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叩開青州的大門

作者/八無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s://www.jcdf99.com ,就這麼定了!
    吳爭皺眉道︰“如此軍機大事,豈可戲言……稍有不慎,就會增加無數將士傷亡!”

    沈致遠也收斂起來,他正色道︰“攻安東衛對我來說,不難,難的是你說此戰非強攻而是逼退,否則,真打痛了多爾博,恐怕會逼得他與福臨、阿濟格聯手。”

    吳爭點點頭道︰“是啊……敵眾我寡啊。”

    “你的第一軍有五萬人,為何只調二萬人至長江邊,甚至滯留不動呢?”

    吳爭哂然道︰“你都想不明白,清廷自然更想不明白了。”

    沈致遠皺眉思忖之後,一拍膝蓋,道︰“厲害……這如同箭在矢、引而不發啊,吳爭,我果然不如你!”

    吳爭促狹地微笑道︰“其實,我自己都想不明白……。”

    “你……!”

    ……。

    三天後,吳淞衛大舉向贛榆城正面進軍。

    風雷騎開始組織全員渡沭河。

    大規模地渡河,自然瞞不過贛榆岳樂斥侯。

    岳樂自知守不住贛榆區區一小城,可也不敢輕易丟失城池,已經失了海州城,若再失一城,回去還真不好交待了。

    當然,岳樂認為贛榆城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因為身後安東衛,有多爾博的二萬大軍駐守。

    可岳樂沒有權力去調動這支大軍,只能以求援的方式。

    所以,岳樂一邊派人急報清廷,以朝廷來與多爾博斡旋,一面派人去安東衛求援。

    安東衛清軍主帥,名鄂碩,滿州正白旗人。

    這名字不太顯山露水,但若是說起他女兒,就相當出名了。

    他女兒董鄂氏,如果歷史沒有改變,應該在四年後成為福臨的賢妃,史稱董鄂妃。

    但鄂碩卻非是個幸臣,他確確實實是靠戰功打出來的。

    入關前,鄂碩的成名之戰,就是追隨多鐸參加“入口之戰”,他率一支偏師,由巴顏朱爾格攻龍門口擊敗明守軍攻前王囤時,陣斬一明參將後攻保安州殺一明完備,成就了他的戰功由此敘功,由世襲的三等輕車都尉虛餃晉升為佐領實職。

    之後更是一路由參領、護軍副統領、前鋒統領直至如今世職一等男爵、滿族瓖白旗副都銃梅勒章京,這副都銃與降清明軍受封的副都銃不可同日而語,那可是清廷妥妥地正二品武職。

    可鄂碩為何會在安東衛做主將呢?

    這就要從多爾袞抱病恃強南下說起了。

    鄂碩是個不站隊的人,至少他在皇太極死後沒有選多爾袞和福臨之間站隊。

    按後世話說,就是清廷內部,不多見的中立者。

    不過鄂碩戰功赫赫,加從成名前,就追隨多鐸、多爾袞作戰與多爾袞一派關系相當融洽。

    多爾袞率軍南下,需要大批的將領那麼,選擇鄂碩這個老部下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而福臨那邊,也認為鄂碩是個可爭取的對象想著多爾袞率這麼多精銳出京不得留點後手嘛?

    至少鄂碩是個中立者不會輕易追隨多爾袞“謀反”。

    就這樣,鄂碩隨多爾袞到了徐州,可不想徐州兵敗,多爾袞下令主力護世子多爾博北撤。

    鄂碩就在其中。

    到多爾博在兗州站穩腳跟,原本清廷應該召回鄂碩,返京述職的。

    可清廷考慮到鄂碩在兗州所處的關鍵位置,就沒有召回鄂碩,而是裝傻,象是忘記了有鄂碩這個人。

    多爾博又念及鄂碩護送有功,妥妥的“潛邸之臣”,于是鄂碩這個不善經營的武人,反倒成了多爾博和清廷之間的“香餑餑”了。

    此次多爾博應了清廷和阿濟格邀約,派大軍增援海州岳樂,可大軍一到安東衛就止步不前。

    這倒不是鄂碩經過這一年,立場變化了,而是鄂碩奉多爾博嚴令,不得擅動所致。

    可鄂碩心里,就是個純粹的軍人,他渴望建功立業。

    他心里不贊同多爾博的保守,也不認同多爾博與清廷的撕裂。

    可鄂碩也一直恪守底線,那就是他不能違抗多爾博命令,率麾下瓖白旗和漢旗軍,擅自增援贛榆岳樂。

    當岳樂派來的求援使者到時,鄂碩回答的就只有六個字靜候王爺軍令!

    但當清廷派密使由水路至安東衛,帶來福臨密旨時,鄂碩為難了。

    要說這時代,通訊是真慢。

    就同一兗州之地,沈致遠率新軍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安東衛鄂碩愣是至今不知情,而時間,已經過去整整五天。

    當然,這也是沈致遠嚴令控制沂州至郯城南北通道的原因。

    而鄂碩還一直將沂州豆豆方向的新軍,當成是自己人,甚至聞報,額駙率大批新軍進駐沂州的消息時,鄂碩還猜想,是不是多爾博有意參與贛榆之戰,派額駙親自前來,為自己壓陣。

    就這樣,經過一夜苦思,鄂碩在親王和皇帝之間做出了抉擇,次日清晨,安東衛的清軍終于動了。

    鄂碩親率一萬大軍增援贛榆。

    而這時,贛榆城攻防已經開打兩天了。

    魯之域在“練兵”,吳淞衛天天佯攻、淺嘗即止,步兵沖至距離城牆百步,就哄然撤退。

    害得城守軍疲于奔命。

    沈致遠說得對,岳樂無疑是清廷中為數不多,對火器作戰很“內行”的將領。

    鑒于吳淞衛數量頗多的火炮,岳樂設計了守城的方法,那就是听炮聲,炮聲不止,守軍不城牆,僅留數十人在預先構築的準備工事內監視。

    但只要炮聲一停,守軍就有條不紊地由事先的路徑迅速城牆抗擊。

    岳樂甚至在城內多構築了兩道,由城下直達城樓的階梯。

    可兩天交戰下來,這方法顯然沒起到應有的作用,城外敵軍一天幾十次的佯攻,讓這些守軍不斷地從城逃到城下,再從城下跑城牆。

    岳樂不僅開始懷疑,城外敵軍,會不會有陰謀?

    其實岳樂心里很明白,贛榆早晚守不住的,他相信城外敵軍也應該知道這點,可為何敵軍連續兩天佯攻,沒道理啊,岳樂心里突然靈光一閃,難道……敵人是不想付出巨大傷亡,僅僅只想逼退自己,輕松佔領贛榆?

【精彩東方文學 www.JcDf99.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雲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恆 聖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