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机回报上来的结果一切正常,马沙尔等人总算放下了心,一想起现在还只有1月中旬,距离11月初还有整整周,他就焦急万分,恨不得让半路上第二批增援马岛的部队走得快点、再快点。
元首这次为增援马岛可实实在在花了血的,一方面送过来以第7装甲师和第9步兵师为主的地面部队,他们将与第一批已抵达阿根廷和马岛的个狐陆战旅一起组成南美远征军又称“曼陀菲尔战役集群”),另一方面还送过来一整个航空兵联队,不过这次不是普通的空军联队,而是曾在地中海和北非方向驻扎过的部队,拥有丰富的对海攻击经验,霍夫曼希望有效发挥马岛这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的作用,使其成建制地转入狐。
这副动作完成之后,马岛基地就要正式挂牌运作,番号大得吓人——德意志帝国南美洲和南大西洋战区司令部,听着与西欧和北大西洋战区司令部似乎是同级别实际上后者是德国真正的西线司令部,老帅龙德施泰德担任总司令),但实际上只有集团军左右的编制规模,由马沙尔兼任总司令,除这两个战区之外,德国还相应成立了北海和土战区司令部、地中海和非洲战区、东欧战区、俄国战区不包括苏联战区)、中东和尤洋战区等多个司令部。
这不是霍夫曼挖空心思玩弄文字游戏或封官许愿,而是世界大战打到现在,德国的战池制范围已经太大,远远超过了总参谋部的调度能力,也不是最高统帅部能直接驾驭得转的,必须设立战区制分工配合。同时,随着战事推进,陆海空三军的配合愈发紧要,用战区制的指挥形式更能发挥协同效应,特别是外围的几个战区,来力量就弱,如果海陆空之间再起摩擦,后果不堪设想。
南大西洋战区作为对抗英美的一线战区,兵力虽然不多,但都是精锐。航空力量除传统的包括联合攻击机在内的各类常用飞机外,这次还带来了最新款的e-6喷气战斗机,经几个月生产调整,e-6的产量一直稳步上升,来多的优秀部队开始进行装备,放在马岛战场上更有威慑作用,也更容易稳定南美的军心。在阿根廷、乌拉圭、阐维亚先后发生政局动荡后,巴拉圭在几天前也发动了军事政变,再加上态度暧昧的智利,现在向轴心国家靠拢或示好的国家已席卷了南美将近一半国家,霍夫曼迫切需要给他们提振信心。
当然,喷气式飞机一统天下的日子还远远没到来,面临p47\p51的压力,德国在传统螺旋桨飞机也持续发力,谭克博士打造多时的ta-15终于取得重大进展——9月份完定型,这意味着如果试生产顺利的话,在1944年春该机型就能开始大规模量产——这历史上足足快了1个月,而且生产数量会比历史上更多;至于一直受制于发动机而走得磕磕绊绊的d-41紫电改),终于生产出第一批4架试生产型,正在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训练,大家对此都比较乐观;堀二郎主持的烈风改项目虽然起步最晚,但因吸收了前期众多机型的教训并绕过了飞机这个大坑,整体推进速度反而不慢,与d-41的时间进度差距已缩到了4个月左右。
对下一代舰载机应该采用哪一款机型,业界有不同看法,相对而言,紫电改因截击能力非常出色,在防空战中会比较有利;而烈风改各方面性能非常平衡,在护航作战中预计会有比较出色的表现。因此海、空军有不同意见,但无论如何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今后海空的主力战斗机最好能互相通用,主力空优战斗机最多不宜超过3个型号,装备时不但要考虑性能还要考虑生产性。
上午时分,美国陆航依然出动重型轰炸机进行侦查,轴心舰队虽已离开了百慕大群岛,但受制于百慕大守军,不可能真正走远,因此位置还是被察觉了——距离美国土大约有17公里。但令舰队众人感到惊奇的是,美军发现舰队位置所在地却没像昨天那样发起大规模进攻,这让几个高层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下午3点钟,这个谜底才被揭开。
“敌军大规模空降,兵力将近3人,且有陆基飞机进行空中控场,火力凶猛,部急需空中掩护”目睹该电报后,马沙尔、畜和克兰克就知道自己有麻烦了,现在这局面很难受——如果不派舰载机去支援,则陆战队没有空中掩护很容易被敌空降兵站稳脚跟;如果前去救援,又会极大消耗舰载机,虽然舰队拥有不少备用机,但数量并不是无限,任何飞机和弹药都要节约着用,若与敌人陆航把部队拼光了,等美国舰队上来后怎么办?到时候舰队胜不了,陆战队跑不了,大家只能被一锅端。
这是马沙尔犯下的第二个重大错误,第一个错误是在加勒比海中没有当机立断抓会吃掉美军的先头部队。他原希望用陆战队逼迫美军舰队和登陆部队先现身,他可以用飞机去打一轮,现在美国用空降兵遏制了他的企图,变得轴心方面开始骑虎难下。
为解决这个困难,他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后道,“舰队暂时无法提供空中支援,希望陆战队能在天黑后动用装甲力量发起反攻,把敌人赶下海。”
克兰克劝他:“如果美国空降兵能在百慕大上立着,明天、后天他们会派更多的空降部队下来,总有一天我们会顶不住,必须思考撤退办法。”
“把主力舰队拉过去接应?”
“利用夜色把炮击舰队拉过去,让驱逐舰把陆战队接应出来,诺,就和联合舰队在瓜岛撤退的办法一样。”克兰克苦笑道,“至于装备就只能放弃,救人要紧。”
“东京特快?”马沙尔一点就透。
畜略显尴尬地点点头,不过他提的建议和克兰克不一样,他建议放弃这3个营的陆战队,由他们吸引美军注意力,舰队整体利用夜色转向西北,再想办法空袭美国土,那比救人更有震撼力,然后调头回南美——他认为诱敌北上、迫使美军分兵的策略已完成了,这几个营部队可果断舍弃掉。
马沙尔曳:“这样不行,舍弃装备无所谓,人一定要救出来,救人意义重大,里面很多是霍尔姆战役的英雄,我不能轻易将他们丢在百慕大岛上,否则将来没法和陆军交代,一旦敌人俘获大量陆战队员,对我们也是个极大打击。”
“再观望一天,岛上有3个营部队,还有装甲力量,敌人也就是3人左右,我认为陆战队有一战之力,我们可在明天夜里再准备接应,今天夜里还是要转移位置,避免被敌军发现”克兰克提了折中意见。
这个折中意见当然也很不理想,无非是将骑虎难下的局面再拖延一天看看情况,马沙尔对此抱有侥幸心里,同意了这个做法。畜虽然有心反对,但他想不出来既不放弃陆战队又能快速解脱的办法,便同意再看一看情况,不定会有奇迹发生——万一陆战队夜间将美国人消灭了呢?
“突突突!”这是防空炮火在吼叫。
“嗤嗤!”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听就知道是g4在开火。
就在舰队高层商议应对办法的时候,百慕大上的交战已进入白热化状态。
陆战队虽然在电报里将情况描绘得很严重,但真要打起来可是毫不手软,李奇微的8空降师在降落过程中算是吃够了苦头:由于百慕大岛屿面积太,一部分兵力在空降时直接被风吹落到猴,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就这样挂了,游到岸边的幸运儿也差不多丢了半条命,而在陆地上空降成功的部队一开始因为没拿到装备根毫无还手能力,被德军的火力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扫落在地上,给他们造成损伤最大的并不是德国最出名的88高射炮或4号坦克,而是g4机枪和防空主力装备旋风自行高炮。特别是后者,很多空降兵直接在空中被炽烈的炮弹打成两截才落地,场面极其血腥。
虽然德军也受到了猛烈空袭,但死死顶着猛烈的炮火进攻,一心想把美国空降兵干掉。
直到拿到装备和陆航飞机的拼死掩护,空降师才在岛屿南部立足了脚跟,有了立足之处,当巴祖卡闷声闷气的声音响起来时,往往意味着德国装甲部队正在遭受狙击。
战况之激烈大大出乎李奇微的意料,比他所预计的情况还要恶劣几倍,仅仅一下午他就丢掉了个营长和4个连长,将近3人的空投队伍最后完整聚集在一起的不到15人,其他人要么落在猴死了,要么已被德军干掉,要么就不知道藏在哪个角落里——幸亏岛上都是英美居民,落单伞兵还能得到一些救治和掩护。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