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第一卷 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三)

作者/cuslaa 看小说文学作品上精彩东方文学 https://www.jcdf99.com ,就这么定了!
    太原新城中的主要街巷,极少有横平竖直、贯通四方的十字大街,就是州衙所在,也一样是断头的丁字路。[文字版更新最快到  ]彩@虹*文¥学%CaiHngnXue这样的城市格局,打巷战不错,但戍守城壁时,却是给守军的往来调剂平添了许多麻烦。

    另外韩冈估计赵光义还有另外一重算计,规划失序的城池,对城市的成长也是一个巨大的阻碍。也许太宗皇帝认为这样建起的城市,已经不成能再成长到旧日的规模。

    赵光义的行为,如果让韩冈来评价,评语只有极其愚蠢四个字——绝对是个极其愚蠢的做法!

    当晋地回归中国,太原即是开封的北方门户。烧毁有山河之固、城壕之险的旧日坚城,迁到汾河东北重建新城,一旦北敌南侵,想要攻下来可就容易了许多。

    韩冈就算再不了解历史,几十年后,天下半壁沦丧他还是记得的。从河东、陕西和中原的地理战略来看,太原若不失守,陕西可以高枕无忧。河东、陕西皆在,金人即便占据了河北,最多也只能南下劫掠一番,不成能顺利的占领中原。

    不过话回来,摊上几个昏君,有几多天险也是无用。对家国生死,太原城建在哪里其实不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日后如果不是那位擅长书画的道君皇帝即位,大宋的江山想败失落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但这些事放在现在来考虑还是太早了一点。

    韩冈忽然自嘲的笑了起来,让厅中的门客和胥吏茫然不知是何意。

    韩冈摇摇头,翻看着桌案上垒得老高的公文。都是从治下各县、监送来的,政务、军事、刑名、财计,亟待他这位知府来措置的大事务林林总总百余件,这还仅仅是一天的分量——尽管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夏税入库对帐以及处在战争中的缘故,但就是太平时日,至少也有一半的数量。

    看到这堆满桌面的公文,就能看得出太宗皇帝当初的决定有多愚蠢。

    即便赵光义对屡屡成为叛臣据点的太原深恶痛绝,可地理位置上的优性,让太原的成长不因人心而转移。

    从开国时被摧残得只剩数万丁口的破落之地,经过了百多年的成长,今日的太原已经是一个拥有十五万户,人口总数大约在七八十万上下的大州府。

    几近百万人口的州府,除东京城外的其余四京,也不过如此。所以就在去年,天子赵顼不克不及不下诏,将并州升格为次府,复名太原府。而韩冈,算是大宋开国以来的第三任太原知府——第一任是潘美,杨家将中潘仁美的原型,他之后就毁太原改并州了;第二任是韩冈的前任孙永,第三任即是韩冈。

    韩冈对此倒没几多感到荣幸的心情,就像刚刚度过假期的学生,对现在的忙碌甚至有几分不习惯,怀念起在群牧司的轻松日子来。

    也是自家幕僚和门客的不克不及提供太多帮忙的问题。韩冈一边飞快的批阅着公文,一边苦笑着。自家一向是实事做很多,下面的人立功得官的机会便也多,其获得一份告身的几率甚至比得上宰执官门下的幕宾。有点能力的在自己一任过后,都得了推荐,最差的也能做个学官,领取朝廷俸禄。剩下来的就逊色许多,处事都谈不上牢靠。

    还有一批新人,都是气学门生,一时间根派不上用场,只能先放置他们看一看城防、仓库,然后让他们在衙门里体验一下生活,得慢慢培养起来。并且得时刻帮他们盯着,以防被胥吏所欺,否则自家也要被牵累。

    也是关学底蕴太过浅薄,横渠先生的大名名传天下士林也不过数载,之前仅仅是在关中享有盛誉罢了。而关中士人黄榜留名的寥寥无几,为了能让他们有晋身机会,韩冈也只能将身边的位置给他们腾出来。等再过些年,传习气学的士人不再以关中人氏为主,那时候,韩冈也就能省心了。

    不过事有两面,自己培养出来的幕僚,总能更让人安心一点,等他们上手之后也很容易配合起来。

    又是忙到三更天,韩冈终于将所有的公文都批阅完毕。揉着酸涩发胀的双眼,韩冈听着外面更鼓声,上床睡觉。枕在藤编的枕头上,韩冈还在回想着今天批阅的那些公文,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直到四更的更鼓响,韩冈猛然一惊,最多也只有两个时辰能睡了。再这样下去,就得学司马光了,弄根圆木做枕头,什么时候睡滑下来,惊醒了,那就继续去做事。

    叹了一口气,韩冈强行清空脑中的念头,数着羊让自己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过了五更,韩冈就在鸡鸣声中醒了过来。尽管只睡了两个时辰多一点,但冲了冷水澡后,又是精神奕奕,这就是年轻的好处。只是当韩冈走进公厅,无奈的发现,在他的桌案上,各方公文又垒起了城墙。

    今天其实不是开公堂的日子。在桌后坐下来,韩冈有点发楞瞅着堆起来的文书。比及用一两个月熟悉了太原府内外,就能知道许多事该往哪里推了,至少现在,他还需要通过这些公文来了解太原府,还不克不及交给下面的官员。

    过了卯正,李宪前来报导,韩冈得以趁机从公文地狱中抽身出来。两人寒暄了一番,又待韩冈问候了李宪的家人,终于起了正事。

    “弥陀洞及葭芦川四寨,现有河东戎马四万,粮草转运殊为不容易,并且在如今的局势下也没有需要。是否便利先调三万回来?在弥陀洞留下六千骑兵,四千步兵,已经足以在需要时援助夏州,并守住弥陀洞!”

    韩冈与李宪有商有量,这是他给面子,李宪自不敢拿大,颔首道:“只要龙图下令,末将便依令而行。”

    李宪如此识趣,韩冈脸上的微笑又多了一分:“其实都知身上的派遣是经制河东戎马,其实不一定要留在弥陀洞。如今辽人在大同捋臂张拳,若是都知能坐镇代州,韩冈也就安心北方了。”

    韩冈其实不认为北方能打起来,但将李宪丢到代州,自家即可趁机插手黄河西面的军务。否则隔了李宪一层,总归有许多不便利的处所。

    “龙图有名,李宪岂敢不从。”李宪早就想从西北战场脱身了,韩冈等于是给了他一把下台的梯子,哪里会不肯意,只是有些事他需要交代一下,“不过,鄜延路体量军事兼计议边事的徐禧徐直阁,他前日曾致信末将,想要挪用一万戎马……”

    “做什么用?”韩冈心中警惕起来,眼神一下变得凌厉。

    “龙图没听吗,”李宪总觉得种谔应该向韩冈通气才是,至少有韩冈在,不定还能压制住徐禧的盲动,“徐直阁想要守住盐州,将整个银夏之地都占据下来。”

    韩冈的心猛地一跳,右掌一下攥紧了扶手。

    得速遣人去种谔那里询问明白!韩冈有几分恼火的想着。如果徐禧真的犯蠢,怎么也得设法阻止。

    韩冈心中忧急,但他出口的话,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不料徐禧竟然如此贪功。”

    李宪审视的目光扫着韩冈,却见韩冈神色依然如常,喜怒不形于色,倒还真是一点破绽不露。“许是看着瀚海难渡,所以有恃无恐。仅仅是两路兵败,其他几路都是顺利的撤了回来,相对而言,西夏的损失要大很多,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继续消耗下去,西夏一定支撑不住。”

    韩冈心情更坏一分。自己却是屡次过瀚海难渡,对宋夏两国都是一样,只要占据银夏,就能逐渐困死西夏。不定这番话却是不幸成了徐禧佐证。要是徐禧拿着这番话来为自己的行动做依据,那还真是让人心头不痛快到极点。

    并且徐禧跟吕惠卿的关系又亲近,通过吕惠卿,获得天子的认同,应当不是难事。

    如今王珪因为灵州兵败,圣眷大衰,吕惠卿则是正满意的时候,也许再过一阵就能宣麻拜相。有他的支持,徐禧若认真要力保盐州,多半认真能给他如愿以偿。

    “不知以都知看来,徐德占能有几分成算?”韩冈问道,他想知道李宪的想法。

    “这就是跟当初攻打灵州的情况一样,不是赢不了,而是不值得去冒那个风险。”李宪坦诚的道,“现在大宋也冒不起风险了。”

    李宪和韩冈的观点可以很相似。经过灵州之败后,绝大大都人都认同了郭逵和韩冈的预见,徐禧那是例外。如果不是李宪谎的话,那就是徐禧想立功想疯了。

    不过在灵州兵败、万马齐喑的情况下,如果认真给他守住了盐州,将西贼挡在瀚海中,一举成名是不消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冒的风险,绝不比之前攻打灵州几多。

    虽然不在职权规模之内,但韩冈既然听了,即是责无旁贷,肯定是要阻止。不过……韩冈十分隐晦的瞥了李宪一眼,关键先要确定徐禧是不是认真犯蠢了。自家不是御史,可以风闻奏事,听着风就是雨,那就要让人笑话自己太不稳重了。

    其实韩冈有几分疑惑,按理种谔那个脾气,就是徐禧手上有密诏,他也不会善罢甘休的。不过也禁绝,种谔究竟结果是武将,要跟名声不的徐禧相争,恐怕心里还是有些虚。

    []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
百度风云榜小说:剑来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龙王传说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贴身高手 真武世界 剑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东方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手打文字版来自网络收集,喜欢本书请加入书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