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81 荀镇东巡行二州(六)

作者/赵子曰 看小说文学作品上精彩东方文学 https://www.jcdf99.com ,就这么定了!
    如前文所述,黑山军的藏身之地主要是以太行山的山谷为主。

    太行山并非只是存在於冀州境内的,其山之北起自幽州广阳北京西山,雄跨过整个冀州的西部地区,南至司隶校尉部的河内郡,南北长达千余里。

    除掉幽州以外,冀州沿线的中山等郡,还有河内郡的山谷中,都有黑山军的营寨。

    现下虽然黑山军名义上的主帅张飞燕的营寨是在中山郡内的太行山谷中,但河内郡的黑山军,在整个的黑山军各部之中,却还是非常有名的,甚至隐然可与张飞燕的营寨相比。

    这是因为,黑山军的发源地,便是在河内郡。

    “黑山军”之所以名为“黑山”,此个“黑山”即是河内郡境中的一座山。

    河内郡黑山军中,现下又以鹿肠山的黑山军营寨为首。

    鹿肠山的黑山军,连带妇孺老弱,众约数万,能战者一两万人。

    在原本的时空中,这支黑山军不仅打过邺县,直捣过袁绍的老巢,而且还攻入过东郡,曾是曹操的大敌。

    却说黑鹿肠山的黑山军尽管名气大,但张飞燕才是黑山军名义的主帅,且这河内郡不属冀州,则袁绍为何不擒贼先擒王,先去打张飞燕,而选择了现打鹿肠山的黑山军?

    话说回到九月底,袁绍决意出兵之前。

    逢纪、沮授、审配、郭图、辛毗、辛评、许攸等谋士再度齐聚讨论。

    大家都无异议,一致认为,当先灭鹿肠山之黑山军。

    沮授说道:“张飞燕兵众,又结休屠、乌桓等胡为援,且其为黑山贼渠帅,若先攻他,那么别部黑山贼也可能会往援之,将会难以速克,也许会陷入苦战,此是先攻张飞燕之不可。惟今之上策,莫过於先除其羽翼,削弱黑山贼诸部的实力,然后再挟胜兵之威,与其决战。

    “而若先除其羽翼,自宜应先灭鹿肠山之黑山贼。

    “缘故有二,一则,河内郡邻魏郡,鹿肠山距我邺县仅有百里之远而已,鹿肠山之贼不先灭之,则我邺朝夕不安二者,河内是黑山贼所兴之地,今如先将河内之黑山贼剿灭,对於别部黑山贼来说,也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有利於鼓舞我军之士气。”

    袁绍深以为然,见郭图等俱无反对的意思,便欣然采纳了沮授的建议。

    郭图等不反对先打鹿肠山的黑山军,但却在随后的择谁人为主将上,与沮授等出现了意见相左,或者说,也不是意见相左,准确点说,是引起了沮授等的深深不满。

    接受了沮授的建议后,袁绍便斟酌选择主将的人选。

    沮授有心举荐河北本地的将校,如颜良、文丑、高览、张郃等,来担负此任,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口,郭图抢先答话,与袁绍说道:“明公,下吏愚见,主将人选非元才不可!”

    “元才”,是高干的字。

    高干出身陈留高氏,其家累世二千石,在士林中颇有名望,与汝南袁氏乃是姻亲,论辈分,他是袁绍的外甥。去年袁绍夺取冀州的时候,高干在其中也出过力。

    袁绍听了郭图此话,略作踌躇,说道:“鹿肠山的黑山贼众数万之多,前后军报,皆言其营壁坚固,临险而设,攻之恐不易也,而元才固文武秀出,然他却未尝有过独掌一军,公则,卿荐他为主将,似乎不太妥当。”

    郭图做出退而求其次的样子,说道:“明公若是觉得元才不可,那么图以为,就只能再劳仲简了。仲简昔尝与明公同在西园领兵,於军中声望素重与公孙伯圭历战,仲简亦皆参与,并功劳显著,任他为攻鹿肠山黑山贼的主将,想来明公应是足可放心了吧?”

    “仲简”,是淳於琼的字。

    袁绍大喜,说道:“若以仲简为主将,吾无忧矣!”

    淳於琼也在堂上,袁绍便顾视於他,问道,“仲简,可愿辛苦一遭,往攻鹿肠山?”

    想办法让淳於琼来做攻打黑山军的主帅,以加重颍川士人派在袁绍帐下的分量,这本来就是郭图、许攸、淳於琼、辛毗、辛评等人商量定好的事,淳於琼自是无有拒绝之理,即慨然回答袁绍,说道:“上为明公效力,下亦是为除贼患而安百姓,何来辛苦之说?明公但一令下来,在下明日就能率部出营,南攻鹿肠山之黑山贼!”

    袁绍捋须而笑,说道:“也不用这么急!等我给你调配好了兵马、粮秣、民夫,再出兵不迟。”

    三言两语,竟就是定下了用淳於琼为此战的主将。

    沮授、审配等冀州士人彼此相顾,皆是不乐见淳於琼授此重任,可袁绍已经允可,并且淳於琼不仅也的确如郭图所言,其人在袁绍帐下军中甚有资历、名望,更重要的是,他还是袁绍的旧日同僚,与袁绍的关系也是极亲近的,他们却是无法反对。

    沮授暗中恼怒,想道:“明公虽是按了我的方略,先灭黑山,再取公孙瓒,未听郭公则诸辈先打公孙瓒,再打黑山军的建言,可殊不料攻打黑山贼的主将之任,却是落到了淳於仲简的头上!什么非元才不可,郭公则这分明是欲擒故纵,先抬出元才做个幌子,最终说动明公任用淳於琼才是他的目的!我来种树,他来摘桃,当真可恶至极!”

    恼怒亦无计可施,只能自认失策,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定下以淳於琼为攻打鹿肠山黑山军的主将,随后数日,袁绍征调诸部,未用多久就给淳於琼配齐了作战的部队。

    受命进战鹿肠山的冀州军各部,其中有淳於琼的部曲,有以豫州人为将校的营头,在沮授、审配等人的提议下,颜良、张郃这两个冀州籍贯的将校也得以率部参与。

    就在十月上旬,荀贞离开离狐,过了济阴,入到山阳后,到至沛国之前,淳於琼率领这支组建完成的部队,共计步骑两万余众,浩浩荡荡地出了邺城外的兵营,南下前往河内郡。

    河内太守张扬,得了袁绍的檄令,亦派兵助战。

    暂不多言。

    沛国,公丘县,县寺客舍。

    荀贞听郭嘉说道:“鹿肠山的黑山贼众虽多,其营垒修筑在山中,亦的确可称险要,但以嘉陋见,淳於琼之此战,必然是能取胜的。”

    荀贞问道:“奉孝,你怎么就这么确定?”

    郭嘉回答说道:“一则,淳於琼可称良将二来,颜良、张郃等将都是冀州的勇将,在之前袁本初与公孙瓒战斗中,嘉闻之,他们都是屡立战功再次,黑山贼尽管号称百万,但鹿肠山远在太行山的最南端,离中山的张飞燕营也好、离冀州其它山谷中的黑山贼各部也好,都相隔颇远,而且张飞燕等黑山贼各部,多处在邺县的西北位置,有邺县的冀州兵从中阻隔,料来他们都是难以支援鹿肠山黑山贼的,是鹿肠山黑山贼实乃孤军一支,外无援助四者,以公孙瓒所部之精锐敢战,犹且为袁本初两次大败,况乎黑山贼?”

    四个原因,最重要的,显然是最后两个缘故。

    一个鹿肠山的黑山军外为援兵,一旦受到袁绍的进攻,便只能困守孤营。

    再一个是,经过与公孙瓒部幽州精锐的累年鏖战,袁绍帐下的兵马,而今已非昔日可比,端得已是可称战力上佳,绝非再是最初与公孙瓒所部对战之际,处於下风,不得不依靠、借仗非是袁绍嫡系的后附之将麹义率其所部来力挽狂澜的那种情况了,一边是相对涣散的“贼寇”,一边是能打敢战的“正规军”,胜利的天平会倾向何方,自是不言而喻。

    实际上,黑山军的渠帅们,如张飞燕等,对相比袁绍而言之,他们所处的劣势,大多数也都是十分清楚的,此亦是张飞燕,包括鹿肠山的黑山军,他们为何会在公孙瓒与袁绍交战的时候,主动去和公孙瓒达成联盟,站到公孙瓒那方的缘由。

    只可惜,公孙瓒委实是无有政治才能,其人之名声也委实是远逊袁绍,故难以得到一流士人投靠,因最终竟是在不但有黑山军的策应相助,而且冀州境内的郡县长吏、地方豪强亦不乏与之暗通款曲的大好形势下,而还是败於界桥,随之,复败於龙凑,时至如今,已是再无复振的希望,就连自知不通兵事的刘虞,都开始升起“落井下石”的念头来了。

    却说听了郭嘉的分析,荀贞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奉孝,你的判断与我相同。鹿肠山的黑山军,这次看来是要被袁本初消灭掉了。奉孝,消灭掉鹿肠山的黑山军后,你说,袁本初接下来会做什么?”

    郭嘉说道:“现在公孙瓒龟缩幽州,平原郡的田楷对他忠心耿耿,然他都无力支援,由此足可见其势已衰,他已非是袁本初的心腹大患。没有了公孙瓒这个北边的强敌,袁本初就可以全力对付境内的黑山贼诸部和冀、并交界地带的白波黄巾贼。

    “嘉料之,打完鹿肠山的黑山贼后,冀州兵一定会缘太行山北上,以逐次剿灭沿途山谷的其余各部黑山贼,最终,袁本初会在中山与张飞燕部决战。等再打完了张飞燕部,他接下去,十之**,会继而用兵白波,从而彻底打通冀、并之间的通道,占据并州。”

    “白波黄巾”,是黄巾军的余部之一。

    白波,是地名,全名叫“白波谷”,这个地方位处在西河郡,属并州。

    中平五年,以郭泰为首的冀、并黄巾余部,聚於白波,再次起事,最盛时,众至十万余,这个“十万余”,并非是“十万余兵”,和别地黄巾军的习惯一样,白波黄巾也是拖家带口,这“十万余”,是总计的人数,单只算投入作战的壮丁的话,大概有个两三万人。

    白波黄巾起事之时,海内已经战乱多年,本来汉家官兵的力量就已十分削弱,当时朝中又是董卓乱政,群龙无首,故而他们却是一度攻城略地,战无不胜,兵锋南下司隶校尉部,攻入过河东郡又尝东进,打到过河内郡,也堪称是“煊赫一时”。

    时操持朝权的董卓,曾派他的女婿牛辅率部讨伐白波黄巾,然而未能获胜。

    话到此处,不妨多说一句。

    事实上,初平元年,董卓之所以挟持天子,从洛阳迁都长安,往深里追究原因的话,并非仅仅是因为山东诸侯会盟酸枣等地,共来攻他之故,其中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便正就是因为这支白波黄巾,正就是因为牛辅没能把之打败。

    那时,山东诸侯的驻兵主要聚集於酸枣、河内、南阳郡三地,张邈等屯兵陈留酸枣,袁绍、王匡屯兵河内,袁术屯驻南阳郡的鲁阳县,河内在洛阳的东北边,酸枣在洛阳的东边,鲁阳在洛阳的西北边,这三个地方,已对洛阳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态势。

    而白波黄巾的大本营白波谷,则位在洛阳的西北边,白波谷所在的西河郡,离洛阳只有五百来里地,中间只隔了一个河东郡。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当牛辅讨伐白波黄巾失利之后,那个时候董卓面临的军事形势就成为了:不但正面有敌,而且侧后也有敌,若是白波黄巾自河东而来,那董卓部的凉州兵就会陷入腹背受敌之险境。

    故而,董卓当时才会做出了放弃洛阳,退至长安的决定。

    亦即,白波黄巾尽管只是黄巾军的一支余部,可是在董卓迁都这件事上,他们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引申来讲,并对随后的关东诸侯乱战,他们也是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

    且亦不必多说。

    郭嘉的推测,与荀贞不谋而合。

    荀贞起身,到窗前。

    窗户开着,外头是一块菜地。

    已是十月中,天气渐渐寒冷,菜地中早无蔬菜,唯有黑土裸露於风中。

    荀贞的目光没有在菜地上停留,望了望天空,或许是因为冷,那瓦蓝的天空落入眼中,却与春夏时所见的蓝天不同,给人一种干蓝的感觉。

    戏志才见荀贞若有所思的样子,便开口问道:“明公,是在担忧并州若被袁本初所得,则袁本初的实力就会得到更大的增强么?”

    “何止是并州如被袁本初得,他的实力肯定会由而得到极大的增强,就是黑山军各部,一旦被袁本初尽数消灭,想那黑山军号称百万之众,其间堪用的战兵少说十万之数,这些战兵如果被袁本初收编改用,那么冀州的军事力量,就会一跃再上一个台阶!非我徐州能够与之相比的了!再有那在黑山军中的数十万口男女百姓,冀州的民力也就得到极大的充实啊。”

    数十万青州黄巾,看在眼前,拿不到手中而袁绍这场攻黑山军的仗,如果打得顺利,却那百万之多的黑山民口,就能尽归其用。

    一番对比,荀贞心头浮起了一股莫名的感觉。

    细细品咂,荀贞察觉,这股感觉,居然似是失落和羡慕?

    为这种莫名其妙而来的感觉,荀贞不禁失笑。

    戏志才、郭嘉、刘谦等都在注视荀贞的侧脸,看到了这一幕,互相对视一眼。

    刘谦问道:“敢问明公,缘何发笑?”

    自己的感受、情绪,无须告诉刘谦他们知晓,荀贞把身转回,情绪已经调整过来,他心道:“天下英雄,我所重者,孟德、玄德两人耳!玄德,今为我守颍川孟德,数败於我,穷途东郡他二人,且今已尚非我之敌也,袁本初何人哉?

    “就是给袁本初那百万之数的黑山军,且待我把兖州完全安定下来以后,取了青州,再观望形势,择机自豫州而西,先荡平河南尹境内的诸股贼寇,然后沿河而西,扣关关内,再迎了天子还回,效孟德之法,以令诸侯,不服者便殄灭之!至其时也,吾势已成,又何须忧他?”

    想到此处,荀贞意态晏然,回答刘谦,笑道,“刚才忽然想起了件事,故而不禁失笑。”

    刘谦问道:“敢问明公,是何事也?”

    “你们知道的,我与孟德是故友,与袁本初也是老相识了。孟德、本初更是少年的时候,他两人便就为友。我想到的这桩事,就是孟德、本初年少时,他俩观人结婚,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孟德乃入,抽刃盗其新妇出此事。”

    荀贞所言此事,是曹操、袁绍少年时干过的一件荒唐事。

    袁绍、曹操两人的长辈都是汉家朝廷的高官重臣,两人年少之时,乃是不折不扣的“贵公子”,在京师洛阳是可以横着走的,而他两人的脾性,又正好是都好游侠的,故端得是尚气任性,合伙干过许多浪荡公子的勾当,此桩抢人新妇之事,算是他俩干过的事中较寻常的一个罢了。

    当然,那新妇,末了还是还给人家了。

    戏志才、郭嘉、刘谦哪里知道荀贞这话只是搪塞之语?俱皆信了,都以为荀贞是真的因为想起这事儿而失笑的,便也就不再多问。

    刘谦心中赞佩,暗中想道:“袁本初割据冀州,已败公孙瓒,复将再得百万黑山为用,眼见已是北地之雄,明公与他早晚是会有一战的,却明公对此丝毫无有忧虑,而反於此时,还有闲情想此袁本初少年时的荒唐勾当,当真胆气豪雄,今世之杰也!”

    话题告一段落,荀贞想起来沛国的郡丞还在外头等待自己的接见,就请了他进来。

    那郡丞入室,下拜行礼,言辞恭敬异常。

    荀贞本想提一嘴前时遣人去谯县招揽许褚这事儿的,见这郡丞此般样子,对待自己竟如对待他的主君也似,干脆也就不提了,只问了问吴景、孙策的近况。

    那郡丞所知不多,把知道的一五一十,毫无隐瞒,尽数禀上。

    吴景却不必多言,孙策近来,没有做什么别的事,其之全幅精力,都用在了练兵演武上,却是一心要南下攻现於江夏郡的吕布,为其父孙坚报仇。

    这些,荀贞都是已经知道的。

    与这郡丞说了会儿话。

    这郡丞刚才已经下令公丘县令,叫备酒宴,就大起胆子,请荀贞赏脸赴宴。

    荀贞当然不会落他脸面,欣然允之。

    是夜,便在公丘县寺,欢宴一场。

    次日上午,荀贞命驾起行,离开公丘县城,东南向彭城郡。

    那沛国郡丞把荀贞送到县界,犹未就走,恭恭敬敬地目送着荀贞的车队远去,直到消失在了视线中,他方才转回县寺,略作休息,即还谯县去了。

    彭城相姚昇等吏,在彭城郡界相候荀贞。

    等荀贞的车驾到了郡界,姚昇等往前迎接,行未多远,看见荀贞已经下车,步行相向而来。

    姚昇止住脚步,却不往前再走了。

    彭城都尉高甲也在迎接荀贞的队伍中,且因其官职仅次郡守、郡丞,位置还挺靠前,正往前走着,忽然姚昇停下,他没收住脚,差点撞到姚昇的身上。

    赶忙也停住脚,高甲问道:“府君,怎么站下了?”

    “身为兴师问罪之人,吾自当摆出姿态出来。”

    高甲愕然,说道:“兴师问罪?”

    “正是。”

    高甲问道:“兴什么师、问什么罪?又向何人兴师、又向何人问罪?”

    “除掉明公,还能有谁?”

    高甲更是惊愕,再想问时,荀贞已在典韦、许褚的从扈下,戏志才等的跟随下,步至近前。

    离姚昇还有一二十步远,荀贞爽朗的笑声便响了起来:“叔潜,劳卿久候了!”

    姚昇仰脸,亦不行礼。

    荀贞见他此种模样,边往这边走,边笑道:“叔潜,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不成?”

    姚昇放下脸,看向荀贞,说道:“惹我生气的,不是别人,就是你荀贞之!”

    “我哪里得罪你了?”

    姚昇说道:“说好的昨天到彭城,我昨天一大早就来到了这彭城郡界,等了你荀贞之一整天,风吹的我冷呵呵的,到了入夜都没见到你的踪影!贞之,你还问哪里得罪我了?”

    荀贞哈哈大笑,说道:“本来是昨天到郡的,临时接到了一道军报,沛国郡丞又非要设宴请我,他不是我徐州属吏,我不好拒绝,故是却耽搁到了今日,才到彭城。”

    说话间,荀贞已至近前。

    不由分手,荀贞一把抓住了姚昇的手,用力地晃了两晃,笑道:“叔潜,咱俩才多久没见?怎么士别三日,你的性情就大变了?”

    “我哪里性情变了?”

    荀贞一本正经,说道:“以前的叔潜,那可是个豪爽的英杰今日的叔潜,怎么小肚鸡肠?”

    姚昇板不住脸了,笑了出声,挣开荀贞的手,指了指他,说道:“我才知何为倒打一耙!”

    “走吧!昨天就冻坏你了,今儿可不能再让你受冻了!来,和我共车而坐。”

    等自己的坐车到来,荀贞拉住姚昇,一起上车,两人果同车而行,於诸多吏员和上千荀贞的随从步骑簇拥之下,南行前往三四十里外的戚县县城。

    附:姚昇传

    姚昇,字叔潜,吴郡乌程人。家世冠族,为郡大姓。长七尺五寸,容颜甚伟,须发浓盛,几可与云长、黄迁媲美。

    其人也,慷慨豪爽,机警多智,好歌舞文辞。言无忌讳,顺意而行,然辞出自然,不引人厌。擅理民事,揽权而独断。

    昇性奢侈,一朝之晏,再三易衣,私居移坐,不因故服。

    昇尝与公言:“治民安境,公事也鼓乐歌舞,娱己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中尉早年之诗也。秦嘉亦诗云: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与其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何不秉烛欢然饮,喜乐观歌舞?大丈夫居世,贵在顺心意。昇以为,人生在世,快事无过二也,建功业,留名青史享食色,不愧自己。人生之乐,莫过於此。昇之愚见,岂可因公而弃自娱焉?”

    后为督田使、典农校尉,入田间则必数人为之以绢伞遮阳,虽理农数年,不见劳黑。

    昇为人细密,善辩难。名为昇而字为潜,邯郸荣与昇熟,尝戏谑言:“君升邪?潜邪?名升而字潜,君身何所依从?”昇答云:“吾所依者,中也。君不闻乎?君子中庸。居家贵乎依从常道,为政贵乎持中秉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公闻而喟叹:“庸,常道也,欲而不贪,泰而不骄,是为中。中庸之道,叔潜得乎?”

    初为吴郡吏,太守盛宪举茂才,除赵国襄国县令,四方民事功课,州课常为第一,然时叹国事日艰,乱象渐生,以为此大丈夫建立功业之秋,自诩一县之地不能尽其才。襄国境内有苏人亭,盖苏秦西入说秦之所,昇尝慨叹:“苏子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盖英杰矣。”

    公因战功,得迁赵国中尉。昇尝闻公短歌行,素慕公名,乃投刺请谒。公与深谈,通宵未毕,不觉鸡鸣。昇出而叹曰:“中尉中原名士,见识深远,倘在朝堂,天下可致清平乎?”遂与公深相结纳。

    昇族世贵,其气高华,不重寒士。陈午时为县亭长,有能称,昇闻其才,转其历任三亭,使治剧耳,然不擢也。

    中平六年,朝拜昇为郎,与公由京至颍川,本欲辞行,适何进、袁绍召兵入京,遂从入京畿。自是,从公征伐。

    初平元年,公为广陵太守,以昇为督田使,宣康、徐卓辅之,一年,广陵大熟,郡府充盈。将起兵讨董,昇奉公令赴丹阳召兵,得精卒五千。公出郡讨董,以昇辅袁绥,留守广陵,归,以昇守郡有功,民田大丰,迁典农校尉。

    初平三年,公有顾扬州意,三月,召昇与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征战日久,未知太平何时,吾闻卿乡多右姓,陆子直守广陵,至今为郡人颂,此我所亲见也。士既俊美,女亦必佳淑,卿可返乡,择之一二,配与军中诸荀子弟未婚者。”并自要小妻,遣昇返吴。昇至吴,吴有清议者论曰:“公明不娶,二龙应之,司空违命,公沙割席,广陵攻州,无诏非义,盛名之下,乃有虚士。”而唯全、沈二家允。沈氏之允,盖亦得因盛宪之力。

    旋而,薛礼挂印,辞还乡。昇昔治襄国,常为州最典农督田,一年而广陵大熟,公以其有政能,遂表昇迁彭城相。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
百度风云榜小说:剑来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龙王传说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贴身高手 真武世界 剑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东方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手打文字版来自网络收集,喜欢本书请加入书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