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了,都去收拾收拾,蓬头垢面的,再不收拾,可就认不出来了。” 三叔公勉励了一番就让姜成扶着他晃晃悠悠的走了,其实这老头儿身体不错,但他就是喜欢有人扶着他走,姜明也不明白他这是个什么癖好。 看着这些人,身上大伤没有,伤口倒是到处都是,一股凶煞之气油然而生,脸庞不复一个月前的稚嫩,都变得坚毅了许多。 看得出来,这一个月,他们在山里没少吃苦。 姜明的话就简洁多了,只见他背着手,看着这八个人,只是淡淡的了一句,“都还不错,有些长进,继续努力。” 他的话可远没有三叔公有水平,可这些人就吃他这套,姜明在训练他们的时候,可是很少夸他们,能从他嘴里听到一句“还不错”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回去好好休息,明把镇上的年轻人都组织起来,好好训练他们。 要不了多久,咱们清溪镇的麻烦就来了,但只要挡住这次麻烦,咱们姜家,甚至整个清溪镇,都会发生翻地覆的变化!” 这话,姜明是私下里对他们的。 他得罪了东城李家,这既是个挑战,也是个机会,要是能够打退李家,那清溪镇在整个东城都会有一席之地。 届时,姜家人也就不用像以前那样过得苦兮兮的。 “喏!” 这八人答应的都很干脆,泽被乡里,也是他们很乐意做的事情。 当然,想要过得滋润,也不是打败李家就行的,还要有支撑自己发展的产业。 姜明打的主意,是将李家的一座矿山抢过来,而后,以此为依托,形成属于姜家的武器作坊。 这是属于远期的规划,当务之急,还是要让整个姜家有足够的实力,有实力,才有资格去占据更多的资源。 再有十,楼观道的人就会来东城收徒,姜明要趁此机会,加入楼观道。 楼观道是这世间顶尖儿的大势力,远比什么行派要大的多,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宗肯定要比派大,而敢称道,自然需要更大的气魄。 只要自己加入楼观道,李家即便是咽不下那口气,也不敢真的拿清溪镇如何,姜明所谓的麻烦,就真的只是个麻烦而已。 按照往年的总结来看,每次收徒,楼观道在整个东城招收的正式弟子都不会超过三人。 他们对收徒的要求实在是太过严格,不是上品的资质,想加入楼观道实在是难之又难。 而上品资质也只是个最低要求罢了,按照通行的划分方式,资质分为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又会划分出三种,这种划分方式,是以吸收地灵气的速度为参照的,虽然漏掉了悟性这一项,但总的来,还算公平。 他们收人,一般年龄也不得超过十五岁,按照通行法,是过了十五岁潜力就了,但姜明私下猜测,十五岁过后,少年们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观念了,其忠诚度远不如从培养的弟子。 不过,这些东西姜明都是不担心的,他今年不过十一岁,资质属于上中水平,不是最顶尖的,但也是非常顶尖的。 至于那种最顶尖的,一般都是特殊体质,诸如先道体,黄金圣体,道衍之体一类的,这些体质,出现一个都会引起大波澜,每一个都强的离谱,堪为一个时代的最强者。 但这些特殊体质,千年都不见得能出现一个,没有任何势力,会拒绝上中资质的少年加入的。 隔,姜明找来二狗子,此人进步非常快,姜明也要按照以前的,帮他找个去处了。 “二旺叔,请坐。”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姜明给二狗子倒了杯茶,招呼道。 被他打理了一番的院子要比刚醒来那会儿要好多了,在院子里移栽了两颗果树,又安置了一套石桌石凳,虽然,却也有些隐士的味道了。 面对姜明,二狗子还是有些拘束的,手里捧着茶杯,只坐了半个凳子,等着姜明话。 “二旺叔,以你现在的本事,完全可以去参军了,你想过去哪里没有?” 不耐烦无谓的寒暄,姜明开门见山。 “我也在考虑,但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二狗子苦笑道。 他对自己身处的环境都缺乏了解,又如何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你有两个方向,往北一千余里,那里是人族和妖族厮杀的最前线,那里战斗最残酷,但成长最快,前途最广。 另一个方向,是从东城出发,一路向东,越往东,就越繁华,偶尔有战事,不过是些剿匪,维护治安一类的事情,这个方向胜在安全,但你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出头。 如何选择,你自己决定吧,再者,无论哪个方向,都是路途遥远,各种情况都层出不穷,你也要有所准备。” 这是个很让人纠结的选择,他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越往东,就越繁华,谁又不愿意去繁华的地方呢? 去了繁华的地方,也不一定就非要参军,干什么都能活下去。 要是去北边和妖族厮杀,想成长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不心就会死亡。 对别人来,这是个很好选择的问题,往东走也就是了。 但二狗子却是不甘心的,他那么努力的学习各种本领,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上阵杀敌,搏一个光宗耀祖吗? 本能让他选择往东,野心却在促使他往北,一时之间他也难以下定主意。 c☆看.正}j版章节k@上b}# 最后,只好一脸祈求的问道,“明哥儿,你觉得我该去哪儿?” “从普通人的角度看,你应该往东,有本事的人在哪里都能够崭露头角。 但从一个有野心,且学了兵法的人的角度看,你应该往北,只有去了北边,你学的兵法才会有用武之地,才能够将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才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 《左氏春秋》你也看了,想一想,若是有朝一日你的大名也被写进史书,该是何等的荣耀?! 该分析的我都给你分析到了,如何选择就是你的事情了。 不过,我给你个建议,无论去哪里,《左氏春秋》这本书一定要多看看,你能从里面学到许多的智慧。 如果要去参军,《六韬》这本书也一定要带着,我对兵法的理解也不过是一点皮毛罢了,等真正上了战场,你就能更深刻的理解兵法中的要义了。”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