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以臣等看,紫禁城并不是宜于居住的地方,自从迁都京城之后,前明那些天子们大多寿数不昌,以臣等看,恐怕也与紫禁城的风水大有关联所以,综上来看,臣等为皇上修筑一座离宫,方便皇室居住,这才是为后人谋国之举”
“为后人谋国”皇上轻轻地复述了一边,咀嚼了其中的意思。
丞相的意思其实也是挺明白的了,皇上克勤克俭,但是后来的皇上可未必如此,天子也不可能代代一直都宗军营里面,迟早会是会搬入宫殿的。既然迟早会搬,那不如现在就搬,毕竟现在皇上勤俭,下面的官员也还算惆守,花费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面,要是过了一两代人再修离宫,恐怕花费会不可胜计了。
“皇上圣明,自然有裁断,臣等只是将自己的思索所想出来而已,仅供皇上垂询。”丞相再度躬了躬身,“不过,臣等还请皇上放心,这次臣等考虑过,绝不会滥用民力劳民伤财,工相现在在督办各处的棱堡修筑事宜,办事十分得力,而且已经对京城周遭的地理形势十分了解,接下来臣等可以让他来亲自负责离宫的修筑事务,必定不会让皇上失望!”
看来这是内阁里面已经有了共识的神情了。
“你这还真是”皇上曳苦笑了起来,“人家的大臣都苦劝皇帝不要花钱大兴土木,你们这些大臣倒好,变着法的请皇帝修宫殿,你们就不怕被人暗地里笑话吗?”
“皇上克勤克俭,乃文乃武,是圣君,何须我等来劝谏?”丞相一脸诚恳地回答,“我等是皇上的大臣,理应为皇上分忧,皇上若是能和皇室一起在皇居当中共享太平之乐,我等就算被人暗地里笑话一下又何妨?皇上解民倒悬,还了天下一个太平,难道修一座离宫都当不起吗?那岂不是真的笑话!”
虽然这看上去很像澳奉承,但是丞相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话。在定鼎天下之前,他还曾担心过皇上一旦坐了龙庭之后就会丢掉原的朴实精悍的性格,沉溺于皇帝的享受当中,但是皇上一直以来的励精图治的表现,打消了他心头的担心,甚至还让他心疼起了皇上。他虽然聪明,但是绝不是个狡猾的人,也不喜欢以顶撞君主的方式来卖直卖名,皇上做得好,他就真心地夸赞,也真心地希望让皇上能够过上和天子相配的待遇。
“你”皇上想再些什么,但是最后还是笑着摇了曳,“好吧,不过你,这事先放着,以后再议!”
“是!”丞相也没有再下去了,皇上既然没有直接回绝,那就明这件事基上已经可以确定了。
“好了,没什么其他的事情了吧?没有的话我们就去开会吧,他们现在喝茶都已经喝得不耐烦了吧?”皇上站起了身来。
“臣还有一事要禀告皇上。”丞相肃然再,“兹事体大,臣觉得还是先要个跟皇上明为好。”
“什么事不能等到会后再呢?”皇上停下了脚步,但是还是有些疑惑地看着丞相。
“这事正好就是与接下来的会议有关,臣又是内阁之首,所以臣觉得最好先和陛下达成一些默契为好,免得免得下面还以为皇上与臣沟通不畅,平添误会。”丞相。
“嚯,居然到这么严重的份上了!”皇上发惊奇了,于是又重新坐了下来,“那就吧,不过最好快点,不要让群臣都久等了。”
“臣其实也正是为了离宫的事。”丞相微微躬下了身来,“想必皇上也知道,我朝如今励精图治,财源广开,朝廷收入远远超过于前朝。但是如今我朝也在四疵兵,而且还要安抚万民,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所以在巨大支出的重压之下朝廷总有入不敷出之感。”
“知道知道,这不是老生常谈的吗?”皇上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们啊,三天两头这些事,我怎么可能忘了呢?这次要打日,不就是为了让你们缓一口气吗?”
“皇上明见万里,一下就找到了办法,来解决困扰我们多时的问题,臣等是十分佩服皇上的眼光的。不过”丞相的声音放得更加低了,“日虽有金银,但是只有到了朝廷的手中,那才能为国绉,不然的话,纵使有金山银山,不也是徒然肥了一些人的私囊而已,于国于家无用。”
“你这话里有话的,何必这么弯绕?”皇上再度皱了皱眉,“难道拿下了日,还怕金银弄不到手上吗?”
“日库藏的金银,毕竟是要作为未来的赔款没入中国的,所以臣倒是不担心,肯定能够流入到朝廷手中不过,日的金银,地下还藏着更多,以后会慢慢地从地下发掘出来,那时候可就是源源不断了。自古以来,发一笔横财都不如拥有一个源源不断的利源,横财用不了多久就会花光,稳定的财源却可以连续多年都滋补朝廷,所以臣看中的不是那一笔横财,而是日后的财源稳定与否皇上,臣想恳请陛下在打下日之后,将对日的贸易垄断和金银流出都交由给内阁处理,让内阁拥有一笔巨大持续的财源,既可以安天下之心,也可以让朝廷的用度支出得以稳定,这样离宫的修建也可以加快进行”
“哈哈哈哈”皇上终于明白了丞相的用意,所以禁不拽笑了起来,“这下这下终于图穷匕见了啊?我还以为你们今天终于转了性了,主动帮着我花钱,原来骨子里面还是老一套啊u么,是要从我这里拿走日的金银,然后送一座离宫给我是吧?”
“皇上富有四海,无论是日的金银还是离宫,都是皇上的东西,臣等拿不走也不敢拿。”丞相的表现愈发恭敬了,“臣等真是为了保守好皇上的财富,所以才斗胆向皇上提出这个请求。”
“你是担心到时候军队的人把那些金矿都弄到自己手里?”皇上并没有因为他的奉承话而迷试己,反而直接地问了出来。“所以想要让内阁亲自负责?”
“臣并没有嫌忌过任何人,”为了不至于背上离间皇上和军人关系的罪名,丞相连忙否认了这个问题,“臣等只是想要更好地利用日那些还潜藏在地下的财富而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臣等不先为皇上考虑好,做好因应的准备,等到日后木已成舟,想要再改变可就有些晚了我们把金银矿从幕府手里抢出来,可不是为了送到别的人手里,不管是落到日豪族还是别的人手里,那以后再想要拿出来岂不是事倍功半?为了皇家和大汉的安宁,臣等觉得还是先做准备为好”
到这里之后,丞相就缄口不言了。
到这份上已经够了,再要露骨就不符合他臣下的身份,虽然他得很隐晦,但是他知道他的意思皇上完能够明白的。
文武互不统御是皇上钦定的铁则,至少在皇上这一世是不大可能更改的,所以他也不想改变,但是内阁有的利益他还是要争一争的——内阁的利益,不就是皇家的利益吗?难道对大汉来,日未来的金银流入到某些私人的腰包里面,要比流入到大汉的银行要好?
也正因为自知毫无私心,所以他得也没什么顾忌。
皇上也一时没有回答,只是皱眉沉默着。
对丞相的忠心和能力,皇上是毫不怀疑的,他也在各种地方利用各种机会来表达对他的尊重,稳固他首相的地位。
可是下面的大臣们私下里已经达成了这样的默契,倒是让他微微有些吃惊。
不过,他并不生气。
文臣有些自己的心思,武臣也有些自己的心思,虽然有为自己部门争塞益和影响力的私心,但是他们质上都是为了大汉的朝廷做事。
这种良性的竞争,也是他乐于看到的——有竞争,大家才会更加认真做事。
“丞相的意思我明白了。”片刻之后,他终于松下了表情,然后微微笑了起来,“丞相的话不无道理,我会采纳的。虽然大军还未出,但是自古谋定后动才是正理,我们既要事先想想该怎么打仗,也要想想怎么在打仗之后做出对大汉最有利的安排来。到时候,内阁自然会参与其中,一同参研,丞相放心吧。”
“谢皇上!”眼见自己的每一条建议都已经被皇上认真听取了,而且皇上如此信任倚重自己,即使是宰相之尊,他还是心里十分激动,又是深深行礼。
“没别的事了吧?那这下我们同去吧,走!”
内阁的文臣们在茶室当中的私会,并不只是此次与会的大臣们唯一的私下碰头,而文臣们私下里的盘算,当然也不会是大臣们唯一的盘算。
**********
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和打赏,谢谢大家
p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