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二百四十三章:编修《建文大典》(中)

作者/煌煌华夏 看小说文学作品上精彩东方文学 https://www.jcdf99.com ,就这么定了!
    乾清宫里,朱允炆没有先介绍自己对于《建文大典》的构想,而是将南直隶省考的考卷发下去,让四人先看了一遍,不出意外的,四人俱都不由自主皱起眉头。

    “南直隶的考题,有的是民生方面,也有经商和律法方面的,不出意外,考的一塌糊涂。”

    朱允炆轻笑着摇摇头,倒是替这些考生说起了好话。

    “没办法,是朕想的简单了,让一群没有当过官的人来动笔治理地方,哪里考得好呢。”

    平素里大家喝酒的时候总能吹的山呼海哨,真遇到具体事件,这群基层的士子学生可就麻了爪,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除了假大空的大道理说的比谁都顺溜。

    “我记得翰林院在洪武年的时候,还煞有其事的编修过一本《县令到任须知》以及《责任条例》,有这么回事吧。”

    听到朱允炆问起这件事,四人都笑了起来。

    洪武年,很多翰林进士下放基层任县令,但县令的工作跟他们在京城里搞学问那完全是两码事,很多学子到了地方瞬间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更别提开展工作了,为此,太祖皇帝找了几个类似后世的优秀县令,召集他们到翰林院编修了这么一本为官指南。

    一个县令下到地方,首先要抓哪些工作,其次要走访哪些地方,最后要处理哪些疑难杂症,那本书上都有。

    这本书有多厉害呢,一个县里大小事项一百余条,可谓事无巨细都给你讲的一个明明白白,你不用费脑子请师爷,就拿着这本书按照上面的步骤去施政,包管三年地方省府的吏考能过。

    后来,有的家庭条件好的官员更加懒惰,干脆请一个师爷,让他按照这本书来代行县令职责,自己在家躺着睡大觉,吏部又一人发了一本《责任条例》,这两本书,就是大明进士的必修课文。

    而这两本堪称为官教科书的题材,从洪武年一直贯彻到清末。

    这也就是所谓的按纲施政。

    太祖的意思就是我不需要你有你的想法,我只需要你按照我的想法来当官就成。

    一本《县令到任须知》,让无数进士县令在下放的时候,无论他是去辽东还是去甘肃,亦或者去福建、两广、云南,他到地方的所作所为都是这般生搬硬套,根本不懂得变通。

    曾经也不是没有那种心高气傲之徒,他们倒是挺有思想,觉得做官不能这般生硬,不能搞按纲施政,他们觉得自己可以治理好地方。

    谁还不会治个国了?

    结果就是他自己的想法搞得更是乱七八糟,被太祖气的一刀砍翻,从此吓得这天下县令都老实下来。

    小本本治国成了明清两朝的常态。

    “朕看了这本《县令到任须知》,也看了《责任条例》,有感而发,这才想要编修一部《建文大典》来,你们倒是可以理解为新的《为官须知》。”

    听了朱允炆的意思,杨士奇第一个表示赞同。

    “陛下圣明,为官须知这种东西,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士子寒窗苦读,读的书到底都是一些大道理,深入基层安民地方,根本用不到什么圣人言论,确实需要一些指导的为官教材。”

    先说完这些吹捧的废话之后,杨士奇又提出了担忧和质疑。

    “但是恕臣直言,施政还是需要因时、因地制宜,不能按照印刷术那般,一次性制造一大堆一模一样的县令,距离中枢近的江南地区还好些,但是偏远省份,光一个民族风土问题就打得头破血流,像两广和贵州,至今仍然是一天一小打,十日一大打,流血事件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哪里是一本为官须知能解决掉的。”

    一本为官须知,就好比是工厂的流水线,批量生产了一大批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官员,甚至连他们的思想都是一模一样的,汉民集中的中原地带还玩的转,汉土混居的边疆那可不行。

    明清两代,我国跟少民的冲突持续了六七百年就没有停止过,出兵平乱的血腥镇压那更是不胜枚举,仅洪武一朝,就有数十起出兵超过一万的大型镇压战役,两广、贵州、云南、辽东、甘肃和福建,都有平乱镇压的记载。

    土民伸手要权,甚至要独立,搞国中国,往大了说这是分裂国家,往小了说,谁都想当土霸王,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嘛。

    “没错,朕就是基于这个考量,所以才要喊你们来一同商量这《建文大典》的编修工作该怎么写。”

    朱允炆不住颔首,而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朕打算,将这《建文大典》分门别类,设人文、政治、经济、青史、律法、文数、运动等几大类。”

    四人埋头开始在各自的小本本上抄记,耳边听着朱允炆的不住念叨。

    “每一个大类要收集自先夏商时期就开始有文字记载的,我中原与周边国家的所有事情,将其分门别类的归置在一起。

    比如人文,在这个大类中要包括各地方的风土人情、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百姓日常的一些生活常识、以及除我大明以外的各国国情。

    记述下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为了让将来没有一个新的官员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到一个新的地方后,懂得如何了解并尊重地方的文化差异,聪明的,更会利用这些知识来稳固管理或者说统治。

    政治,这个大类朕的想法是包括时事、朝廷的施政纲领、朕和内阁一些发表在求是报上的思想论调。

    学这个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些基层的官员胥吏能够在思想上跟朕与内阁保持高度的一致,不能任由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以免施政跑偏。

    经济的话,这一块大类暂时不要触动太深,朕还在构思,就简单的先提两句,比如商业可以富国富民,要鼓励民间商业行为勇于改革开放,其他的一些论调暂时控制一下。

    青史,自夏商时期至今朝,这一块是最好收录和整理的,就将我华夏几千年下来的各朝随着时间线的推移都记下来,包括除我大明以外,咱们那些邻居撮尔小国的发展,有文字记述的也给记下来。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让他们多学学史书,方便他们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律法就比较重要了,除我大明现行法律以外,自法诞生之前的礼开始,到今朝所有跟礼、法、信有关的内容都记述上去,包括隋唐、两宋时期官修整理收录的律法文书选集都要一字不落的收录起来。

    至于文数,即文学与数学,文学不用多说,只提数学这一项。

    朕看了一下早前两宋和逆元时期,我中原的数学进步,包括朕研究推行的现在替代文字流通于市场使用的‘大明数字’,这些都要记录进去。

    而最重要的,便是沈括当年的那本《梦溪笔谈》,这本书不得了哇,说明咱们的先民对于数学、科技和工程(物理)、火药(化学)、医药(生物)等各个领域都是有研究的,这些要全数细致的收录整理起来。

    至于运动分析这一类的话。”

    朱允炆扫视殿内,良久才郑重其事的开口,顿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即自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到太祖的《谕中原檄》,几千年来大小起义、造反、复国、北伐等所有不管打着什么旗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政治权利的行为,你们称之为造反,在这里,朕给他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革命运动。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就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通过武力和流血杀人的行动。

    自陈胜吴广喊出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我中原历史上第一句革命口号,他们要革秦朝的命,而张角的黄巾之乱革的大汉朝的命,同样,太祖高皇帝北伐,革的是暴元的命,没什么见不得光,张不开口的,事实就是事实,你提与不提,它都在这。”

    乾清宫里一片死寂,内阁四人都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朱允炆。

    头一回听说有皇帝要将这青史上起义造反的事还收录整理起来,甚至教给天下人的,这算什么骚操作?

    教天下人怎么造反吗?

    又或者,像皇帝口中,教天下人如何革大明朝的命?

    “陛下,万万不可啊。”

    杨士奇率先拜倒,连连苦劝:“焉有为叛乱者著书立传之理?如此一来,国将不国啊。”

    自杨士奇之后,另外三人也是忙拜下身子,劝谏起来,口径都是为了朱允炆能够收回成命,这前些项说的都不错,完善起来确实对将来大明基层士子做官大有裨益,但这最后一项太离谱了,哪有教自己的臣民如何造反这个道理的。

    这几个人的反应完全在朱允炆的意料之内,因为他这个想法早在他准备推行省考的时候,便一直在考虑,而今天,他觉得他这个想法已经完善,并且具有极高的可行性,所以他选择拿出来说。

    为什么要将这几千年青史层出不穷的造反或者说革命行为都抄录下来?

    这就好比后世的父母,很少有教孩子性生活知识是一个道理,这是一种难以启齿,被人引为禁忌的行为。

    朱允炆刚穿越来前的社会风气已经很开放了,十个家庭里面,倒也有那么一两个开明的父母,会在孩子青春期左右的岁数开始教育孩子,让孩子懂得什么叫生理构造和一些性生活知识,但是仍有绝大多数的父母,还是绝不会告诉孩子什么叫做性!

    朱允炆记着自己印象中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说他是垃圾堆里捡到的,哪怕到了高中,那个九十年代,他朱允炆还是这么认为!

    为此他还问过他的老师和同学,老师难以启齿,同学竟然还有跟他一样,都来自垃圾堆。

    垃圾堆还有生产孩子的功能了?

    孩子不懂,父母不教,但青春期的性冲动是每一个孩子都必然要经历的必由之途,那就天雷勾地火,一发不可收拾了。

    同样的道理,在古代,造反是最大的忌讳,没人敢说,更遑论收录整理一本造反合集了。

    但是你不提,老百姓就不懂了吗?

    他虽然不懂,但他知道活不下去要杀人,知道官仓里面有粮食,知道打进官仓可以活下去,这就跟孩子虽然不懂什么叫做性,但是也会跟从生物的本能,进行活塞运动一般。

    老百姓造了反,就会死人,孩子偷尝禁果,不懂得保护就会怀孕。

    千拦万阻,最后还是酿成恶果。

    “知道朕为什么要让他们都懂得什么叫造反,又或者什么叫革命吗?”

    朱允炆走下御阶,扶起四位阁臣,自己干脆也就坐在了这四人之间,跟他们解释起来。

    “知道为什么黄巾之乱、黄巢之乱,顷刻间便啸聚几十甚至上百万百姓吗?”

    “民无活自当反。”

    杨士奇回了一句,便看到朱允炆颔首。

    “不错,民无活自当反,所以才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句话,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老百姓不懂什么叫造反,只有那么寥寥几个起事的人懂,所以他们利用口号、画大饼的形式蛊惑了这群老百姓,让老百姓们相信他们口中所谓‘均田地、免税赋’这种废话,甘心情愿为了这些野心派冲锋陷阵,舍生忘死。”

    口号这种东西,具有蛊惑人心的力量。

    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什么太平天国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业者有其产。”老有所依、少有所养,这些说难听点就是画大饼。

    “他们口口声声的都是为无产、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争取权益,凭什么老百姓洒了热血、丢了生命为他们打下一大片江山之后,他们反而做起了皇帝呢?这个皇帝不应该所有老百姓一起当吗?”

    大殿之内,四人俱都笑了起来。

    都当皇帝,那这皇帝领导统治谁?

    话说到这里,杨士奇四人便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为什么要赤裸裸的将造反这种事流于文字,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野心派’!

    想造反,可以啊,朝廷教你。

    这个造反啊需要蛊惑人心,需要鼓动没有文化的老百姓,需要人手的帮助,需要口号。

    学会了吗?

    那就去造反吧。

    “以前是一个人挑旗造反,啸聚数万、数十万人,以后是十万人都想造反,谁来当这个老大?”

    朱允炆笑了起来:“人心呐,都想做老大,都会喊口号,结果就是谁也不服谁,最后大家伙发现谁也不服谁,结果也就干脆懒得造反了。”

    懂造反的人越多,那这个反就造不起来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你会喊口号,我也会喊口号,别跟我扯什么狗屁崇高的理想,灌鸡汤,我知道你的目的其实就是想当皇帝,就是单纯为了追求权力而已。

    你说你是为民请命,那我也说我是为民请命。

    老百姓纳闷了,都为我请命,那我听谁的?

    你们不是说为我请命吗,为什么操刀子砍人这种事让我们这些老百姓上,你们这些口号家反而躲在后面?

    当社会进步到这种形态的时候,一种迥别于造反的形式就会诞生:

    集会游行抗议!

    自民国始,老百姓已经不信造反这一套了,因为老百姓懂得了造反的真谛,他们有诉求不再会轻易的被野心派蛊惑而选择暴力解决问题,而是会选择通过集会、游行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希望政府可以改变政策,让利与民。

    后世一个但凡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会简单的懂得一些政治和历史,也懂得什么叫做革命,所以谁会因为别人喊两句口号,就甘当马前卒?

    别闹了,拿谁当傻小子呢。

    后世国外最常见的便是罢工游行,但即使同被资本盘剥,工人阶级都很难团结一致的去对抗,往往很容易被利益所分化,这就是人性中的利己主义行为。

    “一个造反者是条龙,一群造反者是群虫。”

    朱允炆这么一说,这殿内四人便眼亮起来。

    “朕将历朝历代的起义运动都收集起来,写在书上告诉世人,将来朕还会普及教育于天下,让老百姓也能读书识字,也懂得造反的本质,那个时候天下就不会再有人造反了。”

    “陛下说的极是。”

    杨士奇啧啧称奇,心悦诚服。

    “自古造反者一呼百应,才能掀起如海浪摧堤之势席卷天下,而要是连最底层的百姓都懂得了什么叫做造反,那谁还会为了成全别人当皇帝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呢?对于人性的把握,陛下圣目如炬,臣惊为天人矣。”

    “古人不希望使民开智,唯恐民开智而动摇统治,却不知,民越聪明才越难骗。”

    陡然间,朱允炆叹了口气。

    “人有了智慧,他的一举一动就会考虑利益,会权衡和计算,而民不开智,就容易被蛊惑,被煽动,最后事情便闹得越来越大,满盘倾覆。

    朕立《建文大典》的目的,就是要开天下百姓的民智,这样一来,我大明的江山才能真正的坚不可摧!”

    一个闯王能打进北京城,逼死崇祯帝,一群闯王呢?

    几百年后,李自成口号就算喊的再如何响亮,也没人会搭理他了!

    跟着你造反,我们卖命让你当皇帝?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
百度风云榜小说:剑来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龙王传说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贴身高手 真武世界 剑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东方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手打文字版来自网络收集,喜欢本书请加入书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