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采 汉末风采 正文 七十二章 汉礼和教育事业

作者/老张啊 看小说文学作品上精彩东方文学 https://www.jcdf99.com ,就这么定了!
    ()    台骀深知,之所以造成平民百姓悲苦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治者希望看到的是一群愚民而造就黎民的无知和文化的缺失。如果能将几名大儒带回冀州,教化百姓,将很大程度上提高民智。    襄平北郊,台骀拜见了管宁,屋里传来一声稍等,便不见了动静。台骀立于门外一会,就见一个身着汉服、头顶戴冠的中年文士从屋里走了出来。此人身长八尺有余,脸上蓄须,典型的山东大汉的身材,步伐间却又儒雅非常,神采飞扬,令人大生好感。    看管宁穿戴整齐,气定神闲地走了过来,打开大门,管宁立于门东,伸手了一声“请”,便将台骀从右手边请进门里。台骀回了一声“请”,恭敬地迈脚走进门里。管宁在前,走到院里朝堂屋去的拐角处,又是一声“请”,台骀紧步跟上,答了一声“请”,便随管宁朝堂屋走去。    管宁为台骀开了门,掀了帘子,将台骀请入上座,随后便坐于台骀的对面。相比于台骀随意的坐姿,但见管宁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着自己,台骀心中不禁感叹管宁的风采。    对比之下,台骀感觉有些局促,于是开口打破局面,道:“在下渤海郡守台骀,久闻先生乃齐国名相管仲之后,素来高风亮节,我心仰慕,特来拜会。”    看到管宁神色不变,台骀心中了然。估计这辽东闭塞,消息不同,他没听过自己的名声也是正常。    得知渤海郡守台骀专程来访,管宁波澜不惊,仿佛泰山崩于前他都不会变色一般。这时台骀自报了家门,管宁从容起身,作了一个揖,但见他傲然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礼罢,管宁道:“宁一介山野村夫,劳烦太守远程造访,实在惭愧。”    这时管宁已经直起了身子,看他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随意放在下腹。看到管宁的一举一动都这么随意自然,风度翩翩。如果这些年来看到的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让台骀体会到古代的疲敝的话,那么今日头一遭,台骀感受到了古代的礼仪多么令人赏心悦目。不过,自己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对付啊,于是也赶紧站起来连忙作揖。    管宁看出了台骀的局促,将台骀请回主座,自己也屈膝做好,开口道:“太守不必介怀,如今世风日下,礼仪不存,是故宁严于律己,并不苛责他人。况且我汉礼讲究的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所以太守不必顾忌。”    听管宁这么,唯恐在他面前失礼的台骀也放松了一些,道:“像先生这样的大儒,当教化下百姓,重拾我汉人近千年的传承,让万民人人知廉耻,懂礼仪。”    管宁闻言脸色一暗,叹道:“当此乱世,独善其身尚难,何谈教化万民。”    看到管宁隐隐间有此心意,台骀暗自高兴,准备努力一把。可没想到管宁接着道:“太守既有意开化万民,又为何置冀南、兖北数十万百姓于水火之中?”    台骀一听管宁揭了自己的老底,心里咯噔一下。本来还有心思的他一看管宁隐有怒意,且消息如此灵通,这时责问自己,不禁气势弱了许多。但是台骀自问无愧于心,于是正色道:“世人皆知我引两河之水使万民流离失所,路途遍布荒骨。却不知我尽派大军四处搜救,将十几万百姓迁徙入渤海郡,分发田产,建造房屋,给他们更好的安身之所。又不知若当日不出此下策,恐怕渤海郡百十万百姓,数万军人,都将遭受整个冀州猛烈的报复。到时候安宁稳定的渤海,便将出现万民逃难,横尸荒野的局面了!”    看着愤慨的台骀,管宁无动于衷,悠然一笑道:“太守不必强词夺理,若不是你兴兵攻打邺县,会有这两难选择?”    台骀见没将管宁绕进去,也不气馁,继续道:“先生何故居于辽东此地。”    “逃难而来。”管宁答道。    “古时宋襄公仁义有信,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终致泓水惨败,贻笑千年。现今乱世如斯,诸侯竞起,如韩馥之辈,自然仁义,与世无争,你可听过此人?若不是我出手相救,早已惨死矣。”台骀叹道。    “自然听过。”管宁答道,但已经没有刚才责问时的气势了。    “所以,仁义二字,当体现在黎民百姓日常之生活中,而行军作战,官场战场,皆是使不得的。”台骀意味深长地道。    继而,台骀又道:“令祖管仲曾言‘王者以民为,民以食为,能知之者,斯可矣。’现我渤海郡变革已稳定,人人有田有食,户户有舍有衣,且我之变革又岂是公孙度之举能比?令祖又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我则担心乱世人心思变,衣食虽足却不知荣辱,是故千里来此,特请先生教化冀州万民,不能让我礼仪之邦与蛮夷无别。”    管宁心里已经很佩服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见识了,只是仍旧心存疑惑道:“太守千里至此,仅仅是为了请我去冀州教育吗?这样的话对太守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啊!”    台骀道:“教育二字,分量千钧。只要能将先生请到冀州,对我台骀来,便只有得又何以谈失?为什么我这么看重教育,因为我相信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只在于单纯地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我想让人民都有思考的能力,而能够真正教育人民的,也只有先生这样的经世大儒啊!”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台骀的每一句话,都深深触动了管宁的心。台骀人尽其才,对管宁的东西都是管宁期盼做到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管宁这个做老师的发现,自己竟然没法反驳台骀了。实际上管宁早已被台骀打动,也真心相附于这个魄力十足的男人。管宁深吸一口气,道:“既如此,我便随太守回到冀州,务必使冀州百姓教有所知。”    台骀激动地站起身来,上前紧握住管宁的手,慷慨激昂地:“先生,教育事业,乃是百年大计,对一个民族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我定当全力支持先生,提高民智,开化民心,使我大汉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管宁此刻更是深刻领略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气魄,对于他对待民族百姓的态度也是深为感动。    在这个乱世之下,各地主政者都是在尔虞我诈地争夺地盘,树立威望,怎期有人竟如此重视教育。对于管宁来,实在是意外之喜啊!    被深切感染下的管宁长身而起,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道:“宁,敢不效死力!”    言讫,管宁主动伸手,和台骀双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
百度风云榜小说:剑来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龙王传说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贴身高手 真武世界 剑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s://www.jcdf99.com 精彩东方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说手打文字版来自网络收集,喜欢本书请加入书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