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中地区的将领们看到袁绍与曹操正在争斗,都保持中立,坐观成败。
凉州牧韦端派遣从事、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杨阜(字义山)前往许昌,杨阜返回后,关中将领们问他:“袁绍与曹操相争,将会谁胜谁败?”
杨阜说:“袁公宽容而不果断,好谋而迟疑不决;不果断就没有威信,迟疑不决就会错过时机,如今虽兵强,但终究不能成就大业。
曹公有雄才大略,当机立断,毫不迟疑,法令统一,调度有方,既可以抵御来自北边的攻击,又能从容应对袁绍的攻势。而且曹公能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部下各尽其力,一定能成就大业。”
曹操派河东人卫觊镇抚关中地区。
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当时有许多难民归来,关中的将领们大多把他们收容下来,作为部曲。
卫觊写信给荀彧说:“关中土地肥沃,不久前遭受战乱,百姓流入荆州的有十万余家。听说家乡安宁,都盼望返回故乡。
但回乡的人无法自立谋生,将领们争相招揽他们,作为部曲。
郡、县贫弱,没有力量与将领们抗拒,于是将领们势力扩大,一旦发生变故,必然会有后患。
盐,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战乱以来无人管理,应当依照过去的制度,设置使者负责*,用*的收入去购买农具、耕牛,如果有返乡的百姓,就供应他们,让他们辛勤耕作,广积粮食,使关中富裕起来。
流亡远方的百姓知道后,必定不分昼夜地争着归来。
还应该让派人留驻关中,主持关中地区事务。
这样,将领们的势力就会日益削弱,官府与百姓就会日益强盛,这是强固根本,削弱敌人的好办法。”
荀彧把卫觊的建议报告给曹操,被曹操采纳。于是开始派人主管盐政事务,监督*,将官署设在弘农,关中地区从此受到曹操控制。
袁绍围许昌数天,正愁攻城器械不利,得知冀州军不请自来,自然十分欣喜。然而数天的猛攻虽然使得许昌城墙一定程度上的受损,但是士兵伤亡惨重。
令他气愤的是,张绣没有与自己联盟,反而投向他们共同的仇人曹操,袁绍于是转而寻求刘表支持。
于是袁绍派使者向荆州牧刘表请求援助,刘表应许他的请求,但援军始终不到,而他也不帮助曹操,持坐观之态。
从事中郎、义阳(今河南桐柏)人韩嵩(字德高)和别驾、零陵郡(今湖南永州)人刘先(字始宗)劝刘表说:
“如今袁绍、曹操两雄相持,中原的重心在于将军。如果您想有所作为,可以乘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时起兵;如果没有那个意思,就应当选择所应归附的对象,进行援助。
怎么能拥兵十万,坐观成败,遇到求援而不能相助,看见贤能的人而不肯归附!
这样,双方的怨恨必定都集中到您身上,您恐怕就不能中立了。
曹操善于用兵,贤才俊杰多为他效力,势必战胜袁绍,然后他再进军长江、汉水一带,恐怕将军您抵御不住。
如今最好的办法,不如将荆州归附曹操,曹操一定会感激将军,将军就可以长享福运,并可传给后代,这是万全之策。”
蒯越也劝刘表这样作,刘表犹豫不决,于是派韩嵩前往许昌,对韩嵩说:“如今兖豫之争不知谁能最后胜利,而曹操呼声很高,就连张绣都投靠了他,你为我去观察一下那里的形势。”
韩嵩说:“圣人可以通达权变,次者只能严守节操。我是个守节的人,君臣名分一定,就以死守之。如今我作为将军的僚属,只服从您的命令,赴汤蹈火,虽死不辞。
据我看来,曹操一定会打败袁绍,然后依仗中原,统一天下。
如果将军能投降曹操,就可以派我出使许昌;如果将军犹豫不决,我到了曹操那里,万一他扣留不让我返回,就只能成为将军的旧部了。请您三思,不要辜负了我的一腔忠诚!”
刘表以为韩嵩害怕出使到许昌,就强迫他去。韩嵩到达许昌,曹操果然看中韩嵩的才华和对自己的青睐,以战乱为由不让韩嵩回去。韩嵩向曹操说明情况后,得以返回,向刘表盛赞曹操的恩德,劝刘表把儿子送到许昌做人质。
刘表也是心高气傲之人,怎会轻易向别人俯首?于是大怒,认为韩嵩有二心,就召集全体僚属,排列武士,手持代表天子权力的符节,打算杀死韩嵩。
刘表责问韩嵩说:“韩嵩,你竟敢怀有二心吗!”
大家都为韩嵩担心,劝他向刘表谢罪。
韩嵩不动声色,态度从容地对刘表说:“是将军辜负了我,我并没有辜负将军!”就把自己以前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刘表的妻子蔡氏劝告刘表说:“韩嵩是楚地有名望的人士,而且他的话有理,杀他没有罪名。”
刘表仍然怒气不息,用重刑拷问跟随韩嵩出使的官员,有的被拷打致死,终于知道韩嵩没有背叛自己的意思,就未杀韩嵩,而把他囚禁起来。
冀州军来势凶猛,各路大军声势浩荡,尤其以青州军势最盛。
臧霸手下的泰山军只有一万余人,其余泰山军则被曹操安排在各地驻防。鄄城夏侯惇手下的两万士兵就全部是由泰山军组成。张燕兵力优于臧霸,两军在泰山之间缠斗。
两人同样都是纵横山林日久,对山地作战都非常熟悉。张燕兵力占优,但是山林之间无法发挥人数优势,况且臧霸等人本以泰山为家,对山中一草一木都是非常熟悉。所以相较之下,还是泰山军所拥有的优势更有利一些。
臧霸素来爱惜士卒,仁义当先,在泰山极有威望,偶尔遇到些小股的流寇也能奉献些人马粮食。
于是,臧霸充分利用山中地势与张燕纠缠,令张燕无法顺利进军。
张燕对自己的手下也是十分珍重,碰到险要地势时唯恐臧霸设伏,不肯让士兵冒险深入,所以造成了进军迟缓的局面。虽然张燕山贼出身,但是他这次的确遇到对手了,而且不占地利。
另一部进攻鄄城的青州军也被韩浩拒于泰山之中,但是青州军人多啊,裴元绍分兵五营,各营两万人,迂回绕开堵路的韩浩。
裴元绍可以分兵,但是韩浩却没这个资本。眼睁睁看着青州军绕出泰山,就要合围自己的军队,韩浩决定撤到东阿。
东阿县沿黄河一带有11处残丘,缓平坡地是由黄河泛滥漫流沉积而成,是当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地貌类型。
韩浩依靠这种地形,发动当地百姓,在各残丘处设置檑木、石块,等到青州军攻至时,石木俱下,不仅砸死砸伤大量士兵,而且阻挡青州军势。
如此来回数次之后,青州军士气衰弱,一片低迷。
因为自投靠台骀后,青州军寸功未立,裴元绍和管亥胸中都憋着一股气,不拔下城池,誓不罢兵。
由于残丘遍布,路途崎岖,非常不利于大军行进,部队蔓延有数十公里。由于前几次埋伏在残丘上的曹军扔完檑木和滚石就逃跑,青州军一时追赶不上,于是裴元绍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曹军不敢与自己抗衡,只不过是采取这些雕虫小技消磨自己的军力和士气罢了。
就在裴元绍硬扛着沿途的落石,付出不小的伤亡,就要一步步挪到了东阿城下的时候,他不仅长出一口气,总算就要越过这段艰苦的路程了。
就在这时,韩浩亲自率军民一万,埋伏在临近东阿的最后数个残丘,待推下数块落石之后,便隐匿起来。青州军习以为常,以为这群小崽子骚扰之后又跑了,就没像以前一样花大力气攀援而上,多做查看。
等到青州军前部出了这恶心人的地段,准备扬眉吐气大战一场的时候,后军突然乱了起来,原来隐匿起来的曹军,在韩浩的安排下,这时候开始发起威来。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弄到的巨石和粗大的树木,将几十里长的队伍一下子分割成数段,各营之间不能兼顾。韩浩等人又趁机放起火来,已经走出山谷的青州军先头部队看着后面浓烟四起,惨叫之声不绝于耳,几乎没有一个不肝胆俱裂的。
裴元绍正在中军,被隔绝在谷内,眼看着两头被截断,前面的士兵往后跑,后面的士兵往前跑。裴元绍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以前,还可以依仗人多势众,总不至于有多么窘迫。
可是现在这种地形,有多少人都得被烧死!
不!
不能坐以待毙!
自从投到台骀帐下,其他友军从未败过,连大将军最为倚重的张郃都无法难倒自己,眼前这区区的曹军能奈我何?
裴元绍不甘,他知道愤怒和恐慌于事无补,于是静下心来苦想对策。
眼前一个个被烧的哇哇嚎叫的手下丝毫影响不到他的心境,一个又一个古代战争的案例从他脑海中掠过。
可是他找不到跟自己所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的案例,裴元绍是真的慌了,自从受到张角赏识以后,自己日夜苦读兵书,眼眶深陷,以至于看起来都有那么几分邪气。
最后兵法辩论,连张郃都不能奈何自己,更是令他急于战场立功。现在大将军给自己了这么一个机会,自己怎么能让信任自己的人失望呢?
左右思索,书中没有记载解决这种险境的办法。裴元绍摇了摇脑袋,他想到了一句话“兵无常形,水无常势。”
对,不能死认书,应该因地制宜!
裴元绍索性摒弃脑海中的各种战术、战法,他想到,对付火的最佳选择是用水。现在军中无水,但是地上的寒冰和积雪都可以当作水来用。
想到这里,裴元绍大喜,用尽所有力气,将命令传达出去,开凿冰凌,利用食器融化雪水。又令先登冒死攀爬到山上,一方面驱赶山上敌军,另一方面从山上往下抛洒冰凌和积雪,聊胜于无。
眼看方法凑效,火势渐小,青州军都看到了生的希望,更是用此方法,拼命救火。
正在这时,韩浩的第二步计划实施了,夏侯渊率领整个东阿最精锐的部队五千人,直冲向人心惶惶的青州军前部。
管亥是前锋,素有威望。眼看各部人马就要如鸟兽般被冲散,管亥挺身而出,带着数百亲兵直迎向夏侯渊,毫无闪避。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