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国一片欢腾,但杨山却高兴不起来。自从大家进了京城后,似乎一下子松懈了起来,以前那种锐意进取的劲头不足了。
由于在武昌和京所获财物甚多,太平军的高层开始追求起一股华美之风。卫兵的刀矛,都用朱漆画杆,并不实用,但看上去外表华美。所居宫室,到处都挂满了奢侈品,力求盛饰。所穿袍服,也都是上等的丝绸所做,相当华美。
杨山还听,辎重营化了好多金子给诸王做王冠。
这些都是不好的苗头啊,下未定,就开始享乐了,杨山非常的忧虑。
终于在这一,东王有时间见自己了。
杨山骑马赶到东王府,映入眼帘的就是数千名给东王府扩建的工匠。
“这是怎么回事?这府衙不是挺好的?怎么还要拆了重建?”杨山问旁边的一名兵。
“东王觉得不够气派,要建得更高更大一点,还要建望楼,立牌坊,不用这么多人也干不了这么多活啊。”那名兵回答道。
杨山一直在城外的军营候命,没想到城内会这么大战旗鼓地搞“面子工程”。
“怎么会这样?王府也这样扩建吗?”杨山担忧道。
“可不是,其他诸王都在建呢,王那边的工匠更多,只有翼王似乎只是添补了一些家用,没有大动干戈。”兵回答道。【】
“世子,请这边上轿。”一名东王府门口的侍卫发现了杨山,立刻过来打招呼道。
“怎么还用上轿?直接走不行吗?”杨山疑惑了,这可是一抬八人大轿。
“现在东王府规定不能在王府内骑马,这路又远,您是贵宾,还是做轿子吧。”侍卫面带笑容,客气道。
杨山很不习惯这么大的做派,但也只能按东王府的规矩来。下了马,让人把马牵到马房,自己上了轿,往东王那边去了。
进了东王府,杨山才知道为什么要做轿子,这里实在太大了,跟前世自己上的大学差不多大。各种庭院布置非常多,每走几步都能看到有工匠在里面修葺,都是极尽奢华之能事。
好不容易,走了半个时辰杨山才到了东王的议事厅。
“山,你来啦。”杨秀清也一改往日勤于政事的举止,罕见地把玩着满人留在京的一些奢侈品,什么扳指、玉带之类。他头顶的王冠非常显眼,是纯金制作,还嵌着不少红宝石,派头大极了。
“义父,这东王府太大了,想见您一面还得费这么大功夫。”杨山以前见杨秀清都在军营里,撩起营帐就能见面,现在见一面还这么多周折,他言下之意就是有点脱离群众了。
“哎,王府更大,我这东王府也不能太寒酸。【】本王也帮你选好了侯爵府,就是原来督粮道陈克让的府邸。那也是非常气派的官府人家,你一定会满意。本王这次召你来,也是想把这个好事告诉你,你就不用在城外的军营里吃苦了。”杨秀清拍了拍杨山的肩膀,这次杨山立了大功,果然没有辜负他的希望,赶在大军来之前就攻破了南京。
“父王,府邸这些都不重要,山这次来是为了和父王商量北伐之事。虽然我们攻下了南京,但尚未消灭清廷,我们一定要举全国之力全力北伐,打到北京,拿下咸丰,咱们国大业才算是功成名就。”杨山是知道历史的,当年国只派了两万人北伐,结果兵败,让清廷获得了喘息的良机。所以一定不能让悲剧重演,杨山决心自己亲自带大军北伐。
“哦?你打算带多少兵去?”杨秀清觉得山有点心急。
“当然是越多越好,清廷在北方势力还是很牢固的,咱们不可视,父王留一支精兵守好京,其他队伍都交给山。”杨山知道北伐的难度,北方的大平原无险可据,而且会遇到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当年林李两人的北伐军就折在此人的手里,绝对不能轻视。
“不要急,我刚派罗大纲去攻打镇江,林凤祥和李开芳去打扬州。北伐的事先放一放,咱们先得稳固京周边,再图其他。”杨秀清虽然也考虑过北伐,但如此兴师动众,他觉得没必要。
“父王,咱们还没有到松懈的时候,还希望能早日北伐,消灭清妖,已定江山。”杨山苦口婆心道。
“这个你就不要多了,本王心里明白,北伐之事本王会及早安排。你还是早点回去,把巧妹接到府邸,过几快活日子,本王也希望早日抱孙子。”杨秀清打趣道。
“多谢父王抬爱。”杨山的确是有些想巧妹了,这都好一些日子没见了。
“本王派去的稳婆西王娘怀孕了,可怜他一个寡妇带着遗腹子,你让巧妹没事的时候陪着她话。肚里的孩子要紧,朝贵他可就这么一根独苗了。”杨秀清有些伤感,萧朝贵是他的好兄弟,可惜没熬到南京,不然也可以享福了。
杨山一听怀孕,心里就是一颤,没想到洪宣娇这么快就怀了自己的孩子,“是是是。”山含糊地答应道,这有些乱啊,巧妹是自己的老婆,洪宣娇肚里是自己的孩子,这算什么关系啊。
“好吧,你先回去吧。还要告诉你个好消息,本王这两就要把封王的名单提交给王,你要封王了。另外你的官职也该扶正了,前军你带的不错,本王提议你来做又正军师,前军的主将。”杨秀清等于是让杨山接替了萧朝贵的位置。
“山叩谢东王提携之恩。”杨山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封王了,还能得到军师的职位。这个职位可是非常难啊,是个非常有实权的职位。
杨山带着喜悦告别了东王府。
随后杨秀清又接见了监军杨福清。
在聊了一些军务上的事后,杨秀清有意无意问了一句:“山在军中的评价如何?”
“那可是太好了,所有的兄弟都希望在世子麾下。”杨福清的是实话,因为杨山总打胜仗,立功还得跟着世子走,这也是军中的共识。
“哦,是吗?杨山在军中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杨秀清继续问道,但脸色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那是当然,您上次从中军拨给前军几个师帅打南京,现在他们都不肯回中军呢,都还要在世子手下做事。”杨福清并没有发觉东王的异常,继续回答道。
“好吧,你先下去吧。”杨秀清心里有些不太舒服,军中杨山地位如此之高,怕是大家只知世子,不认他这个东王,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山,你这么积极地要兵权到底是真想去北伐,还是有其他目的?”杨秀清自顾自地对自己,他对山开始有了一点提放之心。
等杨福清回去后,杨秀清拿出那个封王的名单,在上面改了改,原本属于杨山的秦王换成了秦日纲,而杨山被改封成了通王。虽然通王名字响亮,但毕竟是两字王,跟一字王还是有差距的,山的爵位实际上落在了秦日纲的后面。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