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采 汉末风采 正文 四十章 鸡犬升天

作者/老张啊 看小说文学作品上精彩东方文学 https://www.jcdf99.com ,就这么定了!
    ()    城内袁绍等众公卿不见了皇帝焦虑极了,于是外出寻找。而宫外显阳苑驻扎的董卓远远看到宫中火起,人声鼎沸,知道发生变故。此时董卓哪甘落后,于是便统军急速前进,正好与众位大臣相遇在北芒山(今北邙山)下。    宦官死亡殆尽后,闵贡扶着少帝与陈留王刘协,在夜里追着萤火虫的微光徒步向南走,想回到宫中。走了几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辆板车,大家一齐上车,到达洛舍歇息。次日,找到马匹,少帝独自骑一匹,陈留王刘协和闵贡合骑一匹,从洛舍向南走,正遇众公卿赶来和董卓军到。连日奔波,夜不能寐,神经紧绷的少帝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再也承受不住,吓得哭泣。大臣们对董卓:“皇帝下诏,要军队后撤。”董卓不以文臣为然,:“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要军队后撤!”董卓上前参见少帝,少帝起话来语无伦次。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刘协交谈问起事变经过,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董卓十分高兴,觉得刘协贤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    董卓进京后迅速挟持了少帝、太后,掌控了朝廷中枢,眼看满朝文武无人敢于反抗,董卓行事越发跋扈。董卓嫌自己兵力单薄,担心不能使远近慑服。于是,每隔四五,就派军队夜里悄悄出发到军营附近处,第二早上,再严整军容,大张旗鼓地返回,让人以为西方凉州又派来了援军,而洛阳城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细。有了“强大”的军事后盾,董卓便有了底气,于是他迫使朝廷以下雨不停止为理由,让皇帝颁策罢免司空刘弘(字子高,南阳安众人)的职务,由自己接任。    何进、何苗被诛杀后,其部下无所从属,皆归董卓。洛阳城内势力成为一片散沙,率领西凉雄骑而来的董卓一家独大,但是手下西凉兵只有步、骑兵三千人。刚刚归附的洛阳军队毕竟不是董卓的嫡系,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董卓并不相信他们,于是想拉拢丁原。丁原认为董卓野心太大,不会为汉室谋福祉,不愿跟董卓合作,于是董卓便有了除掉丁原这个眼中钉的念头。    与何苗一同被杀的有长史乐隐,牵招(字子经,安平观人)十余岁时为同县乐隐的学生。乐隐被害后,牵招与乐隐门生史路等人,冒着危险收敛乐隐尸体,载其还乡。道遇山贼,史路等皆四散逃走,牵招垂泪恳求,山贼觉得他是个有义之人,放他离去,由此牵招声名鹊起。    董卓声势日益浩大,骑都尉鲍信到泰山郡募兵,恰到这时归来,对朝廷现状感到深深的担忧,于是他劝袁绍:“董卓统率强兵,将有不轨的打算。现在不早作打算,必然会被他控制。应该乘他刚到,兵马都很疲惫,发动袭击,可以生擒董卓!”袁绍畏惧董卓,不敢发动进攻。鲍信长叹:竖子不足与谋!无奈下率领部队返回泰山郡。又征召了士兵两万人,骑兵七百人,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五千多辆,准备随时支援洛阳。    董卓的野心越来越大,为了废掉少帝,彰显自己的权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除掉执金吾丁原。此时,董卓手下虎贲中郎将李肃进言:“丁原威猛刚烈,帐下猛将极多,但是其威并不足以降服部众。我有一个老乡,叫作吕布,在我们五原当地声明卓著,然而在丁原帐下只是一个区区主簿,想必会心生不满,现在您何不以假借汉室的名义让吕布秘密诛杀丁原?”董卓以为此计可行,于是上书丁原欲反,胁迫少帝拟写密诏杀之。    时人地缘观念极重,李肃连夜携带密诏赶赴丁原营中,以老乡的身份找到吕布,拿出密诏,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然后又以密诏令吕布掌管并州兵马,归属凉州董卓。张辽、张杨、高顺等将领信服,从此董卓兵力大增。    董卓又想利用袁绍来支持他,可是遭到袁绍的极力反对。董卓对袁绍:“下的君主,应该由贤明的人来担任。每当想起灵帝,就使人愤恨。‘董侯’看似不错,现在我打算改立他为皇帝,不知他是否能胜过‘史侯’?有的人事聪明,大事糊涂,谁知道他又会怎样?如果他也不行,刘氏就不值得再留种了!”    袁绍:“汉朝统治下约四百年,恩德深厚,万民拥戴。如今皇上年龄尚幼,没有什么过失传布下。您想废嫡立庶,恐怕众人不会赞同您的提议!”董卓手按剑柄,呵叱袁绍:“子,你胆敢这样放肆!下大事,难道不由我决定!我要想这样做,谁敢不服从?你以为董卓的刀不锋利吗!”袁绍勃然大怒,:“下的英雄豪杰,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个人!”袁绍把佩刀横过来,向众人作了一个揖,径直而出。董卓因新到洛阳,见袁绍是累代高官的大家,所以没敢害他。袁绍把司隶校尉的符节悬挂在上东门,离开洛阳逃奔汝南老家避难。    接着,为了进一步独揽中央政权,董卓决定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废除少帝,另立新皇帝。董卓一开始还忌惮洛阳内的名儒豪门,现在袁绍为保命逃离洛阳,董卓眼中就更没有什么阻碍了,于是董卓召集文武百官,蛮横地:“皇帝没有能力,不可以奉承宗庙,做统治下的君主。如今,我想依照伊尹、霍光的前例,改立陈留王为皇帝,你们觉得怎样?”公卿及以下官员都十分惶恐,没有人敢回答。董卓又高声:“从前霍光定下废立的大计后,田延年手握剑柄,准备诛杀反对的人。现在有谁胆敢反对这项计划,都以军法从事!”在座的人无不震骇。只有尚书卢植:“从前太甲继位后昏庸不明,昌邑王有千余条罪状,所以有废立之事发生。现在的皇帝年龄尚幼,行为没有过失,不能与前例相比。”董卓大怒,离座而去。他准备杀卢植,蔡邕为卢植求情,议郎彭伯也劝阻董卓,:“卢尚书是全国有名的大儒,受人尊敬。现在先杀了他,将使全国都陷入恐怖之中。”董卓这才停止动手,只是免去卢植的官职。于是,卢植逃到上谷郡隐居起来。    太傅袁隗早知道这次晨会没什么好事,是故早称病不朝,董卓便派人把废立皇帝的计划送给袁隗看。袁隗不敢违拗,只好回报同意。从此,朝堂之上再无反对董卓的声音。董卓又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少帝刘辩,诏书:“皇帝为先帝守丧期间,没有尽到作儿子的孝心,而且仪表缺乏君王应有的威严。如今,废他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皇帝。”袁隗把少帝刘辩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刘协。然后扶弘农王刘辩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刘协称臣。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都心中悲伤,但没有一个人敢话。    废立皇帝之后,董卓又对何太后看不顺眼,认为她有碍自己在朝廷上下自由行动和树立威信。于是,董卓又大会群臣,向大臣们数落太后所谓的罪行,她如何如何逼迫婆母永乐皇太后(灵帝刘宏的母亲),以致皇太后忧虑而死。这种违背婆媳常理、不讲孝顺礼节的教法,应当受到严厉惩处。之后,董卓便责令何太后迁居永安宫。不久,董卓又派郎中令李儒进献毒酒给弘农王,弘农王被毒死后,何太后也被毒死。    通过对中央政权最高阶层人员的更换和处理,整个东汉政府几乎完全受制于董卓:皇帝的废立、朝臣的任免、重大政策的制定,都由董卓了算。此时,野心极度膨胀的董卓,已经目空一切。    改立献帝之后,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    一人得道,鸡犬升。自己加官进爵后,董卓恨不得把家里养的狗都弄个官当当。他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大肆加封董氏家族成员。他首先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越礼配备家令和家臣,地位与皇家公主相当。同时,董卓又拜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雩侯,另外还封自己年幼的孙女为谓阳君。更有甚者,“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皇帝,董卓不顾朝臣反对,胁迫献帝将都城从洛阳西迁至长安。董卓还无视礼制和皇威,在自己的封地修筑了与长安城墙规模相当的坞堡,高厚达七丈,明目张胆地用“万岁坞”来命名,并规定,任何官员经过他的封地时,都必须下马,恭恭敬敬地对他行大礼。    初到洛阳时,董卓手下虽然也集结了一批心腹亲信,但是,要在庞大的中央官僚体系中纵横捭阖,单靠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当时朝中许多有一定势力和影响的官僚,根本就不服董卓。    对此,李儒建议董卓用拉拢、诱惑、排挤等手段打击一切于己不利的势力和集团。于是董卓任命朝中公卿及以下官员的子弟为郎官,以填补原来由宦官担任的职务,在宫殿侍侯皇帝。董卓极力拉拢司徒黄琬,司空杨彪,又率领三公等大臣上书,请求重新审理陈蕃、窦武以及党人的案件,一律恢复爵位,派使者去祭悼他们的坟墓,并擢用他们的子孙为官。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
百度风云榜小说:剑来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龙王传说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贴身高手 真武世界 剑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东方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手打文字版来自网络收集,喜欢本书请加入书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