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女截殉录 第205节 旁求俊彦欲截殉墉劝谏兴利除弊

作者/儒卿 看小说文学作品上精彩东方文学 https://www.jcdf99.com ,就这么定了!
    第205节  旁求俊彦欲截殉  墉劝谏兴利除弊

    “拉好窗帘,皇帝要坐好,天下人都看着,你得处处注意!”孙贵妃推皇帝坐直身,拉一下车窗帘,自己也郑重地坐好,故意笑着说。

    “是,贵妃!”皇帝有时和小孩般,很不郑重地笑说。龙辇仍不紧不慢地朝前走。

    “宋沿唐制以来,有一些情况,臣妾跟你说,你累就静听着……”孙贵妃接着说起宋沿唐制增辖武学等情况,分设西京国子监、东京国子监。宋代国子监亦屡易其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二是生徒就学的是最高学府。北宋著名学者程颐,曾任判西京国子监,胡瑗曾以直讲名义,兼判东京国子监。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该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吏子弟入学,称国子生或监生。宋初无定额,后定200人为限,但实际数量很少,故可插班补缺或旁听。国子学设判监事总管,直讲教授经业和训导德行。辽代的中央官学中,亦设有上京国子学、中京国子学、东京国子学、西京国子学和南京国子学,其中除南京国子学外,其它均无明文可考。金代的国子学,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始创,规定词赋、经义学生百人。该国子监,限宗室、外戚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兄弟或子孙入学。另外,在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设有女真国子学,限金人子弟优秀者入学。

    “朕来说元代,再不说话,要犯困了!”皇帝笑说。

    “你说!”孙贵妃说。

    “朕说……”皇帝说起元代情况: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创立,入学资格限于随朝蒙古、汉人百官等。内容:以蒙古文译,写的《通鉴节要》;并兼习算术。学成考试,量才授官。回回国子监,管辖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90)创立。该国子学入学资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学习内容以“亦思替非”文学为主,目的是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元代又设有汉文国子学,所学课程有:《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等。明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明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太祖建都南京后,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永乐十九年(1421),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

    “吾皇万岁,万万岁!贵妃吉祥!”龙辇停在国子监门口。卫士们做好了护卫防范,大臣和随从们也都下了篷车,国子监祭酒领着主簿、录事等人,跪在皇帝龙辇前说。皇后是千岁,贵妃不是千岁,有人事先征求皇帝意图,让如此称呼。

    “各位爱卿平身!”皇帝和孙贵妃下龙辇,太监、侍女也到近前,皇帝冲跪地的祭酒等人平静说。

    “谢皇帝、贵妃!请皇帝、贵妃,进国子监视察!”人们一齐站起来,祭酒躬身礼让说。

    “好!”皇帝笑说着,

    看眼微笑脸的孙贵妃。孙贵妃跟在皇帝身边,随帝往前地走着。国子监祭酒朱瞻墉是仁宗的第三子,自永乐22年10月11日(1424年11月1日)受封越靖王建邸衢州府,但并未就任。朱瞻基、朱瞻墉、朱瞻墡,仨是太后张氏与仁宗亲生子。朱瞻墉故意走近皇帝身边,冲孙贵妃叫声嫂子,孙贵妃笑着冲朱瞻镛点下头,以示还礼。朱瞻墉、朱瞻墡,对孙贵妃心情,比朱瞻埈等人要近一些。孙贵妃不仅是自认,在平时接触中也能体会出来。

    “大哥!”朱瞻墉小声笑叫。

    “嗯!祭酒要称皇帝,这是官场。”皇帝嗯非是应声,嗯中有不满因素,脸有严肃地说。

    “是!祭酒知错,请示皇帝,想从哪边看?”祭酒说着问。

    “随便!”皇帝笑说。

    “小弟先说说,国子监简况……”祭酒朱瞻墉简单介绍着国子监:北京和南京国子监也不差,南京国子监规模宏大,校内建筑除射圃、仓库、疗养所、储藏室外,教室、藏书楼、学生宿舍、食堂,有2000余间。教学和管理设有五厅(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诸堂)。学生至洪武26年(1393),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2年(1422)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北京国子监在城区安定门内成贤街,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建筑有四座牌坊的街。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等。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孙贵妃听着朱瞻镛说,也看进院的一些情况,朱瞻墉笑着说:“皇帝和贵妃,事务繁忙,未曾到此视察。咱从四厅、六堂,按顺序看起?”

    “好!你带路。”皇帝说。

    “嗻!这是四厅的……六堂的……”孙贵妃和皇帝边走边看着,边听祭酒地讲解,突然一个小纸球,滚在皇帝脚前。

    “谁扔的?”皇帝躬身捡起,朝四外看着问。

    “是谁?”杨士奇等臣,也跟在皇帝身后,杨士奇看见了纸球,一惊看向本无人院落的四周地问。

    “旁求俊彦,欲截殉!”教堂一扇窗半开着,一双眼睛瞬间消失。孙贵妃见一点的影子,这和突然出现拦驾人般,孙贵妃还没有想到,看眼皇帝就小声笑地说。

    “你怎知内容?”皇帝笑问。

    “臣妾猜的!”成语释义: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贤才。出  处《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或旁人)。”孙贵妃笑着说。

    “这些学子,是小弟管教不严,竟敢向皇帝,扔纸球?”朱瞻墉近前,也想看那纸球地说。

    “到祭酒办公室,咱一叙吧!”皇帝手攥着纸球,没打开地说。朱瞻墉有点畏惧,领着皇帝和孙贵妃进祭酒办公室。臣站在院子,侍人等都站门外,皇帝和孙贵妃、朱瞻墉,进了室里。室坐北朝南,中间一个大桌,桌上有书本和笔墨啥的,后面一个靠背椅。皇帝自然坐在椅上,孙贵妃站在皇帝身边,朱瞻墉也站一边。

    “谁写的?”皇帝打开一看纸球,叨咕并递

    给孙贵妃。孙贵妃接过来纸条,瞥一眼没言语,递给伸手要看的朱瞻墉。纸上写着:拦截人殉,造福后代!皇帝脸不高兴,孙贵妃看在眼里。

    “小弟得派人,查谁写的,这是对抗,人殉祖制?”朱瞻墉畏惧地看着,并冲皇帝小声地问:“皇帝哥,没人给你写,这方面奏折?”

    “没有!”皇帝看眼孙贵妃,很郑重地说。

    “墉劝谏,兴利除弊!释义兴办有利事,消除有害事。兴:兴办,创办。弊:弊端。人殉是弊政,应截或废。语出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半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朱瞻墉笑地解释。

    “三弟说得对!”孙贵妃笑说。

    “皇帝哥、贵妃嫂子,你们别有气。皇朝是你们的,你们应截或废殉,庶民会叫好。汉代刘彻,采纳董仲舒上书:‘去奴婢,除专杀之威……是截殉。’到现在,人们仍说好!”朱瞻墉想着啥,讨好表情地说。

    “你鼓捣人写纸条,与拦驾人,是一伙?”皇帝并没生气,站起在室内踱几步,一转身笑问。

    “不不!决不是我!”朱瞻墉急说。

    “汉代事,有人让你,与皇帝说?”孙贵妃看眼朱瞻墉,知道朱瞻墉不大会撒谎,也知皇帝想知道纸球来源。那几字口气,像截殉帮人鼓捣。孙贵妃捉摸着,但不能告诉皇帝,只能顺皇帝意笑问。

    “郑靖王等王爷们,也找过皇帝、太后,我听人说,知道是好意。你说呢,贵妃嫂子?”朱瞻墉笑问。

    “对。是好意!”朱瞻镛问话,符合孙贵妃心想,孙贵妃看眼平静脸的皇帝,就笑着说。谁能截殉制,孙贵妃心都会高兴。皇帝能听进朱瞻墉话,尽快截或废殉,那是实现孙贵妃多年梦想。孙贵妃时刻都想截殉!

    “弟觉得是好意,才与哥说。哥问太后时,别说我说。母亲太后,态度很不好,我问过太后,太后训斥我。太后说:‘你管好国子监,皇朝的事,你少插嘴!’弟是为皇朝好,好心没好报!”朱瞻墉说着的脸很是委屈,不解地看着皇帝。

    “截人殉话,是你想的,还是受人指使,另听谁说?”皇帝看着朱瞻墉,似乎在考虑此事,在室内踱了几步,看着朱瞻镛地问。

    “师生们有议论,弟倒没怎想。”朱瞻墉看眼孙贵妃,又看着一脸平静的皇帝地说。

    “师生怎议论?”皇帝看眼孙贵妃笑问。

    “这样的纸球,有人扔给过我,弟派人调查,也无结果。六弟荆宪王朱瞻堈、七弟淮靖王朱瞻墺,也在这里读书,郭庶母等妃陪葬后,助教、博士等人,都议论纷纷,说皇朝人殉制,应被截或废除!”朱瞻墉激动地笑说。

    “瞻墉弟,你要清楚,父皇封你为越王,建邸衢州府。你不愿去赴任,父皇病故,你也一直没去。哥请示母后,让你当祭酒,母后怀疑,怕你干不好。你别听郑靖王等的挑唆!”拦驾、纸球事,皇帝怀疑朱瞻镛受人挑唆所为,一脸郑重地说完,叫着孙贵妃在国子监胡乱地转一下就走出国子监,一路上也没任何言语。有人要求撤掉追捕皇妃通缉令事,孙贵妃想趁此机会也没敢说,皇帝闭目静坐龙辇回了宫,一直也没有言语。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
百度风云榜小说:剑来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龙王传说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贴身高手 真武世界 剑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东方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手打文字版来自网络收集,喜欢本书请加入书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