上都用一小坨稀泥包住,用塑料膜一包,苏牧也不知道这些蔬菜的苗是不是用种子培养出来的,但是从小到大这么多年,附近这十里八村都是直接买苗回来种,没看到哪家人是买种子回来种的,一般种种子的都是芸豆,花瓜,大葱、香菜一类的东西。
整个大棚被张燕安排的是井井有条,芸豆,黄瓜,番茄,茄子,辣椒什么都有。又在苏牧的提议下种了芹菜和韭菜、生菜等东西。
芹菜和韭菜是张燕直接从自己家菜园子里面挖的,这三种蔬菜只要不是连根拔起,那么可以收获无数次,韭菜是一茬接着一茬,而生菜和芹菜这是生有一根主干,其他叶片都是依附在主干上,收这两种蔬菜都是直接把主干上的叶片给剥下来,用不到三五天,主干上就会又长满叶片,七海盐场每天要的量都不是个小数目,茄子番茄什么的收个两茬就没了,自己总不能再给七海盐场来个十来天的空档期吧。
苏牧已经花了五十大亨点兑换了蔬菜大棚的种植技术。这几天一回到家,就会拿着杨毅给他捎来的几本书装相,因为兑换了技术之后,这几本书上面写的东西在苏牧看来完全是小意思当中的小意思,苏牧看了几页之后就没了继续看下去的意思了,但是现在娱乐环境太匮乏了,电视节目根本就看不下去,所以苏牧每天就捧着本书装相。
这几天苏牧每次去七海盐场,都会被张主任拉着一顿询问催促,原因是前几天苏牧故意跟他透露了一下,自己家已经买了个大棚。再有一段时间,大棚里就快有产出了。这对于张主任不亚于是雪中送炭一般啊,张主任这几天实在是为了食堂的蔬菜问题已经是愁的就快火烧眉毛了。
本来前几天因为发现了苏牧这个卖鱼大户,在肉食上面省下来不少钱正得意呢,结果没过两天,就因为蔬菜告罄,为了挨家挨户的买菜,这省下来的钱没过三天就花光了,反而买回来的菜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张主任这天天急的是火烧眉毛一般,嘴角都起了一圈泡了,总不能跟员工说食堂不管饭了,你们自己带饭吧,人这东西都是由奢入简易,有简入奢难,之前都是管饭的,这要是突然说不管饭了,员工还不得暴动啊,而且冷不丁不管饭了还得不在工资上给人加一点么,这要是加工资那加多少,所以尽管张主任已经数次找领导反映了,但是领导就是一句话,食堂必须管饭,我不管你怎么办,就算你是求爷爷告奶奶只要能给我弄来菜就行,要是这点事都干不好那你就可以卷铺盖滚蛋了。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