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七年,六月二十二日,辰时一刻。虽是六月时节,可却依旧黑着。 “今日的有点怪。”贺顺注意到这点。 “你没觉得最近的亮的越来越晚了吗?”李鸿基回道 “那倒没。不过话回来,你真的要一起去?” “那是自然,这次如果没有打出点名堂来,怕是这辈子都没有这种机会了。再不行,我得自成一派去咯。”李鸿基笑道 兴化府练兵场中,六百八十九人已经集结完毕,吴三桂站在宣讲台之上。 场内所有人都分发到了一条白色布条,准备将布条系在大臂上。 按往年,六月的福建是快到整年中最酷热难耐的时候。但是今年却不同,东南的风时常吹带着凉意袭来,好似初春的微凉。 昨夜的贺顺已考虑了整晚,此战过后,将上林府提亲,与离过着男耕女织的乡野生活,不再追逐着吴三桂,去报那仇。他在船上与贺嘉谈话之后,心中再也泛不起一丝波澜。既然这世界原本就与自己无关,那自己又何必去做那些无谓的事。既然重生,何不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打打杀杀的日子上辈子当锦衣卫时已经尝够了。 只是想到颖儿,他心中怀有愧疚,他明白颖儿的心意。可真爱与好感同时摆在面前,贺顺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前者。 贺顺想了想也可笑,自己至今还没有问过颖儿的全名。 而陈亮,却是另一幅面孔,自从黑市归来,他总表现的十分怪异。不过大战在前,没人注意罢了。 吴三桂见众人集结准备完毕,深呼吸一口气,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战前训话。 “今日之前,你我都是这苍茫大地的一粒尘埃,来时无名,去世孤独。你我只是百家姓之后无关紧要的一笔,与人相似,又无人记得。而今日之后,你我的名字将刻这校场门口的青石碑上,流芳万事。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人间沧桑数十载,不就是为了在这留一名,证明自己来过。我已向祈过签,上上签,签上只有八个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日,我们必定能血洗金厥山,替自己在这世留一名!” “留名!” “留名!” 口号声响彻整个校场。 启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午时三刻,剿倭军正是从兴化府城内出发。 沿街的百姓并没有想象中感恩戴德,欢欣鼓舞的去欢送这批人。许多人站在自己门前,亦或路旁,带有一点冷漠意味的看着这些人。 许多人眼里,这些即将要出发的人就和当初头几批去金厥山剿倭的人一样,去送死,不禁发出叹息声。 有些人见到剿倭军中有人推着十一门火炮,带有期望的对着身边的同行人道“这么多火炮,看来这次有戏了。” “有什么戏,你忘了,前几日不还有海盗推着火炮来攻城,这火炮动静挺大,可有个屁用,城墙的砖都没打下来一块呢。我看呐,这与其去送死,还不如咱们都待在这城里,锁好大门,跟倭寇耗着。时间久了,倭寇也得回乡不是,自然就不费一兵一卒的将倭寇打回老家了。” “对对对,世兄得有理。” 金厥山,距离兴化府约有九十里地,午时出发,亥时至。 军队到达离金厥山还有三里地的燕霞坡时,陈亮提示吴三桂到达了预计的地点。 吴三桂下马“贺顺,你先行上前打探下倭寇动向。” “陈...”吴三桂犹豫了一下“李鸿基。” 李鸿基有点不敢相信吴三桂会突然叫自己,没反应过来。 “李鸿基!!”吴三桂第二次叫道 李鸿基这才反应过来“是。” “你和这张保留下的兄弟,去船上配合着。”是配合,多半是监督,到底,还是不放心一个海盗头子的话。 李鸿基答应的很干脆,跟着张保的人就走。 不到两刻钟,贺顺便回来。 “怎么样?”吴三桂问 “一切如我们所知的一样。” “好,传令下去,盾牌兵上前,炮兵紧随其后。” “是。” 二十名士兵手持八尺高木板藤条混杂制成的盾牌一字弧形排开,紧挨在一起,形成一堵坚固的人墙。 另外二十二名士兵两人一组,排成两排共十一门火炮队紧随其后。 “出发!” 先头盾牌兵抬起手中盾牌缓慢前进,其余的人紧随其后。 今年六月的与往年大不相同,冷。午时太阳高照,还没那么冷的感觉。但是这深夜,冷的士兵们都快有种错觉,现在已经到了腊月寒冬,进军的路上还有不断的海风从不知道哪里的地方吹来。许多人都微微发抖起来,牙齿打起寒颤,也或许是大战在即的紧张。 贺顺的眼睛意外的飘进了几点白色的东西,他没在意,眨了两下,并没有任何的不适感。 倭寇大营的大门在山脚下,整个大营建在一条笔直的斜山坡上,大约有一千米的海拔。 大营门口放着许多消尖的竹子做成的拒马,这里的拒马没有守城池用的那么粗大,稍微细,刺多,更多的是用来防步兵推进。拒马很多,占据了整条通往大营门口的路,中间只有留着一条道,仅够三人并排通过,到达大门处。 吴三桂看着不到两里地外的大门,心中估算模拟了一下。 传令士兵继续推进到拒马前,站在最前的二十盾牌兵举起盾牌,整个侧身手臂抵住盾牌,盾牌略微倾斜,使得盾牌与这斜坡呈现九十度,垂直于地面,盾牌底部离地越一拳距离,二十士兵就这样走在最前,缓缓推进。 身后的两排十一门火炮紧随其后,推着炮车的士兵弯着腰,尽量让身体低于过前方盾牌。 就当大队要推进至拒马前时,因为月亮变更了方位,一下子将吴三桂部队暴露出来。 大营门楼上的哨兵立马吹响了信号号角,另一边的哨兵冲放了一响冲炮。 顿时,刚才还是星星点点火光的倭寇山寨,一下子全亮起火把火盆。 不一会,大营门楼上闪出一排举火铳的倭寇,正在装弹瞄准。 “放信号!”吴三桂对身后的人叫道 陈德忠立刻拿出三发烟火弹,冲发射出去,三发烟火飞升上,在空中炸出绚丽的烟火。 “炮兵准备!”吴三桂大声命令道 炮兵马上将第一个已经填充好弹药的子炮装入炮腹之中,将炮口抬高。 “开炮!”吴三桂一声令下,第一排炮兵点燃子炮火门,炮身猛然向后一缩,随即喷射出弹炮。就在炮弹发出时,第二排炮兵也立马点燃子炮火门,十一发火药弹前后相继发射出去,飞跃三百余米,直射倭寇大营。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