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君知臣,贤父知子,先帝的遗志既然这样,我这个做儿子的服从!” 赵高不以为然,放下架子,凑上前去: “不对!现在能够左右下命运的只有你、丞相李斯和我三个人,如果我们三个同心协力,让你登上帝位,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哪里使得,”胡亥推辞,“父命难违,那是抗旨不遵,这样岂不把我置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地了吗?” “非也。”赵高打断胡亥,“历来贤臣保明君。你聪惠灵敏,为人机警,有帝王之材,你父的帝王之材全部承袭,可谓明君。你兄扶苏,虽为人老实,但过于迂腐,为帝王其材还差些。” 他极力劝诱胡亥。胡亥起初犹豫不决,最后还是答应了。 赵高接着又到李斯那儿。对李斯的服有一定难度,赵高早已想好了计策。 “始皇帝给扶苏的诏书尚未发送,发动军队的令符和皇帝的印玺,都在胡亥手中。太子属谁,只看丞相你和我作何安排,你意下如何?”赵高先发制人,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并不回避。 李斯瞪着赵高,十分惊奇,更多的是生气。 “你的话无异于叛国,你怎么能想出这样的事来。先帝的遗志,并非人臣所能左右的。你为人臣,就应以先帝的遗志为准则,不容篡改,你若自行改动,就犯了欺君之罪。” 李斯强烈地反对。赵高立即反问: “丞相,你觉得自己的才能,能胜过蒙恬将军吗?就下民心来看,也一定是扶苏较能获得众望,你不是吗?”赵高完全是有备而来,并不害怕李斯的责问。 李斯听到这番话,脸上表情非常奇怪,却也在赵高意料之中,他回答: “我当然无法胜过蒙恬。蒙恬战功累累,现又戍守边关。哪里是你、我可比得的?” 李斯尚未答完,赵高接着又先发制人:“在秦国,尚未有人能经历二代君主而仍保有大臣的地位。扶苏即位的话,一定会起用蒙恬为丞相,而李斯你就会尝到失败的滋味,为了避免这样结果,就应该立胡亥为继承人。”他想巧妙地服李斯。 李斯心中一震,这一击正打在李斯的痛处。李斯不能不顾及到自己的前途。 李斯念及始皇帝提拔之恩,起初拒绝参加这项阴谋。两人针锋相对地争论了许久。 最后,李斯不堪诱惑,终于屈服。 李斯含着眼泪仰叹息道: “唉!生此乱世,求死不得,就苟且偷生吧!” “苟且偷生”的还是较为好听的,李斯本被胁迫,却也受人误解,也在他不能主张正义。 于是,胡亥、李斯、赵高三人合谋。李斯伪造立胡亥为太子的诏敕,并是始皇帝在沙丘给他的。接着又把遗诏密改成“扶苏,朕正在巡幸下的途中,意欲寻访各地名山,并祭祀诸神祈求长寿。你和蒙恬将军率领着几十万军队,在边境和匈奴作战多年,至今并未立下任何功绩,而士卒损失惨重。不仅如此,你还经常诽谤朕的施政,真是不肖!为了弥补你的罪过,你就用这把剑,和蒙恬将军一起自刎谢罪吧!” 这封诏书上有皇帝玉玺的封印,扶苏万万想不到它是伪造的,对于父王如此的命令,他感到十分意外。当他拔剑想自刎时,蒙恬立刻制止,并要他再度请命。扶苏却父命不可违抗,就毅然拔剑自刎了。 蒙恬坚决不肯自刎,于是被监禁于阳周(陕西省定西)。 几个月后,在狱中服毒身亡。 扶苏自刎而死及蒙恬被捕的消息,传到胡亥的耳里,他们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时气仍然很炎热,始皇帝的尸体很快就腐烂了,臭气四溢。他们费尽心思地掩饰臭味,并匆忙地赶回咸阳。 九月,回到了咸阳,赵高立即发布始皇帝的死讯,并将始皇帝遗体安葬于骊山。胡亥即位,称二世皇帝。 此时,赵高一跃而成为郎中令,与李斯共同管理国政。于是,这一项阴谋大功告成。 但赵高怕阴谋被揭发,于是进言二世皇帝,将皇族、贵族等处刑,以断绝祸根。变成傀儡的二世皇帝,不知这是赵高的诡计,竟然应允。 赵高一手遮,捏造出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使得二皇子、十皇女,和无数的贵族被处死。咸阳城内外,每都有处刑的血腥场面。 这时李斯深深后悔参与这项阴谋,但为时已晚,因为李斯也难逃赵高的毒掌。 于是,朝政完全沦入赵高手里,而二世皇帝每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从不过问朝政。 营建阿房宫的大规模工程仍然在继续进行着。于是,租税日重一日,征役不停,朝廷律法也愈来愈残酷。 秦朝的独裁统治,变成血腥味十足的恐怖统治。 一场大规模的民变处于萌发之中。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