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爱你们呦~48时之后可看 四阿哥要置办产业,想要挑一个忠心的人过去,吴嬷嬷便自告奋勇,表示愿意为四阿哥分忧解难。 吴嬷嬷在四阿哥面前还是有几分情分的,只是是四阿哥回到德妃身边后,原先服侍他的人这些年都被找了各种理由调离,如今都是德妃安排的人,所以仅有的幸存者吴嬷嬷难免受到排挤,在乾西五所处处插不上手,过的郁郁不得志。 一听四阿哥要置办产业,她便干脆提出出宫,帮四阿哥看管。 翠碧和翠玉原本没到年龄,本不该跟着出宫,只是她两在宫中如同吴嬷嬷一样过得不如意,便商量着一起出宫侍候吴嬷嬷,省得受上面的宫女太监欺负。那年四妃一起掌管宫务,宫里开放宫女,德妃手指一勾,两人也跟着出来了。 到底四阿哥也是德妃亲生,就算两人再生疏,四阿哥一求,德妃还不得帮儿子描补全了。 她俩是婢女,但实际上是属于四阿哥的婢女,不挂在四阿哥名下,也不能这么年轻就出宫,只是四阿哥还没有开府无法安置,所以才放在庄子上先侍候吴嬷嬷。 翠玉一直做着四阿哥开府,她也能跟着进府的美梦,她深信自己一辈子不可能在一个庄子上蹉跎。 她不像翠碧那个傻瓜,看着精明,然而脑袋里全都是浆糊,看待事情又悲观,以为自己整面对泥腿子,以后也会嫁给泥腿子,自己把自己吓的不清,才会一步错步步错跑去勾引主子。 没被当成刺客直接宰了,已经是主子仁德。 翠玉哼了哼,随即走出门。 还有那个一直跟在翠碧身后的跟屁虫,没想到运气那么好,她还没有想着对付她,没想到就找到了家人,还愿意马不停蹄的来赎她。 翠玉心里不是滋味,她绝对不是嫉妒,绝对不是嫉妒自己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家人? 敏宁和安父一起被带进了吴嬷嬷的院子,走进屋后,敏宁看着屋里多出来的人,突然一怔。 林管事怎么过来了? 安父扫了一眼屋子,就将目光对准了上面的吴嬷嬷,他客客气气的先做了个揖。 林管事先回了,吴嬷嬷也跟着回礼,然后对敏宁,“翠花,先给你父亲看座。” 敏宁扶着安父在一把椅子上坐下,她站到安父身后。 翠玉给安父送了一杯茶,安父谢过,然后抬头对吴嬷嬷,“这位嬷嬷,我是敏宁的阿玛,这次来是想给敏宁赎身。” “赎身?翠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记得你被送过来时,可是找不到亲人?”吴嬷嬷问向敏宁。 敏宁站出来,对吴嬷嬷声解释,“嬷嬷,是这样的,我也是前段时间才发现自己是京城人氏,只是在时候被拐到江南。这次阴差阳错又来到京城,我发现对京话感到亲切,就努力回想,最后想起时候家胡同里那座寺庙的名字,这半年来每月进京都去打探那座寺庙在何处,也就是在昨打听到到了。今日我告假正是想去找找,原本没抱希望,没想到家人还在那里。” 吴嬷嬷点了点头,她也是才知道翠花一直在寻找家人,没想到还真被她给找着了。 “这也算是一件大喜事。” “不过……”她拉长了话音,沉吟起来。 安父和敏宁的心都吊了起来。 吴嬷嬷看了看两人,为难道,“这事有些不好办,翠花当时只是人被送来,卖身契没一起跟过来……” 安父突然站起来,义正言辞道,“那该怎么办?我女儿她是旗人,将来要参加选秀的,只因时候被拐,现在身份变成贱籍,我是无论如何都要将她的身份改回来。” 吴嬷嬷面色当即严肃起来,她还真没想翠花还有这一层身份。若单纯只是旗人,她当然不会在乎。但事情却牵扯到选秀这一事上,那就不得不让人重视了。 按照朝廷规定:在旗旗女必须参加选秀,只有选秀落选之后才能自由嫁人。 虽然她不认为敏宁将来能有什么大造化,但毕竟套上了未来秀女的身份,就不是普通的奴婢可比。要是被人扣上一个强迫秀女不得赎身这个罪名,那就糟了,很容易牵扯到四阿哥身上,甚至被人拿来攻讦四阿哥! 因失大,未免太得不偿失了! 人自然是要放的,只是怎么放人还得有个章程。 吴嬷嬷转头问向林管事,“当初主子把人送过来时,有留下交代吗?”她这话的意思是问林管事,敏宁有没有另一层身份?比如暗示这人将来是要收房的。 林管事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摇摇头,,“当时是苏公公送人过来的,后来我问了,是大阿哥送给你咱们主子的,主子也没放在心上,随手将人放到咱们庄子上,还给碗饭吃就行。这么长时间,主子也没见主子问起过,应该是早把人忘了。” 吴嬷嬷一听,便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不知道这人,她可以随便处理。 安父正眼巴巴的看着,敏宁听得似懂非懂,她隐约知道跟她有关。 “可以让你们赎身,但是卖身契在我们主子那里,得禀报之后,才能将卖身契还给你们。” 吴嬷嬷和林管事声商量了一下,然后对敏宁父女俩宣布。 安父又喜又急,他忙问,“还请问贵主子是哪个府上的,也不劳烦嬷嬷,在下亲自上门去求。” 吴嬷嬷吓了一跳,慌忙摆手,“主子现在不在京城,你不用做无用功,这样,你今日先带翠花回家去,留下一个地址,等主子回来我向他讨个情,我派人通知你们过来拿卖身契。”她也没提赎身银子的事,显然那点银子没放在心上。 而敏宁这方也没有提及,明白这赎身的事得将卖身契取回来才能谈。 安父无法,不过能将女儿带回去也算是一件喜事,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甘心,“那请问贵主子何时才会回京?” 吴嬷嬷敷衍道,“总之过年前会回来的。”她想着尽快将人打发走,免得异想开去求见四阿哥,别主子现在不在京城,就是在,难道还能让他去敲皇城门,只为讨要一个丫鬟的卖身契? 作为奴才,自然不能用这些事去打扰到主子。 “翠花,你回自己屋里收拾收拾,就跟随你阿玛去吧,到时候卖身契从主子那拿回来,嬷嬷我再让人通知你们。” 吴嬷嬷索性直接跟敏宁,免得安父又口出什么惊言来。 敏宁感激的上前蹲身,“是,嬷嬷。” 安父还有想在什么,敏宁连忙扶着他往外走。 等人走了,吴嬷嬷和林管事相视一眼,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总算是走了。 安父被敏宁扶着出门,很快就背挺直,拨开敏宁的手,见女儿还有些傻傻的,他笑的畅快,“傻女儿,是不是觉得我和刚才不一样?” 敏宁瞪大眼,何止是不一样?刚才要是也这么精明,吴嬷嬷哪里会不耐烦的打发他们走。 安父看了看左右,见没什么人,他才声的教女,“我要是不那么胡搅蛮缠,人家怎么会这么容易打发我们?” 谁不知道这汤山的庄子没有一定身份根本保不住,更何况是占地这么大一块,他也知道想要去见人家主子是异想开,不过不妨碍他拉大旗作虎皮,果然人家瞬间看低了他,也同时将敏宁看低,完全当她可有可无,不然也不会在卖身契都没有拿回来前,就让他将人先领走。 一看就知道不愿意与他家扯上丝毫关系! 敏宁囧了,敢情她阿玛也知道自己刚才胡搅蛮缠啊! 见安父得意洋洋,敏宁洒然一笑,果然不能瞧普通老百姓的智慧,就连阿玛也懂得先示敌以弱,她还真以为他会和她哥哥的那样先礼后兵呢。 事情这么顺利也是敏宁没有想到的,带着父亲去了她那屋,看着满屋还在通风的肥皂,安父傻了眼,“敏宁,你这屋里都是什么东西?” 敏宁找出一块方布来,让安父将肥皂都收到布上,她自己则钻到床板下挖自己藏起来的私房钱。 安父忙着将肥皂一块块在布上垒起来,敏宁抱着一个沾满了泥土的坛子从床下钻出来,等她掀开坛盖后,他有些不敢置信,“你从哪里攒了这么多钱?”满坛子都是铜钱,看起来挺重的! 敏宁那下巴指了指肥皂,“呐,全都是卖那个东西赚的!” 安父一听,明白了肥皂的价值,忙跟宝贝似的将肥皂心的包起来。 敏宁将一贯贯铜钱系在腰上,然后用衣服遮住,安父捡了几件衣服塞到包裹里,然后将包裹抱在怀里。 就这样父女俩,一个背着大大的包裹,一个弓着腰,慢慢的往庄外走去。 等坐上了车,马车跑远,两人才松了口气。 而就在这时,敏宁懊恼的拍了拍脑门,“糟了,忘了留下家里的地址。”她又将头伸到车外,这里距离庄子已经很远,只能看见模模糊糊的影子。 安父看着女儿笑眯眯的,“放心,我有将门贴留给门房。” “……听以前是伺候过太皇太后的,后来太皇太后甍了,慈宁宫留不下那么多人,便自请出宫。出宫后不是没有王府聘请她作精奇嬷嬷,不过她老家还有人,不想掺合进后宅里便回乡去了。别的没什么,就是性子软,对家人没什么防备。” “这些年里积蓄陆陆续续被侄子骗去,如今被掏空了侄子却翻脸不愿意养她,她看透了侄子一家的嘴脸,宁愿回京讨生活,也不愿意在家乡再面对那些人。这两日才刚进京,听一直在托人和进府做精奇嬷嬷,不过这会儿每年都有嬷嬷出宫,已经不像当初她刚出来那会儿急缺人……” 这一日安父得到消息,丢下大儿子一个人作坊里,他跑了回来,将这事迫不及待的给敏宁了,还将对方的情况明明白白的清楚,然后观察敏宁的脸色。 “阿玛是这样想的,先领回来让她教你几年,若是她能一心一意教你,以后咱家给她养老。你觉得怎么样?要是你同意的话,阿玛就把人领回来。” “人家能看上咱这地方吗?” “怎么不行?咱把咱这的条件清楚,承诺以后给她养老,省心没什么勾心斗角,不比在那大宅门里日子过的差。” 敏宁笑着给安父倒了一杯热茶,道:“那我听阿玛的,等嬷嬷请回来,我会用心跟她学。” 安父听了,搓搓手高兴的不得了,“那行,阿玛这就给人家回复。” 这话音刚落,外面院子大门就传来砰砰敲门声。 安父回头喊了一声,“来了!”然后对敏宁,“回头阿玛就去佐领家想这件事给办妥,你在家等着啊。”完就急忙起身往院子里走。 门被拍的嗵嗵响,外面传来安父的大喊声,“来了,来了,外面是谁呀?” 敏宁示意青前去外面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这大冬日,谁都不愿意出门,哪来的人过来拜访? 敏宁一边猜想,一边走到门前细听外面的动静。 “请问这里是安老爷府上吗?”一个听起来格外苍老的声音响起。 “老爷不敢当,鄙人确实姓安,还请问老丈找我是有何事?”安父声音带着疑惑。 “哦,老汉是汤山那地的村民,今日进城有人托老汉给你带个口信,你们之前求的事儿已经有了结果,让你们最近有空过去一趟。” 这话的语意含糊,但安父却是大喜,忙要请人进家喝茶。老汉推辞了,只道:“喝茶就不必了,老汉也是顺路过来给你们带个口信,进城还有事要办耽误不得。”着就告辞了。 青在院子里还在为两人话里的意思而一头雾水,她刚来这个家不久,对于家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只觉得自己家姐与普通人家格外不同,但具体到哪里不同,青又不上来。 这头安父高兴的往敏宁房间跑,“敏宁,好事,大好事!” 敏宁见安父进来,忙给身后青使眼色,青立即避开往厨房走。 安父他兴奋色也收敛了些,不过他还是很高兴,“总算是可以把你的卖身契拿回来了。”然后他摸了摸敏宁不过刚及肩的头发,笑的很开心,“等把你身份改回来,在家呆上几年,这事我们不,就没人知道。” 敏宁微笑,“阿玛,劳您费心了。” “阿玛这就雇车子去交你的卖身契拿回来。”安父有些等不及了,完就要转身。 敏宁忙叫住他,“阿玛,我跟你一块去。” 安父摇摇头,“女儿,这事你别沾了,阿玛会帮你办好的。”等卖身契拿回来,再使些银子到府衙消去,以后那个身份就消失了,反正他女儿被拐前的户籍一直还在。 只要将那贱籍一消,他女儿的人生重新回来,以往的经历只要没人去查就没人知道。 他倒并不是嫌弃女儿做过婢女,只是得为女儿以后着想,若是这段经历被人知道,女儿就不好人家。 他之前可是跟胡同里的邻居们了,女儿被拐后被一家人好心收养,长大后养父母去世,她才找回家。 不管别人相不相信,自家人还是得统一这个口径。 等过了年,再换一套大点的房子,搬离了原来的邻居街坊,就更没人知道这些事了。 其实现在他们家赚的钱就够买一套大宅子了,就是因为没有等到那边庄子的答复,所以才没有想起买。 想到这一点,安父觉得是时候找牙行先寻摸着,等有合适的宅子立即就搬。 敏宁得到安父的拒绝也不气馁,她将自己的打算全盘托出。 “阿玛,这一年多来女儿受到吴嬷嬷不少照顾,不仅没有受过打骂,还吃喝不愁,分的活儿也轻便,还有这次要赎身的事,她更是没有为难我们,算是帮了我们大忙,女儿想告别之前,亲自去拜谢她,算是全了一份恩情。” 安父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对咱家有恩的是应该要报,走之前拜谢一下也是应该的。 “那行,阿玛这就去雇车子,你在家寻摸着带点东西过去,去拜谢人,总不能空着去……” 敏宁带了两块香皂,又寻找家里有的带上了些。当然她没有太显摆,这份礼单平平常常,就是两块香皂挺有意思,毕竟这个时候香皂已经被炒起来,价格倒不高,但平常人根本拿不到。 安父雇了马车,敏宁跟着上了车,车把式将皮鞭一挥,马着哒哒往城外走。 到了汤山的庄子,见到吴嬷嬷敏宁没有话,而是由着安父开口。 安父一开口就了一大堆感激的话,的吴嬷嬷都有些头晕眼花,最后她不得不出口打断他,“这也是主子心善,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还有主子问你们银子够不够,若是不够就给你们免了。” 安父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够够够,家里这些年还存了些积蓄。” 吴嬷嬷只收了他们五两银子意思意思,这原本就是卖身契上标注的价格。 等拿回卖身契不论是安父还是敏宁都松了一口气,这一张黄纸代表着她的命运,如今终于回到自己手中。 这让敏宁不由想起一年前的事儿,若不是碰到了那个少年,她的下场还不知道得有凄惨,肯定得费更多功夫脱离那等肮脏地方。 “吴嬷嬷,不知道我能不能亲自拜谢一下主子。”安父再次与吴嬷嬷一些感激的话,一旁的敏宁突然开口。 她倒是没有其他想法,只是单纯的想感谢一下,感谢对方挽救了她被卖入烟花之地的命运。 吴嬷嬷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突然笑了,眼神中笑意不达眼底,她婉拒道:“自庄子建成以来,主子就来过一次,我们这庄子只是主子最不起眼的一项产业。” 敏宁听懂了暗示,这是这庄子的主人没把庄子放在心上,更何况是庄子上的一个丫头。 她倒也不失望,原本就没有过希望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如今得到拒绝,敏宁也放下了心思,拜别吴嬷嬷后就随父亲回去了。 转,安父就将那位姓石的精奇嬷嬷给带了回来。 石嬷嬷是满人,瓜尔佳氏,原籍在辽东。 这个时代的满人习惯给自己起个汉姓,比如安父,他满姓安佳氏,汉姓简略为安。 再比如皇太子妃,她汉姓为石氏,被封为皇太子妃才改为瓜尔佳氏。 石嬷嬷和皇太子妃是一个祖籍。 “奴婢和皇太子妃那一脉已经相隔甚远,哪里能攀上关系。”当敏宁好奇问起时,石嬷嬷恭敬的回答。 敏宁知道她不愿意谈起这件事,便让青将敏行的房间腾出来先给石嬷嬷住下。 如今敏行已经正式搬到作坊那边的院子里,一来是看守货物,二来家里连番添人实在是住不下,还有敏仪那子早几就被带到了那边去。 若不是怕家里只留下女人不安全,安父晚上也不会赶回来过夜。 对于安父想要再买大点的房子时,敏宁是举双手赞成的。 转过了年,就在内城寻了一处大宅子,按照安父的法,内城治安好,就算他偶尔夜里赶不回来也没事。 到底这宅子主要是给敏宁住,为了她的安全也难为安父费尽心思,将家安进内城。 好在旗房不准私自买卖流入民间,但旗人与旗人买卖还是允许的,且价格也不算高,花了二百二十两,买了三十二间半房。 有了房子,安父又买了人,将门房厮打扫的粗使婆子和做饭的厨娘以及伺候女儿的婢女全都配置齐了。 等家里有模有样了,赚到的银子全都花光了,他才安心去打理作坊。 而敏宁也开始了深入简出的生活。 “阿玛,妹妹!” 安父扯着缰绳“吁”了一声,马儿慢慢停下了脚步,在茶肆前停下来。 敏宁掀开门帘出来,就被一旁等待的敏行抱了下来。她被他这突然而来举动,弄得有些措手不及,等脚落地还有些懵。 很快,敏宁回过神来,她的眼神亮晶晶的,水润的眼眸透着羞怯和新奇。 前世她是独生子女,从来没有兄弟姐妹和她这样亲密接触,这种感觉很新鲜,心想有个这样的哥哥也不错! “敏宁肚子饿不饿?家里的饭食已经准备好了,要是饿的话,哥哥带你先回去。” 敏宁看着安父钻进车厢内,她抿嘴微微摇头,细声细气的。“谢谢哥哥,我暂时还不饿。” 安父抱着个大包裹出来,朝着敏行喊,“你子在磨蹭什么,还不赶快把包裹接过去。” 敏行连忙上前接过包裹,不过他没有预估好重量,差点没抱住包裹。 “心点儿!” 敏行苦着脸重新调整,他问安父,“阿玛,这里面都装了什么呀?” 安父呵斥道:“你话咋那么多?麻利点儿,赶紧整家去!” “得得得,我不问了还不行?”敏行艰难的抱着包裹往胡同里钻。 安父一脸和蔼的对女儿和儿子,“你俩也跟你们大哥回去,阿玛先将马车还给人家。” 敏宁乖巧的点头,主动拉过敏仪的手,跟在敏行身后往胡同里走。 身后,安父拉着马车哒哒哒走了。 进了院子,敏行将一包裹的肥皂放到院子中一块垫起来的石板上。 他直起腰喘了口气,抹了一把额头,回头对姐弟俩开口,“敏宁,你和敏仪先在院子里等等,我去点灯。” 敏宁嗯了一声,她摸了摸腰间缠着的两贯多铜钱,放开敏仪的手,将铜钱解了下来。 敏行进屋将油灯点亮,见敏宁拎着长长铜钱进来,眼睛突了一下。 不过他没有问,只以为是安父叫她拿进来的,所以绝想不到这些是敏宁自己赚的。 “敏宁,我给你打扫了一间屋子出来,床先用我那张,等你的床做好,我俩再换过来。”至于床做好前,他一个大男人在木板上凑合凑合,反正现在还没冷不至于被冻着。 敏宁道了一声谢。 敏行张了张嘴,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不用跟我谢谢,我们是亲人不是吗?” 敏宁瞬间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亲人之间谢谢太生疏了,若不是他提到这一点,她还没有察觉。 “抱歉,下次我会注意。”敏宁沉默了一下,保证道。 敏行这次没有继续捉她的语病,他脸色不好看,但也不是不理解,毕竟分开那么久,这才刚接触生疏是难免的。 “你先在这坐会儿,我去将饭食端过来。”其实晚上这一餐很少有人吃,毕竟大家手头都不宽裕,晚上又不用做活,这一顿自然是能省则省。 不过,安父和敏宁来回跑了那么长时间,敏宁怕他们饿着,才准备了晚饭。 晚上这一顿,主食是中午吃过的窝窝头,一碗新炒的豆芽,还有一盘片好烦烤鸭。 这盘烤鸭牢牢的将敏仪的目光吸引住,烤鸭刚放下,他吵着要吃。 敏行黑着脸拒绝,“不行,你刚才不是啃了两个窝窝头了吗?” 敏仪看对着烤鸭垂涎,又对敏行指控道:“大哥,你之前竟然把烤鸭藏起来了!”孩子碎碎念,显得颇为哀怨。 敏行不好意思的咳嗽了一下,开始哄他,“好了,阿玛还没有回来,再等等,等他回来就开饭。” 院子里传来推门时,接着一串脚步声由远及近。 安父走进屋子皱眉,“怎么还不开饭?别饿着你妹妹。” 敏行忙道:“这就开。” 完他往厨房跑,安父则去将肥皂搬进屋,又走到大圆缸旁蹲下洗手。 敏仪跑过去殷勤的递干布。 敏宁站起来,有些手足无措,她发现自己什么都插不上手。 敏行将粥端进来,她像是松了口气忙上前接过来。 等一家人坐好,安父顺手将烤鸭推到敏宁面前,“尝尝,御茂春的烤鸭可是连宫里都喜欢,今我们一家人团聚,是件大喜的日子,也该吃些好的庆祝一下。” 顿了下他又语重心长道:“你们是手足,这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与你们更亲近?以后你们要相互扶持,兄妹同舟共济。” 敏行恭敬的点头应了,敏仪还听不懂只咬住筷子看着烤鸭流口水,而敏宁则默不作声,不过很快她也跟着点了头。 安父很高兴,直接端起碗里的粥喝了一口,然后动筷子给敏宁夹了个大腿。 敏仪早等不及了,见安父动了筷子,他的筷子快速准确的朝另一个鸭腿伸过去。 一家人吃完饭,漱洗后,敏仪被送到安父房里,至于他的房间被敏宁占用。 外面传来更夫敲更声,敏宁躺在床上,看着黑漆漆的床顶,嘴角缓缓绽放出笑容来,随即她带着笑容闭上了眼。 因为被昨的事情耽搁,祭拜妻子一事被放在了今早上。 安父点过卯之后就回来了,他现在的职位很清闲,在圜丘坛里当值。一年中也只有皇帝去地坛祭拜时才真正上职,其他时间不过是混混日子。 吃了早饭,一家人准备了香烛和供品,院子里停着两匹马是安父借回来的。 两匹马,安父带着敏宁,敏行带着敏仪,四人骑马前往西郊翠微山的灵光寺。 敏宁额娘张氏的往生牌就挂在灵光寺中,听安父她额娘曾在这座寺庙里给她挂了个长生牌点了长明灯,去世前还想离她近一些,安父便在她死后将她的牌位也迁到寺庙里挂着。 这也是敏宁在家里只看见香炉没看见牌位的原因。 两个牌位每年要给寺庙十两银子的香油钱,这可是家里一年三分之一的收入,难怪哥哥敏行急吼吼的要考缺,他也是想缓解家里困难。 不过,如今她回来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该由她来接手。 灵光寺在京城非常有名,特别是这里风景也很美,不是有游人来游玩。 今日不是初一十五,所以真正的香客不多,一家人很快进入地藏殿,安父带着他们很快找到张氏的灵牌,放置好供品后,点燃了香,给每人分了一炷。 他擎着香先开口,“孩子她额娘,敏宁回来,我知道你一直记挂着事,特意带她来让你看看。”闭眼拜了拜,继续,“她吃了不少苦,你要是有灵就保佑保佑这个孩子,让她否极泰来,下半生能福寿安康顺风顺水。” 安父将香放入香炉中,把敏宁拉到他让开的位置。“来跟你额娘话。” 敏宁学着阿玛刚才的样子擎着香放在额头上方,她在心里念叨,“额娘,不管我以前的身份是谁,现在我只是安佳氏敏宁——你的女儿,你放心我都会照顾好父亲、哥哥和弟弟,让他们不受到伤害。” 敏宁拜过之后,敏行和敏仪依次跪拜。 敏宁这才从敏仪的念叨中得知他现在已经八岁了,这子很臭屁的,自己很快就能长大了。敏宁很是吃惊,后来问过敏行才得知,他这八岁是虚岁,这子生的月份足足虚了两岁! 祭拜过张氏后,安父又带着去看了敏宁的长生牌,敏宁原想撤掉,毕竟她一个活生生的人,面对刻有自己的生辰八字的长生牌总觉得瘆得慌。不过安父不同意,他觉得她能回来,是自己一直供她长生牌的缘故。 “你从命运多舛,长大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长生牌继续挂着,给你积攒功德,希望你以后的日子能平安顺遂。” 这是一个父亲美好的祝愿,敏宁觉得自己没有立场拒绝。 回去时路过大雄宝殿时,进去添了香油钱。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