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爱你们呦~48时之后可看 安敏宁抽抽噎噎的就是停不下来。 安父忙拉着她进正堂,让她坐在凳子上,然后对跟屁虫一样跟上来的敏仪,“敏仪,去打盆水来给你姐姐洗把脸。” 敏仪“嗯”了一声,哒哒哒往外跑。 安父这才一脸慈爱的摸着安敏宁的头,“敏宁饿不饿,阿玛去给你做饭,你在这坐会儿,要是渴了让你弟弟给你倒水。” 安敏宁应了一声,随后安父不舍的看了安敏宁一眼,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的进了厨房。 安敏宁坐在椅子上打量正堂,正对着大门挂着一副中堂画,画上是猛虎下山,中堂两侧有白纸黑字的对联,分别是“阴阳相隔难相见,生死离别亦两难。音容不改记心中,梦中思念结发情。” 对联下方是香案,案上摆放了一个香炉并两个烛台。 安敏宁的心一沉,家里有人不在了? 这对联分明就是在表达对亡者的思念之意。 还有结发两字,她再傻也知道是对妻子的称呼。 难怪一进来,这个家感觉少了什么,总是空荡荡的,原来是少了女主人。 没有女主人打理的家,也难怪冷冰冰的不像个家。 安敏宁不由咬住下唇,她还是回来晚了吗?连额娘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一想到这,她的眼泪不由落下。 这一切都是身体自己的反应,安敏宁却如同感同身受,好像一切的伤心难过都是发自内心。 就如同她叫安父阿玛一样,全都是脱口而出。 安敏宁现在开始怀疑这一切情绪都属于她自己,根本没有所谓的原身干扰。 有没有可能她是转世到这个世界,早前喝了孟婆汤记忆一片空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长大,直到她在扬州生了那场大病后,前世的记忆突然回来,这才导致她一直以为自己是穿越。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就像她前世叫安敏宁,这一世好像还是叫安敏宁。 敏仪端了盆水进来,放在安敏宁面前。 “姐姐。” 安敏宁和颜悦色的谢过了他,绞了绞帕子,擦干眼泪。 敏仪好奇的看着安敏宁,然后声问,“阿玛你是我亲姐姐,那你以后会和我一起玩吗?” 安敏宁莞尔一笑,微微颔首。 敏仪立即欢呼出声。 安父端着一盘炒腊肉进来,对着敏仪,“你子,别闹姐姐。”然后又对安敏宁,“我和你哥白都不在家,这子就一个人关在家里,他盼望着有人能和他一起玩。” 安敏宁抿嘴一笑没有话。 安父慈爱的看着儿子和刚回来的女儿心满意足,丢失许久的女儿回来了,这个家总算是圆满了,可惜的是孩子她额娘没有福气等到这一刻。 午饭做的很简单,就是一盘腊肉,还有一碟炒白菜,主食是杂粮窝窝头,一碗粘稠的白米粥。 看得出来这个家并不富裕,腊肉已经是最好的菜了。 安父一直招呼安敏宁吃,一盘腊肉拨了一半到她碗里,惹得敏仪吃醋了,嘴巴撅得老高。 安敏宁将碗中的腊肉分了一半给他,这子才高兴起来。 吃饭间安父将家里的情况都了一遍,让安敏宁有了大致的了解。 原来这一世她并不是叫安敏宁,而是安佳氏敏宁。 安佳氏虽然是满族老姓,但汉化的比较厉害,许多直接用安姓称呼,不过在重要场合还是会用回到安佳氏。 安父是在旗的旗人,按应该住在内城,不过因为他年少时就不受宠,长大后更是不听家人安排和汉军旗李氏成亲,所以在成婚之后给了点钱就被打发了出来。 表面上是这样,实际上和当时家里当家作主的后娘有关,没有哪个后娘愿意成看见原配生的孩子在眼前晃悠,挑拨了几句,安父就被分了出来。如今安父的阿玛早已去世,家里是后娘生的儿子当家,所以安父也就和那头断了关系。 这些都是后来敏宁从敏行那旁击侧敲推断出来的,这时候的安父自然不会提这些扫兴的事。 安父分到的钱财很少,根本没能力在内城置买房子,没办法只能搬到外城。 “可惜的是你额娘没有等到你回来,当年知道你丢了,她都急疯了,我们翻遍了整个京城的大街和胡同都没找到你,后来一次你娘晕倒,我们才发现她有了身孕。后来她身体不好,只能呆在家养胎,怀敏仪的时候整念叨你,神智也有些不清醒,生下敏仪没多久就去了。” 敏宁听了这些话很难过,她抓住安父的手,认真的,“阿玛,额娘被葬在哪,我亲自告诉她我回来了。”这样的母爱,对于她来太沉重了。 安父百感交集,回握女儿的手,“好,是该去看看你额娘。” 敏仪在一旁举手,“我也去,我也去要去额娘。” 安父和敏宁被这孩子一打岔,随即松开了彼此的手。 安父安抚好儿子,看着敏宁犹疑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敏宁,你这些年过得如何?” 敏宁放下筷子,从袖子里掏出帕子擦了擦嘴,她垂下眼帘,两只手无意识的叠起了帕子,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开口,“我还算幸运,被拐卖到扬州富人家做了丫鬟,后来生了一场大病将时候的事差不多忘光了,主人家看着不好又将我重新发卖,然后辗转来到京城。” 她绝口不提自己被卖到扬州不是去做丫鬟而是差点成了瘦马,甚至还被培养了几年。这段不光彩的经历她不想也不愿意让家人知道,在她心里,就算是做丫鬟也比做瘦马名声好听。 这个秘密她会牢牢的埋藏在心里,直到带入坟墓中。 “来到京城后,我发现对这里人话的口音感觉到亲切,便起了疑,可能是这里的口音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记忆,去年的某夜里我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时候的事,记起了自己家胡同里有一座寺叫般若寺,还有哥哥叫敏行……” “……这大半年来,不当值的时候我就来京城打听,直到昨才从一个老汉那里打听到般若寺在哪里。” 虽然敏宁将自己的经历的轻描淡写,但安父哪里不知道她受过的苦难。 “……让你受苦了,孩子!”安父嘴唇颤抖了许久,才憋出这句话来,他眨了眨眼睛,努力将眼中的湿意眨去。“难得你还记得敏行……” 停了一下,安父抹了抹眼角,,“你别怪你敏行,这些年他过的也不好受,一直埋怨自己弄丢了你,还叫将你额娘的死也背到自己身上。可他不知道,当年他才多大点,正是贪玩的时候,哪里会想到你在家门口出事。” 手心手背都是肉,安父之前心里也有些怪罪大儿子,还有妻子的死,难免也迁怒到他身上。这些大儿子应该都知道,可实际上他才是无辜,这些年一直承受着弄丢妹妹害死额娘的煎熬,那时候还他懂什么,要怪就该怪那些丧尽良的拍花子! 敏宁抬眼看了安父一眼,她轻轻地摇了摇头,“我不怪哥哥,只能我命不好,活该有这一劫。” 安父嘴张了张,而就在这时外面大门来砰砰敲门声。 正堂里的三人一起扭头往外看,安父站了起来:“这个时候应该是你哥哥回来了,我去给他开门。” 敏宁也跟着站了起来,看着安父三两步走到院子里打开门闩。 唯一没有动静的敏仪正认真的大口吃菜,敏宁扫了他一眼,又将目光放到外面。 一个看起来极为年轻的少年走进了院子,他看起来也不过才十六七岁,面容极为干净,眉眼与自己有些相像。 若是敏宁再长大一点,脸长开了,可能会更像。敏宁回头看了敏仪一眼,还好的这个长相随安父。 敏宁这才恍然,难怪安父这么容易就认出她,有哥哥这个模子在,她这个妹妹自然很容易被认出来。 就在敏宁恍神的时候,敏行一进院子就心情低落的对安父,“阿玛,我觉得这次希望不大,我听好几个人,前两他们父兄都带他们去拜访过参领和佐领,我这次可能又排不到了。” 安父有些心疼儿子,儿子样样好,就因为没银子打点,连个缺都补不上。 “没事,排不到就排不到吧,回头去你王伯伯那,让他给你安排个差事。”老王在内城有家粮油铺子,到时候让儿子去做个伙计,先学点东西。 敏行显得羞愧之极,“阿玛,我为你丢脸了,要是我足够优秀,缺也不会被别人顶掉。”虽然贿赂一下参领佐领,更容易补上缺,但他如果足够优秀,优秀到无人能挡,也没人敢冒着大不讳将他刷下来。 安父拍了拍他的肩,“没事没事,今是大喜的日子,这事先放在一旁。” 大喜?敏行愣了一下,被阿玛的话弄得摸不着头脑。 安父拽着他进了正堂,一脸开心的拉过敏宁的手,“敏行,快来看看这是谁?” 家里来人了? 这是敏行第一个反应。 他看一下安父,安父一脸喜悦,像是在期待他有什么反应。 敏行随即看向敏宁,总觉得眼前这丫头的脸莫名熟悉。 “阿玛,家里来亲戚了?” 安父脸一滞,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这是敏宁,敏宁找回来啦!” 敏行脸色一变,“唰”的一下看向敏宁,这一刻他大脑一片空白。 敏宁笑眯眯地摇头,“不会,我们签了契约的,货物既出概不退换。何况胭脂铺开在繁华的地方,这个价格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来不算什么。” 安父点点头,“那就好,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阿玛也帮不上什么忙。” 敏行还在喋喋不休诉着今日的功绩,还以后就跟着妹妹做香皂算了,也不用去争什么兵缺了。 这一日赚的比当兵一年的俸禄还要多。 然而敏宁先给他泼了冷水,“物以稀为贵,也只是刚开始才有这么高的价,香皂不是吃的,一块能用许久,等过上几个月就赚不了这么多了。”上流社会就那么点人,一年时间足够市场饱和。 敏行反而有些乐观,“那也没什么,反正那些猪油草木灰跟白捡似的。” “现在不值钱,是因为别人没发现,是不知道做香皂的材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迟早会被别人发现。到时候必定会有人来抢方子,所以我打算开作坊,让人将目光转移到作坊上去,顶多防止被泄露,却不会危及到家里人的安全,所以趁现在还占点优势,能赚一点是一点。” 安父也意识到这里面的危机,在京城里呆了这么多年,他不是没听过有的铺子被夺了祖传方子,并且被逼的走投无路。 “这一点你考虑的很好,有了作坊,人家也不会直接下狠手,方子丢了就丢了,没有比什么比家人的安全重要。” 敏行先是不理解,可听阿玛一,他也吓了一身冷汗。原来做生意还有这么多危险! “敏宁,以后你就安心在家呆着,不要在作坊露面。反正你哥也知道工序,以后这件事就交给他处理。”安父打算将女儿从这件事中摘出来,免得以后被人发现这个产业是出自她手中。 敏行一个大男人自然能扛着,但是换成敏宁,这世界上有太多的肮脏手段来对付一个女子,他可不想自己好端端的女儿被权贵人家收入房中。 敏宁顺从地点头,她也是这么打算的,一切等选秀,选秀之后她就自由了,不会被胡乱指婚,她也能施展身手。 这个时代二十岁还没有嫁出去的旗女多的是。 好吧,敏宁自动忽略二十还没嫁出去的一般是没有嫁妆。 次日,安父一早就出门,等到下午才一身醉醺醺的回来。 敏宁去煮了解酒茶,敏行忙着照顾阿玛,等灌了解酒茶,安父安静的睡下,两人才带上门出去。 傍晚时安父醒过来,敏宁才知道早上他去找了掌管他们这一户的佐领。 安父笑的畅快,“我已经跟佐领了家里做了点生意,愿意奉上一层利润给他。佐领已经同意会照看家里的生意。”有了佐领,以后谁想动他家生意就得掂量一下。 敏宁会意,她阿玛这是紧赶着给家里找靠山去了。 虽然佐领对上亲王府胜率不大,但是好歹是八旗的一个佐领,聊胜于无。有高个儿在前面顶着,也不会让他们这个普通旗人家直接对上那些庞然大物。 阿玛这是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儿女,这笔钱花的划算! “敏宁啊,我暂时告假了,差事也分派给了别人。以后家里的生意就交给我和你哥哥打理,爹会努力赚钱给你攒嫁妆。明儿找个婢女回来伺候你,再请个精奇嬷嬷教导你礼仪,满族姑奶奶该有的,咱都得有……” 安父絮絮叨叨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最后他捂着眼睛躺在床上,声音有些闷涩,“阿玛答应过你额娘,要是把你找回来了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只是阿玛没用,以前没能力找你,你回来还得操心家里的问题,让你一个女孩子费力养家,阿玛惭愧啊,活了半辈子还不如你一个孩子……” 敏宁就坐在床头,面上一片平静,心思不知道飞哪去了,她知道安父这是因为酒精,才会把心里话出来。 出来,也没想让她回话。 原以为找到家人就能自由自在,没想到不过是从一个圈子里跳进到另一个更大的圈子里,以前最大的烦恼不过是怕得罪庄子里的吴嬷嬷和管事,现在却直接走入社会面对地位更高的人。 这样想想庄子更像一个世外桃源,虽然她地位低下,但有庄子帮她抵挡外界的风雨。而回来后,虽然自由了,但找个赚钱的方法,都得战战兢兢,顾忌这顾忌那! 不过,她不后悔,若这是自由的代价她愿意支付。 只是什么时候她才能肆意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考虑细枝末节呢? 敏宁茫然了,她得好好想想,想想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是低调的过一生,还是肆意一回不枉此生? 转眼就到了冬至,院子里的积雪开始融化,更加寒冷起来,敏宁常日躲在屋子里也不出门。 因为她不习惯在屋子里放炭盆,所以在刚入冬的时候安父给家里每人都盘了炕,当然这个每人不包含敏仪,他还,每混在阿玛和哥哥房里睡。 这两个多月,家里也有了大变化,先是在猪市口靠近河边的胡同里多了一套院子。 然后是家里多了一个侍候她的婢女,现在除了吃喝拉撒旁人不能代替,其他都不用她动手,婢女青会自动送到她手里。 青也就比敏宁大个两岁,虽然她是婢女,但并没有卖身,只签了做工的契书,平日里和敏宁住一屋,一月回一次家。 青之所以在这个年龄出来做工,是因为家里太穷,她想攒些钱做嫁妆,安父看她有照顾三个弟弟妹妹的经验便留下了她。 至于安父一直的精奇嬷嬷一直没有消息,这两年凡是出宫的精奇嬷嬷都被大宅子里抢了去,特别是家有女孩要参加选秀的,有了精奇嬷嬷可以提前学会宫中礼仪,免得选秀时措手不及。 安父到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主要是他想到女儿之前被拐走做了好几年奴婢,就怕身上带有奴性和家子气,想趁着年纪还能扭转过来,才急需精奇嬷嬷。 这一切敏宁都有察觉到,不过她没有站出来否认,主要是她自己也想学一些东西,比如识字等等,这样自己会的东西才能光明正大拿出来。 了一个谎,就要无数个谎去圆,正常人家谁会好心教婢女识字? 这不是主动承认自己以前谎吗? 敏宁自然不会自打嘴巴,她也想有人教导,不仅解决识字问题,更想学些礼仪,真正融入这个时代。 只有融入这个时代,才不会被当成一个异类,做异类从没有好下场,这是在跟整个时代为敌,所以她就算是装,也要将那层伪装在身上套一辈子。 找精奇嬷嬷的事,一时半会儿没有头脑,安父就将精力全都耗在了作坊那边,猪市口那套院子被改造成了作坊,因为最近香皂风靡的内城的原因,安父也大手笔直接收购猪板油来炼油。当然那些废油也收,只是做成了低档的肥皂便宜卖给了附近的居民。 因为便宜甚至有货郎挑着担子过来进货,安父也不拒绝,他时刻记得女儿的,货郎虽然出货,但是他走街串巷能让肥皂被更多的人认识。 只要习惯了用肥皂,这些人都是自家的潜在客户。 香皂供给内城,肥皂卖给外城,这两点安父分的很清,好在货郎也不往内城去,这两点他把控的很好。 短时间内看肥皂,没有香皂的利润大,但是肥皂的受众多,长远看来利益也不。 不过不管是肥皂还是香皂,外城百姓还是习惯叫“胰子”。 对于外城百姓来,能用上内城甚至皇城贵人用的“胰子”,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 会出现这个的原因就是安父打着“胰子”的名义在卖肥皂,这是套用敏宁最开始的做法,别百姓偏偏吃这一套,陪嫁的女儿嫁妆放两块胰子,足够让人欣羡以及乐道。 但是这一招对于内城来就不管用了,“胰子”对于他们来是最普通的东西,没有丝毫吸引力。若是打着“胰子”的名义,可能连点水花都扑不起来。 敏宁深知这一点,所以才用一个古方的名义先套住女掌柜,再用香皂这个名和胰子区分开。 她就是想让人知道,胰子和香皂是两种东西,先勾起人们的购买欲,再宣布香皂之名。 这个效果很好,特别是女掌柜找来的托,用了一段时间香皂后,那惊人变化,立刻引起了非凡的反响。 这时候在公布香皂这个名字,绝对比胰子效果要好。一个常见之物,一个头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想来无论是谁都对新的事物好奇。 一时间,香皂也如同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眼下,气逐渐变冷,无论是香皂还是肥皂,皂化的反应时间都在延长,这也导致货物出得太少,有了限量的趋势。 这个没办法解决,只能扩大规模,但目前的规模安父还能控制住,再扩大会容易出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层太少。 作坊是安父和大儿子敏行一起在打理,若是再大些,人数相对也会增加,管理不当很容易出问题。 而且敏宁也不赞成扩大,现在这个规模刚好,虽然会少赚一点,但最起码还在控制范围之内。 等马车停下后,才得知到了地安门。 敏宁透过车窗看了看左右,不时有马车停下,两辆一排并排停放。 又过了半个时辰,秀女大约全都到了,马车安静的停在地安门前,敏宁在车上等的昏昏欲睡。 等钟声响了四下,她稍微清醒了些,然后就听见前方地安门被打开的声音,接着秀女的马车被一拉进去。 又走了许久才到达神武门东栅栏,停下继续等,等神武门开后,敏宁与其他秀女被请下来,然后从神武门正式进入宫内。 此时,已经将近寅时,五更钟声响起,所有秀女到达坤宁门,五人一排进入帐房,由宫里的嬷嬷检查身体。 第一轮检查身体有无残疾,生病,敏宁很顺利的过了,午正二刻,太监宣旨,第一轮有五人被撂了牌子。 余下的秀女一样,回家等待复选。 二月底的复选敏宁又一次过了,这次被留牌的人少了许多,而身份比较低的敏宁更加低调起来。 原以为按照安父的身份,一个平常的旗人,无官无职她应该容易能落选。 然而大出人所料的是,敏宁第三次仍然被留牌子,这次没有出宫,而是被送进了北五所学习宫中礼仪,等待最后的殿选。 这下家里慌了,要是殿选最终被撂牌子还好,若真被皇帝看中,敏宁可是一辈子都无法出宫。 更何况皇帝现在都已经是不惑之年,比安父都大,安家又不奢望荣华富贵,如何愿意把如花似玉的女儿送入皇宫。 最后石嬷嬷托关系问了宫里的人才知道,近两年皇帝喜欢宠幸汉女,比如王氏,所以挑选秀女都考虑皇帝的口味,即使地位低,但容貌拔尖的都留下来了。 得出这个理由,安家人面面相觑,只能期望皇帝老爷看不上自家敏宁。 家里发生的事情,敏宁不知道,当她再次被留牌子送入北五所时还有些懵。 好在待在北五所最开始几都被敬事房派来的掌事姑姑带着学规矩,偶尔有秀女被娘娘喊过去问话,一看就知道这是在为阿哥相看秀女。 敏宁在这里只是个透明,与她分在一个所的家世都不高,真正有身份的人都不屑于跟她们计较。 敏宁是跟石嬷嬷学过规矩,到是能顺利完成每日都任务,倒是住在一起的就惨了,有几个家里只是普通的旗人还有就是外地来的,都是第一次接触宫规,勉强能做的标准。 而动作流利的敏宁就成了几人讨教的目标。她的日常生活就是和秀女聊练习前一的礼仪,跟掌事姑姑学宫规。 这样的日子很枯燥乏味,不过因为她一直没有被娘娘叫出去,所以她有信心最后一定会被撂牌子。 宫中最近出了件大事,因去岁平叛了葛尔丹叛乱,今年皇帝高兴给几个年长的儿子都封了爵位。大阿哥三阿哥被封为郡王,自四阿哥起,往下的老五老七老八都是贝勒。 虽然摆脱了光头阿哥正式有了爵位,但四贝勒却是高兴不起来,确切的这事让他搓火,没道理老大老三是郡王,到他直接变成了贝勒。 然而这种事谁都没法抗议,四贝勒就算是心里再不高兴也只能憋着。 这几年宫里的阿哥多了起来,几个年长的儿子都成了家再住在宫中有些不合适,皇帝干脆让内务府给几个封了爵位的儿子建府,打算全都赶出宫去。 一得知大儿子被封了贝勒,德妃总算是分了点心神过来,又听其他高位摩拳擦掌准备给自己有了爵位的儿子从这届秀女中挑选女人,德妃收到消息后,便随大流也准备给大儿子挑人。 但大儿子已经有了嫡子,德妃不准备和其他妃子一样专挑家世高的压在大儿媳妇头上,而且大儿媳妇平日对她也算恭敬,每日都来请安,她不打算给她添堵,便喊来北五所负责秀女的掌事姑姑找些家世低颜色不错的。 掌事姑姑一听德妃是给四阿哥挑人,且只要容貌出挑家世平常,最好是那种不闹腾的,掌事姑姑第一就想到北五所还真有这么一位。 和其他上窜下跳的被各宫主位相看的秀女不同,这一位简直是一朵奇葩,不仅整日不出门,还安静得跟没这个人似的。 若不是每次学习宫规礼仪时,她那容貌出挑的不引人注目都不行,大概掌事姑姑都忘了有这么一位。 实在是存在感太弱了。 不是没有主位看中这位的颜色,可是一打那听家世,便纷纷嫌弃的转了眼色。 难得德妃问起,掌事姑姑心中一动,便将人推了出来。 “有位安佳氏样貌出挑,人性格好,文静,连规矩都是一等一,只是家世低了些,她阿玛只是个普通旗人,在地坛当职。”这样的颜色搁在普通人家还真守不住,还不如一开始就进入贵人院子里。 德妃一听,颜色好,人又老实,干脆连看都没看就将她定一下,然后又选了一位家世好一点的,一同塞到大儿子院中。 而这时候还做着回家梦的敏宁不知道自己被卖了,随后殿选她规规矩矩的走了过场,只远远看见前方一点黄色,最后留牌子被送出了宫。 送出宫后,一家人都有些忐忑。 记名字还让送出宫明不是被纳入后宫,有可能是要指婚,指给普通旗人做嫡妻还好,就怕被只给宗室作妾,又或是皇帝把这事忘了,那才是最惨的,没有撂牌子的秀女是不能自行婚嫁。 这让安家人愁的不行,原先的讲得亲事自然也作罢了,还是佐领亲自上门这件事告吹。 第一第二没个消息,等第三不断有圣旨出宫给秀女指婚。 刚开始几没有一直敏宁的名字,就在一家子人忐忑的时候,圣旨来了,敏宁被指婚给了四贝勒做格格。 “女儿啊,都是阿玛没本事,不能上达听,不然也能找人将你的名字勾了。” 虽然安家里有钱了,但是并没有真正接触到贵人。 若是安佳氏本家,还有可能递消息入宫,在复选时将敏宁的名字划掉。 只能是命运捉弄,和安佳氏族划清关系后,他们一家也断绝了联通上层社会的通道。 “阿玛,您别担心,也别难过,女儿嫁入皇子府也算是有了好的归属。”更别提这位四皇子未来可是要当皇帝的。 安父一个大男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宽慰女儿,叹息一声。 敏宁安慰他,“皇上已经下旨命内务府给四贝勒爷建府,女儿最多在宫里呆个一两年就能出宫,等出宫后我求福晋,也能与你和哥哥弟弟见面,这总比一辈子呆在后宫好。阿玛,你就当我远嫁了,不能经常回来看你。”
【精彩东方文学 www.JcDf99.com】 提供武动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欢迎注册收藏。