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来没有任何线索,在魏定真眼中,李一利仿佛消失了一般安静。
名震京都的那名黑甲指挥使,似乎只是徒有虚名。
但此时的李一利,在魏定真眼中宛如一头静伏的猛虎,终于发现猎物,周身都散发出力量的气味。
魏定真没有肯定的回答。
“晚辈只是有这个怀疑,并不确定。”
李一利心中则豁然开朗。
李府失火,惊动白老将军来救火。
区区一人之力,对救火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但白老将军还是来了。
白府显然做出这样一副姿态,在告诉李府,纵火之事与白府无关。
那有底气来李府示威的,就只有天工馆与上卿府了。
天工馆有求于李一利,当时李一利正在帮天工馆抓人,因而天工馆也不会在那个时候得罪李府。
至于上卿府,根本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警告别人。
上卿府掌管大风朝几乎所有政务。
如果要警告于人,只需出一纸任免,或者在即将来临的年末考核中,做出点态度即可。
偏偏上卿府屡屡拒绝李一利,担任京都指挥使,就是拿李府失火作为借口。
这让上卿府的行为变得有些可疑。
因此李一利蛰伏多日,静候良机,终于等到刺客一事。
如果李一利能破刺客一案,有皇上的表态,上卿府就不好再反对。
却不料,刺客一案竟然与李府失火可能有关系。
李一利凛然道。
“你且把怀疑之处讲来,刺客究竟是何方神圣,连皇宫都敢擅闯。”
“世叔那夜将晚辈接回府中,可知道晚辈是从何而来,又因何昏迷的吗?”
话已至此,魏定真不得不将东林岭之事说出。
只是如此离奇诡异的遭遇,说出来,又会有谁能够当真呢?
而且李府看似与魏嵩关系非常,但当面对的人可能是太祖与皇上的话,李府又会偏向哪方呢?
种种顾虑仍然埋在魏定真心中。
于是他口风一转,将那日方韩山所说的仙人故事,添为自己的遭遇讲了出来。
魏定真只说。
在东林岭中不慎遇到山贼,逃跑途中又恰逢仙人,然后昏迷不醒的出现在京都尘安城外。
如此无稽之谈,在平常只会当做笑料,或者酒后诳语。
不过魏定真讲完仙人故事后。
李一利眼中尽是狐疑之色,李老将军却是另一副表情,像是早已听闻仙人之事。
李一利的口吻,似乎是在跟魏定真确认他所说的内容。
“你是说,仙人将你送回京都,那群山贼也追到京都里来,甚至潜入皇宫就是为了刺杀你?”
“其实晚辈觉得,他们并不像是要刺杀,而是想从晚辈身上得到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值得他们如此胆大妄为?”
“晚辈也倍感疑惑,莫不是要把我的心掏出来吧。”
魏定真嘿嘿一笑,将那枚铜扣,用委婉的方式隐去。
李老将军曾经见过太祖,也可能去过大风阁,此时将铜扣拿出来,将会发生无法预料的变故。
十八年的时间,足够一代婴童长大,也足够让人们遗忘前一个时代的人。
哪怕那个人,曾经开天辟地,建立不世之功,也终将被记忆淡化成一个符号,可有可无的摆在楼上。
一旦出现与那个人有关的事物,就会引发一场浩大的争执,甚至演变为一场灾难。
李老将军终于对这件看似荒谬的事表态。
“仙人传闻,太祖晚年已有之,据说影姑娘就是仙人送至太祖身边的。”
影姑姑竟然也与仙人有关。
听到这个消息,魏定真又惊又喜。
接下来李老将军的话,再度刷新了魏定真的认知。
“传闻太祖晚年迷恋长生之术,便有仙人将影姑娘送来,那仙人就是从东林岭而来。”
得到李老将军的确认,魏定真确信,方韩山酒后所言并非诳语。
李老将军最后道。
“太祖两年后驾崩,先帝将影姑娘留在宫中,也不过在位十六年,可见长生之术与仙人之事,不过虚妄。”
“可惜,总有太多世人沉迷虚妄,不可自拔。”
李一利附和着感叹起来。
随机又将话题拉回,问起魏定真。
“你仔细回想一遍,身边有什么东西会引人垂涎,冒死入宫。”
虽然李一利也觉得李老将军言之有理,并不相信长生之术,还有那仙人故事。
但世上总有人愿意相信这些茫茫然的事情,并且为此付出金钱与精力,甚至付出生命。
说来也是讽刺。
明明是怕死才寻求长生之术的人,却会为此付出生命,只有沉迷其中的人不曾醒悟。
魏定真摇摇头。
“晚辈着实想不出来,不过昨夜追刺客到大风阁附近,我怀疑,刺客可能想进入大风阁取什么东西。”
不过他却将话题往大风阁引去。
大风阁乃太祖所建,魏定真相信,以李老将军与李一利的智慧,很快就能将此事与太祖相连。
“大风阁。”
李一利念出三个字,忽然不说话,问询似的望向李老将军。
本朝名为大风,取自太祖所领大风军,大风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平日里除了皇上,任何人不得擅入。
就算皇上要登上大风阁,也需沐浴更衣,肃穆庄严。
除此之外,能随皇上一同入大风阁祭拜的,只有风尘十八将的后人,与上卿府的首卿。
军中亦有许多人仰慕太祖功绩。
往往仿照大风阁,在营中最北处帐中,设一座三层小木楼,以为供奉。
要调查刺客一案,看来需要登上大风阁查看,这件事必须征得皇上认可。
还得由皇上带领才能进入大风阁。
李老将军沉思片刻,低吟道。
“大风阁之重,重逾青天,老夫得亲自去一趟,你俩收拾一下,等候皇上召见吧。”
李老将军即刻起身,驾车入宫。
李一利带着魏定真从后门,上了另一辆并不起眼的马车,往指挥使衙门而去。
车上备有两副白色连帽披风。
马车停在指挥使衙门外,在两名贴身禁军护送下,两人快步进入大门。
魏定真再次回到指挥使衙门,不由觉得恍如隔世一般。
八年前,魏嵩初任京都指挥使,魏定真曾随父亲来过一次。
后来自己离京八年,第二次却是被天工馆的牛贲,抓到指挥使衙门大牢。
今日里,又是随着有望成为下一任京都指挥使的李一利,一起秘密来到衙门。
魏定真忽然提起一个人。
“世叔,那夜将晚辈救回京的禁军就在衙门里,我想去见他一面,以表谢意。”
“那人姓潘,名皮皮,倒是个机灵的人,不过你速去速回,不可误了大事。”
真正与李一利做事,魏定真才明白,为何父亲对于李一利大加赞赏。
不仅心思细腻,行事周全,而且记忆超群,办事果断。
如果早点遇到李一利的话,魏定真肯定会乐意在他手下从军。
李一利换好衣甲,嘱咐完身边禁军,先到存放档案的地方查阅卷宗。
潜入京都的刺客肯定不止一人。
就算关于斥候的卷宗已经被毁,但是指挥使衙门八年来,也累积了许多卷宗,李一利希望从中找到类似的卷宗。
潘皮皮见魏大公子前来,不禁喜出望外。
满脸热情的凑上来。
“我就知道大公子你逢凶化吉福运齐天,听说您现在太子那里做事?”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